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治疗论文_张亚宁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治疗论文_张亚宁

张亚宁 (泾川县人民医院 744300)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中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078-02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生殖生理变化和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一组证候群。祖国医学认为此病症的病机缘于肾气。妇女近50岁,肾气渐衰,天葵将竭,冲任虚衰,精血不足,阴阳失调,经脉失濡,进而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心肝脾肺肾诸脏功能不协调的病理变化。导致阴虚阳亢,肝郁肾虚,气血不和,痰淤相结等病症皆出。笔者多年来根据中医药辩证理论拟出五个基本中药方剂,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随证加减,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调养心脾法

适应于更年期综合征,证见断经前后,头晕心烦,失眠,口干汗出,腰痛便秘,血压波动不稳者。

方药:夏枯草10g,白芍10g,菖蒲10g,远志10g,浮小麦30g,甘草3g,大枣5枚,丹皮10g,龙齿10g,白蒺藜10g。若阴虚重者可加生地,玄参,麦冬;心悸失眠甚加酸枣仁,柏子仁。

典型案案:张某,女,48岁。停经半年,头晕,心烦,失眠,烘热汗出,腰疼,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少,脉弦细。冶宜甘润滋补,养心安神。投上方10剂,自汗消失,夜寐转佳,续服6剂诸证消失。

按此乃阴血亏损,五脏失养,心神失守所致,患者常多抑郁,忧思愁虑,积久伤心,劳倦伤脾,心脾受伤,化源不足,脏阴更亏。故治宜养心健脾,兼补肝肾,则诸症自愈。

2.安神润燥法

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证见烦躁不安,时冷时热,悲伤欲哭,头痛头晕,周身不适,失眠汗出,纳差,舌质红少津,脉弦数或弦滑。

方药:当归12g,白芍15g,天、麦冬各12g,女贞子15g,龟板15g,玄参15g,茯苓15g,浮小麦30g,竹茹10g,生地12g,烦躁甚者加磁石、栀子、丹皮;心神不安者加朱砂、琥珀少量冲服,汗多者加煅龙牡、麻黄根。

典型病案:李某,女,49岁,患者3年前即感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时冷时热。月经尚正常,近月来诸证减重,妇科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就诊时烦躁颇甚,悲伤欲哭,伴头晕头痛,周身不适,坐卧不安,失眠纳差,月经数月未至,口干唇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沉弦细。投上方加磁石30g,生龙牡(先煎)各30g,连服10剂,诸症减轻,续服20余剂而获愈,随访1年,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按妇女更年期易出现情绪波动,神志烦乱,易悲伤,睡眠不安,自汗盗汗等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属阴血不足,五志化火,热盛伤阴,心神失守所致。治宜养阴润燥,安神宁志。此方诸药共奏养阴润燥,退热潜阳,止汗除烦,安神定志之功效,疗效颇佳。

3.滋肾疏肝法

适用于更年期综合症,证见心悸、失眠,烘热汗出,忧思易怒,肩背及足跟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者。

方药:夜交藤30g,远志9g,石菖蒲6g,炒枣仁15g,茯苓15g,合欢皮10g,龙齿12g,柴胡6g,陈皮9g,生地10g。临床若眩晕,手颤加石决明、白蒺藜、钩藤;耳聋、耳鸣加磁朱丸;失眠甚者加琥玻粉冲服。

典性病案:方某,女,50岁经断半年,自感后背疼,心悸失眠多梦,烘热,汗出,胃脘不适,忧思易怒,舌质淡红,脉弦细。以上方加琥玻粉1g,冲服;6剂后全身症状明显好转。续服12剂而愈。

按妇人绝经之年,已经历了经、孕、产、乳几个阶段。肝血屡伤,肾气渐衰,水不涵木,心火亏乏,心血不足,肾水失滋,肾精更亏,因此,出现心肝肾三脏功能不协调的病理变化。应用该法养心滋肾,疏肝安神,使阴阳调和,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精血互化,肝气条达,更年之期才得以安乐。

4.化痰消瘀法

适用于更年期形体肥胖,少动懒言,面部色素沉着,浮肿,四肢有蚁走感,月经紊乱,色暗有血块,舌质暗或有淤点,脉弦滑者。

方药:黄芪15g,莪术10g,川芎10g,炮山甲12g,瓜蒌15g,海藻15g,生山楂20g,茯苓12g,泽泻12g。

典型病例:谢某,女,49岁,患者两年来,月经逐渐紊乱,量少夹血块,烘热,腰酸,纳少便秘,时见浮肿,小便浑浊,曾服用逍遥散等药不效。视患者形体肥胖,面部色素沉着,且晨起有痰,舌胖尖有淤点,舌根部白腻,脉弦滑。予以上方连服10剂诸证减轻,有续服30剂而愈。

按更年期阴阳失调,津液输布、血液生化及运行均出现障碍,津聚为痰,血阻为瘀,故常出现痰淤互结、虚实夹杂之侯。《血证论》云:“血积既久,则能化为痰水,淤血化水,则发为水肿。”宜疏通气血,化痰散结为治。该法气血并调,痰淤同治,收到良好效果。

5.补肾活血法

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证见潮热面红,心烦易汗,头晕眼花,夜不欲盖被,舌质暗红,脉细数者。

方药: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5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15g,柴胡15g,枳壳6g,牛膝12g,桔梗12g,续断15g,牡蛎20g.

典型病例:王某,女,47岁。主诉面部烘热半年余,患者头晕,面热潮红,由胸部向头面烘热,呈阵发性发作,日2—3次,心烦气急易汗出,前半夜不近衣被,月经紊乱,舌质暗,苔薄黄,脉滑数。予上方服用18剂获愈。

按妇女绝经期前后,肾气衰,导致冲任亏虚,肝血不足,失于疏泄而出现气滞血瘀,故临床常见肾虚并血瘀之证。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共奏补肾、活血、理气之功,临床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建国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分型的治疗体会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03期.

[2].施明仙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3例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01期.

[3].李清亚 王小慧 中医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证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年02期.

[4].郭玉花 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和护理 四川中医杂志 2009年03期.

论文作者:张亚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  ;  ;  ;  ;  ;  ;  ;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治疗论文_张亚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