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思考论文_熊宗伟

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思考论文_熊宗伟

熊宗伟

(湖北正信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30077)

摘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做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了党的三大法宝,明确了党内民主的方式与方法,回顾与总结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不难发现,哪个阶段党内民主氛围浓厚,经济发展就快,社会管理就好。如果党内搞“一言堂”,就会导致独断专行,集中有余、民主不足。作为一个执政党,只有把党内民主建设做好了,党内生活正常了,营造畅所欲言、坦率地表达观点的氛围,才能形成合力,使集体的智慧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整个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也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突破口。笔者就目前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的途径,谈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存在问题;民主建设;基层党组织

一、当前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一)民主观念淡薄

受传统组织方式的影响,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民主观念淡薄,认为党员主要是服从组织,党员正常行使民主权利,往往被视为组织观念不强的表现,原有的工作程序和机制,阻碍着党内民主的发展。

(二)党员民主意识不强

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强调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多、行使民主权利相对较少,民主建设方面的教育培训相对滞后,党员对参与党内事务缺乏应有的了解,有个别党员甚至不清楚党员有哪些民主权利、如何行使民主权利。

(三)民主建设制度滞后

近些年来,虽然在推进党内民主制度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对一些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和受党员群众欢迎的扩大党内民主的做法和一些加强党内民主制度的试点工作经验,没有及时进行系统总结,尚未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四)党内民主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充分。表现在民主生活会上普遍存在着评议工作多、评议个人思想少,开展自我批评多、开展相互批评少等现象。二是整改措施相对薄弱。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整改措施内容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对整改内容的公开程度也不够,党员群众对整改内容、过程、结果缺乏有效监督,整改效果不明显。

(五)民主监督缺失

监督机制设计不够合理,上级监督下级难以掌握真实情况;同级监督同级,难以拉下脸面;下级监督上级,缺乏有效途径,只能靠自律、自省,很难达到监督的效果。

二、制约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成因

(一)内在动力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党员对主体地位认识不清,片面地理解党员主体作用就是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忽视了党员是各项党内事务的具体参与者、是党内监督的实施者、是党员民主权利的具体实践者。二是重视程度有差距。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即:思想上存在着重队伍建设轻党务工作;重组织建设轻思想建设;重班子建设轻党内民主建设的倾向。对“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理解不透。三是民主导向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党内民主讲起来重要、落实起来不要,尤其是在“个人本位”和“领导意志”的支配下,党内民主显得很脆弱,在涉及干部考核选拔等问题时,往往强调年龄、勤政、廉洁等所谓的"硬件",忽视对民主意识、民主修养、民主作风、民主决策等"软件"的考察。

(二)缺乏民主氛围

某省组织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党员普遍反映“讲真话、讲实话”的氛围不浓,在回答“能否在党内生活中做到讲真话”时,57.5%的党员表示在发表意见时会有所保留,仅22.4%的党员表示无顾虑的讲话,其他党员有的觉得“说与不说一个样”,有的不敢说真话、担忧被孤立或报复。

(三)民主运行程序不规范

知情权在党员各项权利中占有重要地位,党员对于一般性的会议精神、重要决策等“广而告之”型内容了解较全面,对于涉及一些组织人事变动等更高层次的重要信息了解较少。另外,相当部分人表示党内民主的运行程序不规范,导致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公平性产生疑虑。

(四)党员权利意识缺失

基层党员一般对学习教育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了解较多,对于建议权、批评权、申诉权等了解较少,使基层党员不知如何维护、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使党内民主无法有效落实。

三、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思考

(一)深入推进党务公开

党务公开是发扬党内民主的前提和载体。在实施过程中,切实要将党务公开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构。一是要拓展党务公开的手段。要探索建立有效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对基层党务公开内容、程序、实施细则等做出分类,采取党内会议、文件、通报、工作简报、会议纪要等不同形式进行公开,认真收集党员对公开事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将处理结果向全体党员进行反馈;要发挥社会监督功能,把设置监督员、举报电话、宣传栏等作为常态监督的固定动作。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利用一体化平台、移动通讯终端等信息网络技术,将除涉密信息外所有基层组织情况联入内部信息网,基层党员可以随时阅览,及时了解党务工作相关动态。二是要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将干部人事工作纳入公开范畴。各级党组织对重大经费开支、重大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等有关事项,在不涉及保密事项的情况下,都要进行公开,为本单位党员群众做好监督创造条件。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党组织选举、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党员发展和队伍建设等内容要定时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监督。三是要落实党务公开的时限。党务公开要善于抓住“契机”,因事而宜、因时而宜,做到快捷、准确、高效。将长期的、程序性的公开内容与动态的、阶段性的公开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二)突出党员主体地位

党员的主体地位与党员的民主权利紧密相关,因此,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就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认识发扬党内民主的重大意义,认真负责地履行权利义务;以实际行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有针对地性加强对党员的民主意识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对自身有哪些民主权利、通过哪些途径和渠道行使民主权利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突出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突出党员的意志和民主权利,最直接表现就是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在党的决策中发挥主体作用,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方式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三)全面加强党内监督

强化党内监督意识,增强党员监督的自觉性。实现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达到监督面前人人平等的目标,让全体党员懂得党的每个成员既是监督的主体,又是监督的客体。真正形成一种勇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把决策监督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履行经常性监督的职能,改变决策监督薄弱的状况,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事关党的长治久安,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健全了,就能够为铲除腐败提供保障,减少决策上的失误,发挥好每个党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党内生活的健康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明信.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

[2]田雨平.电力企业反违章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社,2008.

论文作者:熊宗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  ;  ;  ;  ;  ;  ;  ;  

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思考论文_熊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