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给电厂产能以及生产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笔者通过从查阅文献,结合自身经验,在下文中对常见的电厂热工自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厂;热工自动化;自动化技术;DCS;DEH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测量技术来测量电厂生产的各项数据,然后实现对电厂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从而提高电厂用电设备运作稳定性,让其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得到提升。而在社会电能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讨常见电厂热工自动控制技术,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厂热工自动控制概述
电厂热工是一个非线性、时变、滞后的复杂控制过程,为了能够提高电厂生产效率,国内外诸多学者,从模糊控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角度上,提出了诸多控制方法。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应用125-300MW火电机组,受当时技术所限制,无论是热工控制设计还是设备配置都比较落后,整体运行水平、监控水平较为低下,设备老化情况较为严重。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以及电网商业化的逐步深化,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必然趋势,提高电厂监控水平、运行水平同样也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落实的必然举措[1]。
(一)DCS系统
就当前许多火电厂大机组仪控系统使用而言,DCS系统在多数火电厂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也发挥出了明显优势。DCS系统主要利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实现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该系统能够将系统控制功能分散在各个计算机终端,系统结构采用容错设计方式,可有效提高火电厂热控工作效率、工作稳定性。
(二)DEH系统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该系统通过维护人员、工程师进行组态修改、配置操作可实现对汽轮转速的控制、自动同期控制、机组负荷控制、主气压控制、单阀控制、多阀门解耦控制、启动轮机程控、OPC控制、和DCS实现数据共享[2]。
二、热工自动化技术优势
经济效益、自动化控制水平、运行水平,是热工自动化技术评价的重要因素,而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DCS分散控制系统的全面应用,可实现对机组运行参数的实时调整、在线监控,同时配合传统的设备更新方法,能够让设备机组调节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相较于传统的老式仪表调整方法,该方法的实际达到的效果更优,故热工自动化数具有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DCS分散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减少人为误操作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可提高故障分析速度,缩短停机时间,而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则能够让汽轮机运作更加稳定,让其负荷区间调整响应更加快速。通常来说,200MW机组的启动耗资在几万元到十万元不等,而停机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则更大,所以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第三,DEH、DCS系统的投入,能够真正实现集中控制,同时也为值班制度落实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当前热工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来看,热工自动化技术不仅仅能够减少劳动强度,同时也能够减少维修人员、监管人员数量[2]。并且,该技术的应用还为火电厂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DCS改造现状以及功能范围
经实践证明,火电厂机组在经过DCS改造后,热工自动化控制功能以及指标都能够达到预先设计标准,达到电力行业标准你规程要求,并且呈现出较强的监控能力、交互能力、工作效率。如顺序控制,实现了热力系统设备的自动化运作,安全联动和避免人为误操作,热工自动化投入近100%,而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使用,也能够让机组运行参数更加稳定,机组对电网负荷的适应力更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炉机顺序控制系统
炉机辅机顺序控制系统(SCS)采用顺序控制方式主要遵循设备对客观控制规律的要求,这也是火电厂热工长期运作的经验成果,它将热力系统、运行规程和逻辑顺序控制系统结合起来,运行工作人员只需要监控逻辑顺序运作情况,就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工作中各项繁琐的操作规程。并且,因为顺序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动作都有着严谨的联锁动作条件,如果动作条件不符合要求,设备就会处于闭锁状态,这就有效规避了误操作问题带来的影响[3]。一般来说,SCS可大致分为三级,即机组、功能组、驱动。机组的顺序控制较为复杂,逻辑繁琐,控制条件较多,所以目前许多火电厂老机组的SCS改造非常困难,而已经改造的机组都没有设置这一功能,所以改造机组顺序控制系统,可至设置功能组、驱动。而部分改造机组,为了满足使用需求,满足AGC的负荷要求,需消除人工干预的“断点”,所以可设置随着负荷而改变的中贮式系统、中贮式系统,经过实践证明,可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4]。
(二)DEH、DCS一体化硬件系统
DEH可作为一个单独的独立系统,其电子部分则可结合DCS来实现,也可应用单独的装置来实现。若是应用DCS,则需要有单独的测速、伺服模件。DEH、DCS一体化硬件系统,DEH无需再经过工程师、操作员调试,可直接和DCS公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而对于火电厂来说,DEH、DCS一体化硬件系统具有极其优良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减少人员发展成本、人工成本,推动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发展进程[5]。DEH、DCS一体化硬件系统目前在许多热工自动化系统制造厂商中都已经实现,火电厂在选择DEH、DCS一体化硬件系统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察供应商的经验、实力。
四、集中控制室改造
(一)控制台改造
关于控制台改造,我国《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有着较为详细的要求。在实现DCS、DEH机组改造后,可实现以操作工作站为中心的监控,原有的控制台、BTG盘长度就可大幅度缩短,其结构也要根据控制室布置而改变。针对只有部分热控功能完成改造的机组,比如只实现了SCS、DAS等功能,可减少常规仪表数量,取消一定数量的手动操作装置。
(二)显示改造
随着DCS在火电厂应用的深入,机组监控已经全面进入了以工作站为核心的时代,在人机交互上,大屏幕显示器、CRT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有效缓解工作人员因长时间工作而造成的视觉疲劳。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屏幕显示器还能够实现工业电视的诸多功能,如报警、水位显示等。但是,大屏幕显示器造价较高、实用性低、质量不稳定,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所以并不提倡在火电厂中应用[6]。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呈现,相关从业人员对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避免电厂内出现严重的运行事故,这样才能保证电厂产能。
参考文献:
[1]安天璐,张占超.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新技术发展与建议探讨[J].丝路视野,2017:132.
[2]许丹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火电厂热工仪表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5):32-33.
[3]王宣钧.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好家长,2017.
[4]刘延文.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16):177-178.
[5]张战强.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
[6]韦盛.解析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火电厂的应用及发展[J].通讯世界,2017(10):137-138.
论文作者:方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火电厂论文; 热工论文; 机组论文; 电厂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