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静脉炎的护理观察论文_冯容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412000

【摘 要】目的:探究静脉炎患者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的相关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静脉炎患者,均采取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为其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62.5%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对静脉炎有显著疗效,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更加满意。

【关键词】静脉炎;硫酸镁;湿热敷;地塞米松;综合护理

静脉炎是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有静脉炎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组织疼痛、红肿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皮肤坏死、神经组织严重损伤等结果。对于静脉炎,临床以快速消肿与改善炎性反应为主要治疗原则,硫酸镁和地塞米松正是较为常用的两种药物,为了提高疗效,临床尝试辅以综合护理。本文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静脉炎患者,试探究其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期间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静脉炎患者,均采取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具体资料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44.99±5.02)岁。研究组: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9岁~71岁,平均(45.03±5.1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为外周静脉输液;②静脉炎为II~III级;③对研究中涉及药物无过敏史;④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自愿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也同意本研究[1]。

排除标准:①外周血管病变;②输液过程中发生药液外渗;③无家属陪护或生活无法自理者;④患有精神类疾病或存在意识障碍、沟通表达能力障碍者[2]。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将硫酸镁粉剂与适量开水混合,制成50%硫酸镁溶液,剂量为10mL。准备好纱布,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润纱布,再以硫酸镁溶液浸润纱布,剂量以纱布不滴水为准。医生沿着患者发炎静脉的走向在穿刺点血管处热敷,于前臂或上臂包以塑料薄膜,以胶布固定。为避免药液污染衣物,还应为患者佩戴一次性手套。待患者局部肤色与皮肤温度恢复正常后,可停止湿热敷。

1.2.2 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其病情变化与血管情况,密切注意其生命体征变化。为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①健康教育:为患者积极进行血管保护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血管健康和保护血管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②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富含胶原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加强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补充,以加快患者血管弹性及血管功能的恢复。③按摩:每日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以加速血液循环。④血管选择:选择走向直且弹性佳的大血管,避开靠近关节、感染部位或受伤部位的静脉,长期输液患者需定期更换穿刺点,留给受损血管足够的恢复时间。⑤输液护理:有计划地控制静脉输液温度,滴注前根据实际需要预热药液;高渗性滴液滴注前应做好相应处理。此外,滴注前应明确药物的药理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注意配伍禁忌;穿刺前的消毒应从中心向外进行,涂抹直径至少为5cm。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取决于患者填写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统计选择“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患者例数,计算总满意度,即比较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3]。治疗护理效果判定依据为:①显效:血管变软、恢复正常弹性,患处无压痛与红肿表现或表现轻微;②有效:血管较治疗护理前稍有变软,压痛、红肿有所减轻,但患病血管依然呈条索状;③无效:血管弹性无变化,压痛、红肿无改善[4]。※在有效率基础上加以显效率即可获得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护理效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静脉炎是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诸多因素对血管壁造成刺激进而引起的炎性反应表现,其高发于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后患者的血管穿刺处红肿、疼痛,给其后续治疗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选择为患者使用硫酸镁与地塞米松进行湿热敷治疗,其中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效果较强,其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黏膜水肿;硫酸镁具有也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同时其还可以缓解小动脉痉挛、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激发细胞蛋白酶活性,松弛血管平滑肌[5-6]。选择这两种药物进行湿热敷,不仅可以接触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组织修复,还能借助热量来改善局部微循环,预防静脉炎的继续发展。出于促进患者恢复的考虑,本文又为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重在病情观察,很难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血管选择、按摩、输液护理等来预防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的静脉炎程度,故即使接受相同的治疗,采取综合护理的研究组其疗效与护理满意度也要优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

结语

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可以有效防治静脉炎,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因此临床应积极开展治疗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秀媛.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7):133-134.

[2]陈代珍,王家兰.对静脉炎患者进行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的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6):86-87.

[3]詹佩娟,姚利娟.地塞米松合剂持续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7,39(10):854-856.

[4]卫国华.康惠尔透明贴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高龄病人静脉炎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17):2175-2176.

[5]邓娜,宋文婷,胡丽群,等.持续50%硫酸镁湿热敷联合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输液减少化学性静脉炎[J].哈尔滨医药,2015,35(S1):90.

[6]汪慧.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5,33(04):389-390.

论文作者:冯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静脉炎的护理观察论文_冯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