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韩琦庞静赵叶

韩琦庞静赵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心手术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缺陷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中运用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素质,值得推广。

【关键词】零缺陷理论;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247-02

在心脏手术的操作过程之中,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危急的病情改变,并且手术并发症与突发事件发生比较急,而且一般危险性较高,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鉴于此,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零缺陷”要求对于心脏手术患者显得尤其关键[1]。笔者总结了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心脏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其中男111例,女89例,年龄23~77岁,平均(53.2±3.5)岁,其中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4~77岁,平均(54.3±3.6)岁,研究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3~76岁,平均(52.6±2.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具体如下:

1.2.1成立“无缺陷”理论管理组织人员组成:护士6人,其中护士长和副主任护师分别任该组织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职责:设计护理缺陷报告单,收集护理缺陷,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讨论会,提出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和信息反馈。

1.2.2护理缺陷报告单的设计(1)报告单的内容:①眉:发现/发生护理缺陷时间,患者姓名、性别、诊断、护理级,当班护士姓名、职称。②与护理缺陷相关的内容:事件类栏别型,发现/发生地点,发现/发生简要经过。③事件原因分析。④改进措施。(2)填写要求:按报告单设置的内容认真、完整填写,要求当天记录,21h内报给组长。

1.2.3“无缺陷”理论的应用①完善制度和工作流程:组织大家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工作和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审视并加以补充完善,细化服务职责和考评办法,在征得护理部同意后,形成新的制度和工作流程,下发到每个人学习并实施。建立合理的护理系统,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序而正常的运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护理制度,手术室应建立更鞋、更衣制度,纱布清点制度,接送患者、标本保留、用药查对制度等。制度越健全,护理管理越有序。按照各级护理技术人员工作职责要求每个人。②制定严格合理的护理轮班程序,直接与目标管理及学分挂钩。重视培养护理专科骨干队伍:当今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外科手术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视培养素质高、技术精的护理技术队伍,必须提到议事日程。同时进行多种渠道的护理专科技术训练,保证手术的配合质量,使手术室护士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升华实践,开展护理科研,从根本上提高护士素质和学科水平是与世界护理接轨的一项根本性的工作[2]。

1.3观察指标

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缺陷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标准α=0.05, P<0.05示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98/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68/10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为5%(5/100),对照组护理缺陷为31%(31/100),研究组护理缺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心脏手术是当今外科领域发展极其迅速的学科,由于心脏手术的特殊性,手术室护理尤为重要。“零缺陷”理论首先是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得到认可并且逐渐完善起来。所谓的零缺陷并非绝对不存在缺点,而是以零缺点作为努力的方向。

“零缺陷”服务理念强调对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并采用预防措施,对可能出现的缺陷在事前可以避免,体现了前馈控制方法,同时强调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护理质量是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核心,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本组调查显示,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在手术室心脏手术中运用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素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春,郭婧.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559-560.

[2]刘敏.无缺陷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197-198.

论文作者:韩琦庞静赵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4

标签:;  ;  ;  ;  ;  ;  ;  ;  

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韩琦庞静赵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