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对其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观察论文_苏奕

湖南省株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体检科 412100

【摘 要】目的 探究针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HAMD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治疗前HAMD评分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HAMD总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抑郁;针刺疗法;临床疗效

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普遍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康复造成影响。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慢)性的烦躁不安、惊恐、紧张及濒死感等,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力及认知功能减退,伴随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表现[1]。因此,如何针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展开安全、有效的治疗,临床意义重大。笔者为探究针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选取64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展开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64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40~70岁,平均(61.0±2.6)岁;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42~69岁,平均(60.9±2.4)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年龄均≥40岁,≤70岁;焦虑抑郁状态与冠心病相关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2]及我国焦虑抑郁疾病相关诊断标准[3]。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意识或语言障碍者。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给予抗焦虑及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50mg,1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具体如下:以手少阴经穴、手足厥阴经穴为主,养心安神、活血止痛、解郁行气为治法,选取内关、心俞、厥阴俞、水沟、太冲、三阴交、血海、膈俞、期门、行间、神门、膻中,两侧取穴,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将背部皮肤暴露,施针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min,1日1次。

5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分级:①治愈:治疗后患者精神症状均消失,HAMD积分<7分;②显著:治疗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HAMD积分降低50%,有效:治疗后精神症状明显减轻,HAMD积分降低25%;③无效:治疗后精神症状无改善,HAMD积分变化不明显。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参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 W.K.Zung制定的SAS、SDS评分标准:2个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项目之和为粗分,标准分为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按中国常模,SAS、SDS的标准分的分界值均为50分。其中,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轻度抑郁:50~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以上分值越高,焦虑或抑郁越严重。

6观察指标/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录入EXCEL(03版)行逻辑校对,2组HAMD评分与SDS、SA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²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7.5%,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中包括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因多种原因影响,于疾病发展中,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其疾病的康复与治疗产生了严重影响,且患者生活质量不断降低,据相关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在住院间,有67%左右伴有精神障碍,而抑郁者有29%,焦虑者42%。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惊恐紧张、且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伤以及思维迟缓等等。大量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多是由血脂异常、高血压、年龄、酒精摄入、性别、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4]。目前临床上针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主要应用西医治疗及心理治疗,其中,西医治疗占主要地位,心理治疗则作为西医治疗的辅助手段。某些西药毒副作用较多,尤其是心脏毒性。此外,应用药物治疗还存在十分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药物服用种类过多,数量过大,都会导致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发生,严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阻碍临床医师对其心理情绪问题的治疗,进而加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冠心病治疗进程,使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痛苦增加,最终使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大大降低[5]。

针刺疗法具有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从根本上调理患者气血阴阳、复发率低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针刺疗法有效地避免了冠心病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对心脏及肝肾功能的损伤。针刺疗法主要通过机体经络实施双向调节,从阴引阳,以至阴阳和合的效果。针刺可提高抑郁患者五羟色胺(5-HT),使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恢复正常,改善抑郁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此外,针刺可加速患者降低炎性反应,使抗血小板聚集,于根本之上对患者血液的浓、凝、聚等状态进行改善,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6]。

综上所述,针刺疗法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不良反应少,对心脏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M.M.Lopez,J.M.Gorriz,J.Ramirez et al.Component-based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for fighting migraine using SPECT imag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2013,40(1):44-51.

[2]Cong Men,Jiang Wang,Bin Deng et al.Decoding acupuncture electrical signals in spinal dorsal root ganglion[J].Neurocomputing,2012,79:12-17.

[3]籍振国,马国平,刘志红等.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J].医学与哲学,2014,35(14):12-15.

[4]刘斌,李彬,高建国等.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9):1122-1124,1127.

[5]王丽,张春红.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概述[J].中国中医急症,2015,(4):660-662.

[6]庄国立.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3):225-227.

论文作者:苏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3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对其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观察论文_苏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