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郭剑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郭剑

山东淮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对一些建筑工程来说,地基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影响,可能会产生经济损失,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基础分析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就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

1、复杂性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的差别较大,土地长期暴露在外,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也就增加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复杂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难度。

2、多发性

少数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追赶工程的施工进度,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工程整体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也十分不利。

3、潜在性

地基基础工程主要在地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检查工程质量时,一些问题不容易发现,经常会出现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对问题进行补救的现象,这会对基础工程的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4、严重性

地基基础工程在竣工后,更改起来难度大,这也就会留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企业声誉。

二、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规范

健全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管理规范主要包含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

(1)施工质量责任制。人是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要素,既是组织者也是操作者;既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工程事故的源头。因此,在整个质量控制工作中,要将施工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参与施工人员的自身职责和权限,从源头进行控制。

(2)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通过事故报告责任制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构件或材料不合格、施工方式不正确、设计失误等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者工程事故的情况进行处理,避免损失和事故进一步扩大。

2、优化施工方式

就是提高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先进性,通过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案的操作规程对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先进的施工工艺虽然会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同时项目投资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根据施工单位自身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

3、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是基础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监督手段,从基本环节进行改善和完善能够确保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程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4、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养

施工人员职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对工程质量的优劣产生影响。现在大部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基本常识都不清楚,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上岗工作,导致施工人员普遍职业素养低下,经常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些与施工设计不符的现象,造成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因此,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从严格把控准入资质开始从源头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深基坑开挖

深基坑开挖通常采用人工和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时,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内容:

通过勘察确定基坑开挖范围内没有各类管网,利用挖掘机进行深基坑开挖,不仅施工快,而且可以确保开挖的范围和深度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深基坑回填时,通常通过灌注混凝土方式,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地基基础的开挖通常应当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保证地基基础对建筑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

施工期间,若遇到城下管网,应当先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开挖,再依据图纸中具体标准,进行施工,避免管网发生破裂,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完成上述操作后,通过人工方式清理土方,如果由于工程需要,要对管道进行改道置换,然后才可以完成相应的地基基础支护。若不能改道置换,要做好管网保护工作,再开展相应的施工。处理好地基基础地下水,避免水对地基基础工程造成巨大破坏。

2、基坑支护

完成深基坑支护后,要对地基基础周围的基坑壁进行支护,避免由于雨水冲刷,导致基坑臂发生坍塌,造成安全事故。地下连续墙施工时,要先开挖沟槽,修筑导墙,沟槽开挖要足够深,方便后续对地基基础处理工作的开展,如果情况必要,还应当进行地基基础深挖。完成上述作业后,将钢筋笼放置在沟槽内部,再灌注混凝土,使地下连续墙支护力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通常来说,导墙厚度的应当控制在10-20cm,深度则应当控制在100-200cm,地面应当高于施工面,针对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应当顺次进行,从而实现对墙体的有效保护。

3、处理地基基础

支护好地基基础连续墙后,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式如下:(1)置换垫层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处理软土层较浅的基础基础。挖掘机完成深基坑开挖后,尽量将软土层清除,在利用岩石完成相应的填充,再夯实振捣,提升填充层强度。针对填充的岩石进行振捣要利用打击桩进行,确保能够达到地基基础支护强度,为了避免结构存在缝隙,对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应当多次振捣。(2)钢筋混凝土桩。采用该方法可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可以减少混凝土填充,完成深基坑开挖后,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开挖位置,再进行混凝土桩基开挖,依据建筑工程结构,设置相应的混凝土桩数量。完成钢筋混凝土桩开挖后,进行钢筋笼绑扎,再浇筑混凝土,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桩支护效果可以达到要求,应当将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筋笼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无论是受到地下水流还是地震影响,地基基础结构中的混凝土桩都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起到对地基基础工程进行良好支护的作用,达到防护地基基础工程的最终目的。(3)对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合理振捣,提高钢筋混凝土装质量和强度,满足建筑工程的具体应用需求。

4、控制好地下水

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对控制地下水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减轻地下水对地基情况造成的腐蚀,这也就使地基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项内容:

(1)对地下水的降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避免突然变化。

(2)控制管井深度,保证管井深度可以超过基坑深度。

(3)含有地下水层的多数为粉质粘土、粉砂、粉土交互层,其渗透性相对较差。针对该现象,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期间,应当将井管打到基岩底部使土层的渗透性可以得到提高,确保管径自身的完整性。

结束语

现代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内容的重视,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从而使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亮,刘冲.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2):140-142.

[2]张林.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9):263.

[3]杨朝辉.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0):275.

[4]于学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33(14):70.

[5]李靖.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2016,8(5):126.

[6]陈磊,杨昆.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2016,8(11):168.

论文作者:郭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郭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