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秀芬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秀芬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合并脑炎应用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为小儿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中选出90例分成两组,分成循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采用循证护理疗法和常规护理疗法,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循征护理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要优于常规护理组,同时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要少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合并脑炎;循证护理;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婴幼儿阶段发病率较高,夏季为病情高发期,但是全年均有发病可能性,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但是也有部分病例为经口传播。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手、足、口腔内部出现疤疹和皮疹,症状相对较轻,但是如果医治不及时,就会 引起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其他疾病,对婴幼儿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应当得到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医院治疗水平。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分为两类,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中选出90例分成两组,分成循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采用循证护理疗法和常规护理疗法,其中男孩48例,女孩42例,平均年龄为(3.26±0.21)岁。患儿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两组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热、食欲减退、头痛、呕吐、嗜睡、肌肉痉挛和肢体乏力等症状,在发病期患儿的手、足和臀部均有疱疹样的皮疹。

1.2方法

本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对着90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组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每床特点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首先建立循证问题。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建立循证问题,主要是患儿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快、腰穿带来的不良反应、患儿交叉感染、肢体功能恢复不良、心理负性情绪变化等问题。循证依据:参照相关的参考文献和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分析护理研究领域并且获得实证。循证护理措施的实施:护理人员将循证问题和护理实践经验,实施循证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护理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观察水平,加强患儿病房消毒和探视制度,做好患儿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一般资料情况。观察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前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和氯化物含量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经过治疗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的治愈数为25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6%;循证护理组患者的治愈数为35例,好转6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8%;结果显示循征护理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要优于常规护理组,同时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要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我们发现,在90名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90名患儿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是 手、足、口腔内部出现疤疹和皮疹,症状相对较轻,有个别患儿患了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患儿的主要高危感染因素为飞沫。下面将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深入讨论。

3.2患儿发生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

手足口病由于属于传染性疾病,夏季为病情高发期,因此家长要注意季节的变化,但是全年均有发病可能性。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但是也有部分病例为经口传播,其除了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外,如果有皮肤、黏膜疱疹液的接触也可以发生感染。对于患儿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及受到患儿污染的物品等也可以发生传染。孩子如果接触很有可能被传染。

3.3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的循证护理措施

循证护理组则采取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首先收集循证问题,主要是针对患儿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快、腰穿带来的不良反应、患儿交叉感染、肢体功能恢复不良、心理负性情绪变化。根据循证问题寻找循证依据,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类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传播途径较多,如果消毒工作不到位,就会引发患儿多次感染或传染其它儿童的可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病情痊愈后数周内,该疾病病毒仍然可通过患儿排泄物进行传播。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同时一定要培养患儿的卫生习惯。患儿相较成年患者有着一定的区别,儿童表达能力较差,对于病痛无法准确表达,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前,对患儿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患儿拉近距离,在护理过程中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由于各患儿之间病情存在着细微的差距,患儿临床表现很复杂,在护理工作开展时一定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严密的监控,根据病情的变化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当患儿口腔内疱疹溃疡较为严重时,其就会表现出哭闹、拒食等情况,这时就应该及时为其采取止痛和缓解溃疡等治疗方法,对其口腔进行消毒、涂抹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 B2。在饮食方面一定不能为患儿安排过冷、过热、过咸或过辣等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大部分患儿由于病情变化会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的情况,进而发生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下等情况。护理人员要针对患儿临床特点加强饮食护理,患儿要多食如高维生素、高营养,清淡且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如炖烂的面条、牛奶,食物注意温度,不能有刺激性,从而减少对于破溃疱疹的刺激。对于一些应病情反应强烈而拒食拒饮的患儿,要给予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防止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发生。

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莉. 循证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5,(17):128.

[2]焦芳、王旭慧、高媛媛.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3:153.

[3] 宋凤美. 循证护理在4,JL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25-129.

论文作者:张秀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秀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