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企业和政府携手合作,通过金融海关_银行论文

银行、企业和政府携手合作,通过金融海关_银行论文

银行、企业、政府携手共过金融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论文,金融论文,政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作者认为,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国有专业银行和国有工商企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任务和问题,这就决定了两者改革的基本要求是:配套、同步、渐进、协调;同时,银行、企业和政府都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行为,找准坐标,密切配合,共同塑造新型的银企信用关系,过好金融关。

关键词:银行 企业 政府 金融关 银企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专业银行依据《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市场主体的法人地位,已逐步走向商业化;国有工商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正在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变化,决定着两者相互关系也将发生新变化。如何寻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共同点,探讨银行、企业和政府的结合点,形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共识和合力,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银行与企业:改革进程中的共同特点和相互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专业银行与国有工商企业密切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两者在改革中面临着许多共同的任务和问题。

(一)改革目标的一致性

第一,法人地位的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依据《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活动,拥有自主经营权。

第二,经营目标的转变。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改善经营管理,追求合理利润(或最大利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共同经营目标。

第三,经营机制的转换。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法律规章为准则,加强企业管理,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第四,相互关系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不再是政府部门的行政附属物。而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也不再是简单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借贷关系,而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向选择、平等合作的信用关系。

(二)改革任务的艰巨性

无论对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都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

第一,国有企业一方面资产负债率很高;另一方面还不得不继续借债,增加负债。有关资料反映,据对12.4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统计,帐面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5.1%,若剔除亏损挂帐、待处理资产损失等因素,实际负债率高达84.1%。但是为了维持生产、维护稳定,国有企业还不得不继续向银行借贷,甚至向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融通高利率借款,真是雪上加霜,不堪负重。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的最大债主,而国有企业亏损的大部分又以逾期、呆滞、呆帐的形式转嫁给银行,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达较高比例。银行明知企业亏损,没有还本付息能力,为什么还要给企业贷款?一是期望通过增量能盘活存量,活化不良贷款;二是出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种压力;三是银行本身的约束软化,自己也认为银行信贷资金就是国有资产。其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只占6%左右,8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城乡居民储蓄。实际上,企业对银行的债务最终变成银行对储户的债务。

第二,国有企业一方面效益日益下降,亏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还承担着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重任。据统计,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34%,但上交的税利却占60%左右。1979—1982年,全国企业实现利润2171亿元,上交税金1281亿元,利税比为1.7∶1;1983—1986年,企业实现利润2603亿元,税金2080亿元,利税比为1.25∶1;1987—1992年,企业实现利润3000亿元,税金5798亿元,利税比约为1∶2;1995年企业实现利润746亿元,税金2061亿元,利税比约为1∶2.8。这就是说,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在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仍然是国家主要的财税来源;但随着留利比例的逐年下降,企业还债能力也不断减弱,面临着债上滚债的危机。有关资料表明,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集体、个人的比例,1978年为33∶16∶51,到1991年为14∶17∶69。随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个人并没有相应承担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换句话说就是该收的这一部分并未依法征收上来,财政增收的重担依然压在已不堪重负的国有企业身上。同样,由于国有企业效益下降,拖欠利息,国有商业银行已出现经营性亏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三,国有企业一方面社会负担很重,步履艰难;另一方面还得承受改革成本的日益增大和不断增加的社会负担。企业社会贡献率逐年上升,但实现利润普遍下降。据有关部门调查,各类收费、摊派负担占企业实现利润的50%以上。一种是行政性收费。一些本来应该在国民收入二次、三次分配中列支的项目,都放在一次分配中,按销售收入、注册资本征收,实在不尽合理;另一种是改革的成本费用,象社会养老、医疗、就业保险统筹、住房制度改革等支出大体上已占工资支出的40%左右;再一种是各种不合理的摊派、集资,竟有100多种,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这对国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

第四,国有企业一方面冗员过多,另一方面还得承受社会就业的压力。目前城镇社会就业人员近70%是由国有企业和其他国有单位安置的。许多老企业离退休人员在1/3以上,加上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岗位竞争,又出现了众多厂内待岗、待业人员。国有商业银行也是点多面广,机构臃肿,人员庞杂,人均效率低,需要减人增效。但是,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每年都不得不接受一定的就业人员,为社会安置作出贡献。

(三)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企业过度的历史债务,造成了银行过度的不良资产,使企业和银行的经营风险都愈来愈大,既严重影响新型银企关系的建立,又严重阻碍国有企业改革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此,要求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配套改革,协调动作,共谋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帮助和扶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银行要积极支持和大力推进企业兼并、破产,既扶优扶强,又帮贫帮困,帮助企业扭亏增盈,走出困境。只有企业搞活了,银行效益才能提高,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协调进行,整个经济也才能持续发展。

(四)改革过程的渐进性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着改革过程的渐进性。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我们不能指望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朝一夕就得以解决,一步就能跨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利益主体的碰撞和矛盾。旧体制还有较强的惯性,新体制的建立还需要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因此,既要克服悲观、埋怨的消极情绪,又要防止不切实际,操之过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这些共同特点和相互关系,决定了两者改革的基本要求:配套、同步、渐进、协调。

二、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过好金融关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也是靠信用发展起来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讲效益,重市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经济行为主体在追求自身最大利润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跟金融机构打交道,离不开金融服务。特别是在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改革,研究金融规律。换句话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过金融关。

过好金融关,关键在于银行、企业和政府都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行为,找准坐标,密切配合,共同塑造新型的银企信用关系。我国《商业银行法》从法律上确立了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银行必须牢固树立效益观念,加强成本核算,调整存款结构,确保贷款质量,避免或减少贷款风险。银行是企业最大的债权人。银行必须运用信贷手段推动、支持和帮助企业改制、改组和改造;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和发展规模的科学决策;帮助企业减轻债务包袱,支持企业兼并、联合、破产;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支持和帮助作为债务人的企业,实质上也就是找到了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的根本出路。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和使用效益,大力压缩产成品资金占用和相互货款拖欠,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增强资产的增值能力;牢固树立商业银行意识,树立按期还本付息的信用意识。政府和各部门同样要牢固树立金融意识,努力学会和自觉运用金融杠杆,主动调节经济活动,引导经济向集约化经营、追求效益的方向发展,并强化社会对信用行为的监督管理,引导企业和银行各自规范自己的信用行为,共创新型的银企信用关系。这样就找到了银行、企业和政府的共同点和结合点,有利于形成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共识和合力,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过好金融关,主要包括以下内涵:一是市场竞争关。当前企业开工不足,产品不适销对路,大量积压,造成资金沉淀,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运转。因此,要把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放在第一位,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研究和预测市场变化规律,开发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加强销售队伍建设,舍得用一流的人才去搞销售,让得力的干部去管销售;银行对产品有销路、有效益、贷款不挪用的企业要保证资金供给;加强工商、工贸结合,形成拓展市场的整体优势;采取灵活有效的促销政策,大胆重奖在推销产品中作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开拓市场是加快企业资金和金融资金周转的牛鼻子。只有市场开拓了,产品销出去,资金收得回,能还本付息,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运转,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也才能正常开展。二是经营决策关。既包括生产经营决策,又包括发展规划决策。市场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决策竞争,是领导者、管理者决策能力、决策水平的竞争。决策失误常常是最大的失误。因此,一定要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忌头脑发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防止和杜绝那种“立项拍脑袋,研究拍胸脯,最后拍屁股”的“三拍”现象重复发生。三是资本经营关。在资金供给相对定量的情况下,主要应该做好资金安排、调度,合理确定资金使用结构,保证有限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目前,无论是技术改造还是基本建设项目,投产之后普遍不能达产达标。从资金角度看,影响投产项目达产达标的主要原因:一是项目本身缺口大,常常是自筹资金不落实;二是严重超支,又未能及时追加概算和资金;三是没有及时安排生产流动资金。为了保证这些已建成项目的达产达标,只要有市场、有效益,就应该集中资金帮助企业填平补齐、配套完善、补充生产流动资金,让其开足马力,尽快发挥效益,实现资本增值。宁可少上一些项目,也要收拢十指,形成拳头。有些企业大量挪用生产流动资金搞技术改造,使生产经营难以为继,陷入困境。因此,既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坚决防止挪用生产流动资金去搞建设的现象再度发生;又要区别情况,对那些立项选得准、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资金有缺口的项目,银行应积极帮助企业,注入资金,使企业能够安排正常生产经营,使技术改造达产达标,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这对企业和银行都有利。

三、构筑新型银企信用关系的初步探索

江西既不沿海,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投资热潮;又不沿边,享受不到国家特殊的财政、信贷等政策倾斜。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实力较差,至今还是一个贷差省(即贷款总量大于存款总量),组织资金进行生产经营和经济建设的支撑能力有限。面对这样的省情,最佳的现实的选择是立足自己,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提高效益。因而,在政府引导下,企业与银行如何寻找共同点,促使企业经济效益与银行经营效益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显得尤其关键。近几年来,江西的银行、企业和政府携手共建新型的银企关系,对实现优化企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谋求工商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做法是:

(一)牢固树立起商业银行意识

树立商业银行意识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坚持各级政府领导带头,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改革,加深对银行商业化的认识和理解;坚持在研究经济工作的同时也研究银行商业化中的难点和问题,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一般都请银行发言,介绍金融形势、改革措施和工作要求;坚持在安排银行贷款的同时,帮助落实还本付息计划,象争取贷款那样抓偿债;坚持在安排建设项目的同时,要求尽量同步落实自筹资金。由于各级政府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大大有利于推进企业乃至银行树立商业银行意识。

(二)探索优化资金结构的新途径

实行效益优先的原则。流动资金贷款优先安排效益好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优先安排投入少、产出高、见效快的企业和项目。这种做法被称之为“精料先喂下蛋的鸡。”

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企业的盈利水平、产销率、风险度、信用等级等情况,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公开竞争,不搞行政点贷、人情贷款,以防范信贷风险。

实行领导负责的原则。优先贷款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由省经济综合部门与人民银行牵头,各商业银行参加,共同审定,同时明确银行、企业的责任人和各自的责任(包括贷款发放计划、还贷计划以及通过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的目标等)及奖罚办法,并由银企双方签订责任状,相互支持,相互制约。

实行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原则。重点信贷支持企业不搞“终身制”,按经营业绩择优确定,按月统计公布,半年考核微调,第二年重新审核确定,实行淘汰制。

江西1995年开始试点,全省确定30户重点企业,实行信贷优先支持,当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6.6%,实现利润增长1.14倍。这一尝试对全省经济活动起着较强的导向作用。各地市、各部门也仿效列出各自的重点,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增量主要投向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在优化流动资金增量的同时,还对固定资产投入进行了优化尝试。南昌市工商银行与5户企业签订技术改造达产达标责任书,由银行注入7000多万元填平补齐的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活化了资产存量,今年1—8月,这5户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5%,实现利润增长64%。1995年,仅省工商银行通过优化增量,共盘活资金存量19.5亿元,占当年新增贷款的近50%。

1996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江西省全面实施“1115信贷增效工程”,集中资金支持100户效益好的重点企业增产增效,10个“高效低险信贷试验区改革试点”,10个低效企业转化,5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达产达标,已经开始取得良好成效。据省工商银行统计分析,百户重点企业中由工行开户的95户企业,占工业企业在工行开户总数的10%,但产值占57%,利润占85%。至5月末已新增工业贷款5亿元,占全省对国有工业企业新增贷款的57%,使这95户工业企业开足马力生产,1—5月完成产值和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20%。重点技改达产达标、低效转化企业和高效低险试验区也都进展顺利,效果明显。

(三)建立地方政府反哺机制

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探索建立起相应的反哺机制。

——帮助企业补充生产流动资金。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后,在“九五”期间,所得税依率计征后,超过上年实际上交的增量部分,转为资本公积金全部返回给企业;国家股分红部分,转为增加资本公积金留在企业。这两部分均专项用于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将来增资扩股时转为国家资本金。

——国有企业原地方“拨改贷”资金的本息金额,转为地方国家资本金。

——经国家和省批准立项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后,“九五”期间,企业总的上交所得税超过上年实际上交数的增量部分,由财政列支返还给企业,作为资本公积金,用于企业归还技改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

——企业分流富余人员新办企业,依法计征所得税后,全部返还给企业作为国有资本金。

——对扭亏有望的企业,由地方政府从财政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建立“解困周转金”,银行再投入相应的启动资金,帮助企业减亏扭亏。

——财力比较雄厚的县、市,建立“风险准备金”。进行“高效低险信贷试验区”的德兴市每年从财政中安排100万元用于市属企业新开技改项目的贴息资金,并从财政超收部分中每年划出一定数额作为企业经营的“风险准备金”,银行相应增加了对市属企业的贷款,企业也加大了改革力度。经过1995年的实践,市属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5.3%,预算内工业企业无亏损户,实现利税增长5%,银行不良贷款下降了2.6个百分点。今年,省工商银行已把“高效低险信贷试验区”扩大到10个县、市。

(四)政银企联手,勇于实践,大胆试验

1996年8月,江西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搞好工业、尤其是国有工业的重大问题。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江西省政府印发了《主攻工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共25条),制定了搞好国有企业的10条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着眼于银行、企业和政府紧密联手,在为企业减债增资、兼并联合、债务重组、减人增效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和试验。

在搞好国有工业企业的同时,还对商业企业尝试“抵贷返租”的做法。武宁县对电影公司大酒店和百货第四门市部实行“抵贷返租”,经资产评估,这两户企业将69万元资产向银行进行了抵贷,其余尚欠50万元贷款本息仍由企业按法律程序协议归还。工商银行对抵贷资产进行公开招标确定新的经营者,一次性收取租金。这样,既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调整了企业负债结构,又减少了银行贷款损失,盘活了信贷沉淀资金。

四、亟待研究解决的几个难点问题

应当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国有工商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还亟待从宏观、从全局上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帮助企业解决相互拖欠的问题

解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问题,主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加快资金周转,严禁挪用生产流动资金搞建设项目,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除此之外,金融部门在帮助企业清理相互债务方面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商业银行应积极参加清债工作,重点帮助那些产品有销路、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清理债权债务,对那些不合理占用他人资金的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予以制止和纠正;要严明结算纪律,发展票据贴现业务,保障结算渠道的畅通。鉴于目前企业间相互拖欠的数额日渐增大,仅据江西各商业银行对1100多户企业的调查,6月末相互拖欠额累计已达134.3亿元,占企业资产的比重已达17.5%,因此在严肃信贷纪律的同时,还需要下决心注入一定的清欠资金,仅仅靠企业孤军奋战是难以解决的,这是一个令人头痛但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寻求减轻企业历史债务的途径

企业历史债务的形成有诸多复杂的原因。目前,企业、银行、财政分配关系都绷得很紧,靠切一块、补一块的政策难以操作。指望财政拿出一大笔资金冲销历史债务,财政办不到;期望银行对历史债务一笔勾销,银行不可能;仅靠企业偿还历史债务也不现实。因此,一时难有“两全”之策。但是,应该面对现实,采取灵活的方式,实行区别政策。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扶优扶强,实行信贷倾斜,支持技术改造,通过优化增量去活化资产存量,把过高的负债降到合理水平上,使之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对确已资不抵债的企业,应解除那种实际上已经被淘空的“名义债权”或“帐面债权”,支持这些企业进行多种改制形式,有的要依法实施破产。对那些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只因历史债务重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应将历史债务暂时搁置起来,在一定期间内实行停息挂帐或减息、缓息,使企业获得新生。对整体难以搞活的企业,应允许企业把有望搞活的部分分离出来,承担相应的债务,以实现“分块搞活”。

由于历史债务复杂的生成过程,解决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采取“打官司”的办法,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配合。新债应采取新办法。

(三)规范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

商业银行要合理运用信贷杠杆,逐步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导致企业利息负担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贷款总量、贷款结构、利率水平三大因素。据典型调查,企业在增加的利息中,因贷款总量增加因素占38.7%,因利率调整及贷款结构变化占61.3%。利率调整因素影响大的原因:一是基准利率上调幅度大;二是贷款计息方法的改变;三是罚息计收的变化;四是浮动利率的掌握;五是贷款期间的调整。由于银行经营处于亏损,不少基层行在执行浮动利率中往往就高不就低,弹性的利率变成偏高的刚性利率,而且新增贷款的期间一般偏短,必然造成逾期贷款加罚息。商业银行在贷款期限上,要从有利于企业生产、销售的资金周转出发,合理确定贷款期间,允许对贷款适当展期,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对其逾期贷款的不合理罚息。要细化、量化利率浮动办法,制止利率浮动的随意性。

各商业银行既是竞争的对手,也是合作的伙伴。但现实是竞争多合作少,甚至只竞争,不合作。组织银团贷款难度也很大。为了争一个好企业、好项目,各商业银行互相争夺,既压企业,又压地方政府。这种状况,需要中央银行加强协调,规范各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保持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引导消费,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国家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对企业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但由于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以及居民储蓄偏好等因素,整个储蓄存款仍呈稳定增长趋势,金融形势稳定。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5458亿元。在存款结构中,高收入者的储蓄额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不仅从一次分配中获得了较多的好处,而且从国民收入的二、三次分配中得到了倾斜,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时间长了可能产生新的矛盾。建议国家适时出台利息税政策,对利息收入达到一定数额的储户征收利息税,一则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二则增加国家财力。

巨额的储蓄存款,固然给经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供应,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企业产成品资金居高不下,有一部分企业长期处于停产状态,银行也存在“惜贷”思想,社会总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健康流动。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不能成为商品;城乡居民持币等待新的消费产品出现,这种“供求”脱节的现象需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要培植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要通过强有力的财政、信贷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引导居民消费资金的分流,释放潜藏在城乡居民中巨大的购买能力,实现社会总资金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银行、企业和政府携手合作,通过金融海关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