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缀三分法:词汇—构式语用学路径论文

英语中缀三分法:词汇—构式语用学路径论文

英语中缀三分法:词汇—构式语用学路径*

冯梅 侯国金

(西南医科大学,泸州 646000;华侨大学,泉州 362021)

提 要: 鉴于英语中缀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本文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共时地论述英语中缀的存在、标记性分类、劳务分工理据以及中缀的“四性”,即语境性、关联性、标记性和功效性。无标记中缀是语音中缀,有标记中缀是语法中缀和语用中缀。中缀是一种构式,无标记中缀构式的运作受语用制约,有标记尤其是强标记中缀构式受语用制约和语用压制。不同的语音中缀在英语词汇系统中互补分布于不同的音位构式语境中,以产生和美的音韵。语法中缀突显语法关系或语法意义,兼有表音功能。至于语用中缀,其音韵之效让位于语义—语用之效,即其表意性或表情性。

关键词: 中缀;音位构式;词汇—构式语用学;音韵;语用压制

1 引言

词缀按照其与词根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Robins 1989:210)。国内外语言研究者对前缀和后缀的探讨较多,认识已趋于成熟,但对英语中是否存在中缀现象却意见不一。综观国内外各类词汇、词法理论著作和语法教程,对中缀要么避而不谈,如 Jespersen(1942)、Quirk 等(1985)、Booij(2014)、汪榕培和卢晓娟(2005)、王文斌(2005)、章振邦(2013)等,要么惜墨如金,如 Robins(1989)、Plag(2003)、李平武(2003)、胡壮麟(2011)等。以美英两大语料库COCA 和BNC 为支撑,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这一崭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中缀类别、标记价值、形式、功能,尤其是其“四性”:语境性、关联性、标记性和功效性。

民乐铜矿的矿石结构以交代结构为主,其次为共结边结构、假像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中,可进一步划分为脉状穿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骸晶结构、交代港湾结构等。

2 英语中缀的旧论回顾

国内外研究者对英语是否有中缀及何为英语中缀有较大分歧,他们要么极力否认英语中缀的存在,要么保守认定其数量和形式。Robins 认为,中缀位于词根内部,英语中除了像feet,men 等的分析涉及中缀外再无其他中缀(Robins 1989:199-200)。McMillan(1980:167)、Bauer(1983:18)、Plag(2003:101-104)、Katamba 和 Stonham(2006:45-46)等认为,中缀只是边缘的、有限的现象,仅限于感叹语/咒骂语/詈词(expletives)插入词中间的情形,如“-fuckin(g)-”。张吉生(1998,2000)也认为,“-fucking-,-bloody-”类詈词可“当作中缀”。王文斌把上述詈词归为“准中缀”,认为passers-by,daughters-in-law,grants-in-aid 等词的“-s-”是中缀(王文斌2001:8)。赵彦春持否定态度,称“尚不能确定英语中存在中缀现象”(赵彦春1999,2003:24)。李平武认为,passer-by 等词中有中缀,但“中缀的数量和作用都非常有限”(李平武2003:22)。胡壮麟仅以feet 中的“-ee-”为中缀例,没有多加说明(胡壮麟2011:54)。

以思维结构与化学实验进程相整和为x轴,以思维品质为y轴,以能力水平为z轴,建立立方体模型,P(P1思维目的——实验选题;P2思维材料——实验设计;P3思维过程——实验操作;P4思维品质——实验观察;P5思维监控——实验处理),T(T1深刻性;T2灵活性;T3独创性;T4批判性;T5敏捷性),L(L1水平 1 实验仪器及操作的识别和描述;L2水平2化学实验事实的加工与处理;L3水平3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L4水平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并以P1,P2为例进行解读。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也需要摆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将微课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融合,拓展学生的学习层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语音中缀主要是在词素之间搭桥,起到连音作用,受相应的语用制约。不同的元音(字母)中缀出现在不同的音位构式(语境)中,发挥不同的连音作用。“-o-”一般出现在较长词语(常为术语)的词素之间——两个或至少一个词素的尾音或首音为小口型元音,如[i,e,ə]等,如cardiopathy(心脏病,心血管病),读作[ˌkɑ:diˈɔpəθi])。另外,表“学科”的“-logy”及其相应的形容词在后缀前增设一个“-o-”,起重读音节的连音作用。“-i-”也出现在较长词语(多为术语)的词素之间——尤其是前一个词素以[t,d]结尾,后一个词素的元音为开口元音,如[ai,ɑ:]等,如infanticide(杀婴),读作[inˈfæntisaid]。“-a(t)-”主要出现在非“学科”普通词语里,分别起轻读和重读的连音作用。“-t-,-n-”都是连接元音的辅音中缀,扮演后一个元音所在音位构式的音节首(onset),一般不扮演前一个元音所在音位构式的音节尾(coda)。可见,上述语音中缀在英语构词中有“语用劳务分工”(pragmatic labour division),它们互补分布,各司其职。

泛化一点,上述(三分的)中缀观可以隐喻地应用到其他方面。正如passers 的“-s”不是中缀,但和by 合成一个词时扮演中缀角色一样,欧洲一些人名在名和姓之间凡是有de,van 等,单独写姓氏时,如 de Saussure,van Dijk 等,de 和 van 可算前缀,而和名字共现时则可视为中缀,如瑞士理论语言学家Ferdinand de Saussure,丹麦篇章语言学家Teun Adrianus van Dijk.英语的of 用于姓名之间其变体为O,如英国斯诺克球手Ronnie O Sullivan,这样的O 表示“的”,隐含往昔的封建分封和家族地位。再者,英语语句中加音以方便朗读的情况是语句中某单词结尾有不发音的字母r,后接元音时可发[r]音以便连读(如 There is...),其功效相当于下文法语例词的“-t-”。

英语是否有中缀;若有,有哪些类型;上述形态是不是中缀;中缀有何特点;中缀在构词过程中有何作用? 本文认为,若对中缀没有深刻的认识,对词缀乃至词汇、词库、语言的认识难免存在偏误,故而有必要探讨。

3 词汇—构式语用学的中缀观

我们尝试以词汇—构式语用学(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简称LCP)的观点来解释中缀。LCP 作为词汇语用学(Lexico-Pragmatics)和构式语用学(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即构式语法的语用学思想)二合一而成的边缘学科,旨在熔两者之强项于一炉。LCP 以语用为指向来解释语言现象和问题(侯国金2015a,b,c,2016;Hou,Feng 2017)。LCP 是集词汇语用学和构式语用学之精华而完全打通语音—词汇—句法—语义—修辞—语用隔阂的新路径,内含“语用支配原则、词汇和构式的7 属性及7 原则、语用制约/压制假说、构式语法互补观、构式网络语用观”等(侯国金2015b:241-408)。LCP 的“语用(学/性)”主要是基于词汇和构式的音形义的语境性(contextuality)、关联性(relevance)、标记性(markedness)、功效性(functionality/effectiveness),即 LCP 解释语音和词汇问题时要借助其构式、语句乃至语篇语境。同样,LCP 在解释构式和话语问题时也要以语音和词汇为基础。语境性指语言讨论和分析的语境依赖性;关联性指关联于文本语境、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标记性指语言任何级阶的使用在不同标记价值的选项中的策划和优选;功效性指语言单位的使用是在使用者目的和意图的语用意识驱动下的求义—求功—求效行为。这里用连字符的含义是3 者密不可分,有时(如在修辞学里)往往难分彼此,以至于可互为替代。

同样,两个元音之间如若不方便连读也需要由辅音字母t或n来焊接,如cafeteria(读[ˌkæfiˈtiəriə],比较*[ˌkæfiˈiəriə]),Platonic(读[pləˈtɔnik],比较*[ˈpleitəuik]),binocular(读[biˈnɔkjulə],比较*[biˈɔkjulə])。

综上,英语的重要构词手段词缀派生法(也叫“派生法”)有一个另类,就是在词项的中间插入一个乃至两三个中缀。也即,一个词条若截除全部词根/词干、前缀和后缀所剩余的形态成分,就是所谓的中缀。无标记中缀主要是连音,多数是连接两个辅音,即前一个音节的音节尾和后一个音节的音节首,以“-o-,-i-”为多,偶尔用“-a-”.有时是连接两个元音,即前后两个音节的音节峰(peak),以“-t-”为多,少数情况用“-n-”.

(2)专业性和权威性强。为了满足广大考研学子的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几年前出版了一本考研数学辅导教程,该教材梳理了考研数学的所有考点并且针对历年的真题给予了详尽的分析。由于专业性强,这本教程受到了广大考研学子的热捧。清华大学出版社经常组织各大高校的骨干教师编写适合专业教学的专业课教材。这些教师往往是相关院系的一线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课教学经验,编写的教材自然具有权威性。

用LCP 解释词缀和语音等也很有效,例如,“-o-”等是不是中缀,或者如何做中缀,都可结合上述“4 性”给予考察。本文持广义中缀观,拟把中缀定义为:一个词除去词根、前缀和后缀的其他形态成分,主要包括元音中缀和辅音中缀。中缀的核心功能是连音。结合 LCP 的“4 性”,依据频率标准,笔者把中缀分为无标记中缀和有标记中缀。首先,表音的中缀属无标记,可称为“语音中缀”,其他为有标记。其次,在语音中缀中,元音中缀为无标记,辅音中缀为有标记。再次,在元音中缀中,“-o-,-i-”为无标记,其余(如“-a-”)为有标记;在辅音中缀中,“-t-”为无标记,“-n-”为有标记。此外,在有标记项中,表语法意义(其实是语法关系)的为中标记,可称为“语法中缀”;表语用意义(有时兼表语法意义)的为强标记,可称为“语用中缀”。根据LCP,中缀是形—义构型,因此也是一种构式。例如,作为中缀的o 和t,形式上其前后必然有音位甚至音节(音位构式语境),因此写成“-o-,-t-”类;意义上主要是音韵意义、语法意义或/和语用意义。无标记中缀构式的运作受(语言使用的) “语用制约” (pragmatic constraint),有标记尤其是强标记的中缀构式受语用制约和(语者的) “语用压制” (pragmatic coercion)。

4 无标记中缀

在英语构词过程中,当前缀和词根、词根和词根或词根和后缀结合时,有时会出现语音断层,因而须要插入一个过渡音,以达到整体的(语)音韵(律) 融洽、中和、和谐、和美。例如,在词根“psych”(心理)和后缀“-logy”(学科)组合成派生词时,自然形成*psychlogy,其读音便是*[ˈsaiklədʒi]。这就产生两个问题:(1)[k,l]虽然作为辅音连缀常常共现却难以响亮地组合;(2)以“-logy”结尾的单词倾向于以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这样一来,重音就落到首音节即[saik]上,这是3 个音节以上的单词在音韵上的禁忌。于是凭借英语语感人们添加元音[ɔ],其相应的正字法表征便是字母o,由此产生psychology一词,读成[saiˈkɔlədʒi]。长此以往,“-o-”成为此类派生词的首选中缀,以医学术语为例:tomography,pathology,spirometer,colon oscope,laparotomy,prostatodynia,endocrinology,hepat o splen o megaly,gastroenterology等。语言学中的lexicology和phonology也如此。

档案文化所反应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并且档案文化更是对人类原始生活的记录,其能够在一定角度上真实的对人类发展过程进行反映。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档案文化极大地弥补了人类通过大脑对文化文明的储存缺点。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由于国家的动乱、岁月的洗礼以及民族矛盾的日益深化,其严重地对文化的传播造成了影响。因此,档案文化就显现的尤为重要。并且,随着我国在1980年加入了国际档案理事会,我国就已经开始对各国档案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通过建立大型的档案展览点以对档案文化进行相应的翻译和出版,大力支持档案文化进行全球性的发展。

为什么“-o-”会成为首选元音中缀呢?首先,在5个元音字母当中,字母o最具有圆润之美。其次,o的读音变化较多,因(顺应)重读和轻读及其所在的“音位构式”(即音位组合体)或“音位构式语境”中的位置而选择恰当的元音音位。例如,prostatodynia(前列腺痛),读[ˌprɔstətəuˈdɪnjə]。若要重读就念[ɔ](或[ʌ],[ɔ]在美语的变体便是[ʌ]的近似音);如若轻读,则根据需要读成[əu/ə/i],可见o的音域很宽。“-o-”插入的位置是词根和词根之间以及词根和以辅音字母开头的后缀之间,通常连接两个辅音,因而被称作“连接元音”,这是构词的音位需要。如果词根和一个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后缀结合,则没有上述音位需要,也就不需要语音中缀,如arthritis(关节炎):arthr+itis(词根+后缀)。

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 3 000 g/hm2 与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混用起到了封杀兼顾的作用,茎叶防效高,且封闭持效期长,1次施药基本能控制晚播麦田杂草危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但由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及其安全性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温度波动幅度大的地区应注意避开低温用药。

其他语音中缀有“-i-,-a-”(元音中缀)和“-t-,-n-”(辅音中缀)。例如,nowadays(当今),读[ˈnauədeiz];diplomatic(外交的),读[ˌdipləˈmætik];Platonic(柏拉图式的),读[pləˈtɔnik]。有趣的是handicraft的“-i-”,词源学把handicraft看成handcraft的变体。在COCA中,handcraft出现23次,handicraft出现148次;而在BNC中,handicraft出现44次,未发现有handcraft.假如承认handicraft是handcraft的变体,那么为何要变呢?根据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对复合词的释义:“复合词的两个直接成分可能是由一个特定的连接词素将二者连接起来,该连接词素受规则支配”。若要给该“连接词素”命名,笔者认为可用“中缀”冠之。所谓“规则支配”是由于前一个词根的尾音[d]和后一个词根的首音[k]都是辅音且都属爆破音,前后两个音位连音困难:[ˈhæn(d)krɑ:ft],因而[d]不得不变为不完全爆破。于是,受音位学原理支配,在两个词根之间插入“-i-”,便得到便捷的[ˈhændikrɑ:ft]。

英语单词nowadays的a和boxes的e是否为中缀呢?依据Webster和AHD,nowadays来自中古英语的“now+on+day+s”,“-a-”是“on”音位脱落和弱化的结果。因而,该元音字母也是连接两个词素的“语音中缀”。像boxes和buses这类以x或s结尾的名词加复数后缀“-s”产生两个[s]音,为便于发音插入元音[i],拼写时为正字法的读写一致性而写成boxes,buses等。因此,复数标记的后缀“-s”有时徒增中缀“-e-”以表音,所以不宜把“-es”当成复数标记。

在LCP 视域下,理性人的话语的任何成分都具有这4 个属性,从 LCP 的这4 个维度(4 性)进行(有所偏重的)分析往往卓有成效。

还有字母连缀语音中缀“-et-,-at-”等,如phonetic,systematic所示。Phone表示语音,若加后缀“-ic”,表示“有声的、语音的”,英美人选择phonic,读[ˈfəunik,ˈfɔnik]。但为了表达“语音学”,他们在同一个词根上添加表学科的“-ics”,于是就面临*phoneics和phonics的选择,当然是优选后者。这样,词根phone的“-e-”脱落,而作为学科名还是显短,于是增设“-et-”,便有phonetics.而表“语音学”的phonetics如去掉学科后缀“-ics”的名词词尾“-s”,便是其相应的形容词phonetic。简言之,表示“语音学”,phonetics与*phonecs和phonics相比具有明显的优选性。同样,表示“语音学的”,phonetic与phonic和*phonetical相比,phonetic具有优选性,即“-et-”在phone向相关学科及其形容词的变体过渡中发挥重要的连音作用。类似的单词还有apologetic,theoretic,energetic,empathetic,memetic等,字母连缀语音中缀“-at-”同理。

System表示“系统、制度”,相应的形容词是加后缀“-ic”,于是便有systemic(系统的),读[sisˈ-temik],重音发生转移。不过,英美人还是更喜欢保持system这个词根的原始发音,那么插入“-at-”变成systematic(系统的),读[ˈsistəˌmætik],就略胜一筹。同样,把systemically和systematically相比较,也是后者略优。Idiomatic,problematic,symptomatic等亦然。

研究者给中缀下的定义及结论各异,就连词典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5 有标记中缀

5.1 语法中缀

除连音以外的中缀都是有标记中缀,典型的是中等标记的语法中缀,受语用制约和压制。“语法中缀”指词汇中表达某种屈折概念或词性变化的中缀,如statesman(政治家),读[ˈsteitsmən];craftsman(工匠),读[ˈkrɑ:f(t)smən],它们中的“-s-”.简言之,本为后缀的“-s”变成联系两个词根的“-s-”,且以表达语法意义为主,因此称之为“语法中缀”。

上述“-s-”的语法中缀并未舍弃“语音中缀”的性质。本文历时地考察上述“-s-”的(构词)理据发现,它们大都“保留古老的属格(genitive)后缀-s”(Givón 2015:15)——如《牛津英语词典》(网络版)所示,这些“-s-”大多表属格,少数兼表属格和复数(如woodsman,plantsman,kinsman,groomsman等)。

在COCA和BNC语料库中输入“*sman”便会发现,前面的名词词根大都以[k,t,d,l,n,m]结尾,这些音或者和man的音节首(字母)发音跨度太大(如[k,t,d]),或者与man的发音方法过于接近(如[l,n,m]),故在其间插入“-s-”以调节复合词的音韵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法中缀“-s-”也可称为“语音中缀”。

5.2 语用中缀

“语用中缀”指承载一定的语用信息(如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并将一个语词一分为二的成分,这些“准词、准缀”算强标记中缀,受语用压制。如fanfuckingtastic,wonbloodyderful类词,当中的fucking和bloody本是感叹语/咒骂语(单词),插入另一个词中间时语义弱化,只是在表达前后音位构式的音形义(如fantastic,wonderful)时顺带宣泄某种情感(Aronoff 1976:69)。此时的“-fucking-,-bloody-”就不算词语,而是语用中缀。此类语用中缀因其词汇属性(如具有两个音节,自有其意和词性),还因为被间断的单词具有一定长度,因此其前后两端原则上都必须具有重音,否则违反“韵律形态学”的规律(Plag 2003:101-103)。

该公司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在中国的独资公司,机床产品业务包含外圆磨床、无心磨床、卧式加工中心、模具加工中心、专机、超精密加工机、程序控制器(PLC)以及数控产品等。公司的机床制造立足于发动机行业高运转率、高生产效率、低故障和低运行成本的原则,追求设备的长期稳定性、高精度和高刚性。

农机合作社维修网点全部以副业形式出现,业余时间从事种植业、打零工,只是农忙时搞农机维修,而且主要从事本合作社的农机维修,资金实力比较弱,大多以电、气焊为主,主要设备只有电焊机、气焊、砂轮机、砂轮切割器、小型钻床等简单设备,没有购置先进维修设备的实力,也没有专业检测设备,无法保证维修质量。

此类语用中缀为数不多,附有一种发泄和随性的态度意义,主要用于随意的口语(含文学对白的口语)中,位置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如fucking 插入unbelievable 中时,语料库显示,插入第一、第二音节皆可,用不用连字符皆可。“-fucking-,-bloody-”作为中缀在COCA 中分别出现65 次和7 次,在BNC 中分别出现3 次和14 次。这说明美式英语使用“-fucking-”较多,而英式英语使用“-bloody-”较多。COCA 中还出现少数几个类似的中缀,包括“-goddamn-”(有 14 个词,共出现 15 次),“-frigging-,-blooming-”(各出现 1 次,即 unfriggingbelievable 和fanbloomingtastic)(BNC 中无)。此类中缀尚未得到完全语法(规约)化,这是我们称其为“语用中缀”的另一个原因。

再如 passer-by 和 hanger-on,指“人”的后缀“-er”由于后接 by/on,即“-er”不是位于词尾而是位于词中,故为“(语法)中缀”。若在“-er”后继续附加“-s(-)”(passers-by),那么“-s-”就是表复数的语法中缀。事实上,没有真正意义的“语法中缀”,而是复合词前半部分的后缀因为临时置于词汇中间而成为中缀,具有浮现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er-,-s-”也可视为“语用中缀”。

6 例析与讨论

闪速炉电收尘设计烟气量[1]162000m3/h(350℃时);入口烟气温度350℃,出口温度280℃;入口压力-2.5kPa,入口含尘量≤90g/m3;出口含尘量≤0.5g/m3;

依据词汇—构式语用学的“4 性”:语境性、关联性、标记性和功效性,我们认为,一个词要不要插入中缀,插入什么中缀,哪个中缀以及几个中缀,取决于其音位构式的长短和复杂性及其音位构式语境。例如,biology(生物学)和 ecology(生态学),都有表“学科”的“-logy”,不须要插入一个中缀“-o-”,因词根(bio,eco)有一个固有的 o,更兼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的需求,它们轻读的[ə(u)]自动调变为重读的[ɔ]。但表“音位学”的phonology 不同,词根phone 的字母o 担当第一个音节的音节峰(元音),在后接表“学科”的“-logy”时,如不插入中缀“-o-”,就要写成*phonelogy,而这一写法及读法不符合英美人的语感或音韵审美,毕竟“-logy”类语词都是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且多为字母o 重读。倘若两个辅音之间需要一个轻读中缀,很可能就让“-i-”挑起大梁,极少数留给“-a-”.单词当中假如有两个词素的音节峰不方便连读,就需要一个辅音中缀,优选“-t-”,次选“-n-”,初步考察发现,英语以及其他欧洲语言(看其音位系统和音位分布),其重读短元音以[ɔ]为美/为多,轻读元音以[i]为多/为美,爆破辅音以[t](以及[p,k])为美/为多,鼻辅音以[n]为多/为美(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聚烯烃材料中,抗氧剂用量最广泛的是1010,分子式如图1所示。它能有效地防止聚合物材料在长期老化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并且由于每个分子上有4个受阻酚官能团,因此具有高效的抗氧化能力。

我们用词汇—构式语用学对一些例词进行分析。例如:

① gastroenterology(胃肠学)[ˌgæstrəuˌentəˈrɔlədʒɪ],构式分析:词根 + 中缀 + 词根 + 中缀 + 后缀;gastr+o +enter +o +logy {第一个-o-轻读,前面是辅音[str],后面是元音[e],构成小音位构式[strəuˌe];第二个-o-重读,前一个辅音是[r],后一个辅音是[l],构成小音位构式[rɔl]}

和前缀及后缀相比,中缀用得较少。无标记中缀一般仅仅表音,多半是单元音或单辅音,少数也会出现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连缀的情况,如energetic(精力充沛的)等词的“-et-”(强标记的)语用中缀,如“-fucking-,-bloody-”,才会有一个单词(两个音节)的长度。另外,(中标记的)语法中缀不包括词汇中的元音变化和元音交替现象,如teeth,lice,sang,spoke 等,因为这些元音字母虽位于词的中间,但并非是去掉词根后剩下的形态成分,只是词汇内部的元音变化,并无明显的增音。

② insecticide(杀虫剂)[inˈsektisaid],构式分析:词根+中缀+后缀;insect +i +cide,{-i-轻读,前后为辅音[t,s],构成小音位构式[tis]}

③ tradesman(商人)[ˈtreidzmən],构式分析:词根 +中缀 +类缀词:trade +s +man{-s-念[z],前后为辅音[d,m],构成小音位构式[dzm]}

④unbefuckinglievable(简直令人难以置信)[ˌʌnbiˈfʌkiŋˈliːvəbl],构式分析:前缀 + 词根一部分+中缀+词根一部分+后缀;un +be +fucking +liev+able,{原词读音不变,fucking 读音不变}

虽然英语中缀的位置比较灵活,但一定是在前缀之后,后缀之前(如果有前缀和后缀),且绝大部分位于词根和后缀之间,如insecticide;或位于词根与词根之间,如nongonococcal;少数情况下中缀可在前缀和词根之前,如unbloodyreal;若是标记性很强的语用中缀,可“藏”于一个词根内部,如 rigoddamdiculous,unbefuckinglievable,这不仅增添情愫,还能爆发言语张力。

政府应致力于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采矿、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通过对各项具体工作的考量,找出偏失或失衡之处,注重多项工作之间的分力平均,以提高“河长制”整体工作的治理成效。

相对于前缀主要改变词义,后缀主要改变词性或表达某种(屈折)语法关系而言,中缀的形式和功能似乎更为复杂。武焕丽根据形式的常规性把中缀分为“无标记中缀”(主要指单一字母中缀,如“-o-”)和“有标记中缀”(指可以在句中自由使用的中缀,如“-bloody-”);按功能分为“派生中缀、屈折中缀”,并分别进一步区分为“无标记、中标记、强标记”(武焕丽2010:93)。其中派生中缀从无标记到强标记依次如:messenger 中的“-n-”,phonetic 中的“-et-”和 absobloodylutely 中的“-bloody-”等;屈折中缀从无标记到强标记依次如:passers-by 中的 “-s-”,buses 中的 “-e-” 以及teeth 中的“-ee-”.何学德根据中缀的表现形式分为“可视中缀”(如 sons-in-law 中的“-s-”)、“可辨中缀”(如feet 中隐含的复数形式)和“隐形中缀”(主要出现在单复数同形名词的复数形式中,如sheep);依据功能将其分为“语义中缀”(如复数sheep 中“数量大于1”的语义成分)、“语法中缀”(如come 的原形到过去分词的演变)和“音位中缀”(如 nowadays 中“-a-”)(何学德 2012:142)。

中缀并非英语独有,日语字词中间的加音现象常有发生,其实就是中缀。例如,“鑑みる”(考虑)本来读“かがみる”,即[ka nga mi lu],但实际读成“かんがみる”[kang nga mi lu],这个拨音“ん”就是起逆行同化的中缀。“最も”(最),本来读“もとも”,即[mo to mo],但实际读成[mot-tomo],所加的促音是加重语气的中缀。“夢”(梦想),本来应该读“いめ”,即[i me],实际读成“ゆめ”[iu me/yu me],加元音[u]以构成[ju:]是为避免第一个音为元音。中缀在句法层面也有体现,如“用言连体形+格助词”构式,可变为“用言连体形+准体助词の+格助词”构式,例如:

⑤桜の咲くをみる(写/念成:桜の咲くのをみる)(看樱花盛开)

法语表示“符号学”的 sémiologie 和表示“技术”的technologie 与英语的semiology,technology一样,中间有一个语音中缀,只是该中缀没有明显的重音。法语表示“科学”的scientifique 有中缀“-t-”.在语句层级,法语倒装句的动词若以元音字母结尾,代词主语若以元音字母开头,常要插入一个辅音字母t,例如:

⑥ Quel âge a-t-il? (他几岁了?)

⑦ Où habite-t-elle? (她住哪里?)

假如没有这个中缀的援手,a 及随后的il 要么连读为相当于[ail]的类似音,要么采用停顿法。如连读不妥,就会丧失a 所表“有”之义以及il 的“他”义,停顿多长时间也是个问题。是连还是顿,此种两难在中缀“-t-”的帮助下迎刃而解。

德语表示“符号学”的 Semiotik 和表示“技术”的Technologie 的中缀也是“-o-”(也没有明显重音)。德语表示“科学”的 Wissenschaft 在与其他词构成复合词时因“-t”结尾,为发音方便插入一个“-s-”,如 Wissenschaftsgeschichte(科学史)。此外,德语动词变位时,由词干加不同人称的词尾构成动词变位形式。如果词干以“-t”结尾,为发音之便,会在第二和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后面插入中缀“-e-”,如例⑧;以“ss,tz”等结尾的,则仅在第二人称变位时多加一个“-e-”,如例⑨。

总之,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优势不言而喻,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要发展好行知教育并非是易事,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落实相关的工作,这样学校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⑧ du arbeitest(你工作)

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养猪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

⑨ du sitzest(你坐着)

作为鲜有形态标记的汉语,偶尔也会加音,如“大海啊、稻田啊、棉袄啊”为发音方便分别同化添加[j,n,w],读作甚至能写作“大海呀、稻田呐、棉袄哇”。此外,汉语诗歌尤其是歌曲中有时为了音韵效果可加上一两个字音,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的“兮”字,可视为中缀在语句级阶的应用。

以上日、法、德、汉4 语的粗浅例析至少说明,中缀(3 分)是语言的普遍现象。

7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这一崭新的视角,共时地论述英语中缀的存在、标记性及其互补分布。中缀是“一个词除去词根、前缀和后缀的其他形态成分”,无标记中缀是语音中缀,有标记中缀是语法中缀和语用中缀,标记程度有别。

LCP 把中缀视为一种音位构式,无标记中缀构式的运作受语言规约的语用制约,而有标记尤其是强标记的中缀构式既受语用制约也受语用压制。我们分别举例论述每种中缀的“4 性”,即语境性、关联性、标记性和功效性,并且在分析中打通音、形、义、效的“经脉”。中缀用于一个词往往是连音的需要,即使是其他需要最终也落实于连音。不同的语音中缀互补分布于不同的音位构式语境中,以产生和美的音韵。元音中缀常常成为连通两个辅音的媒介,而辅音中缀则主要是两个元音之间的桥梁,都是为了增进词语的音韵和谐。语法中缀突显语法关系或语法意义,但也兼有表音功能。强标记的语用中缀,如较长单词之间的“-fucking-,-bloody-”,其音韵之效让位于语义—语用之效,即表意或表情等功效。值得说明的是,无标记和有标记中缀并非截然对立,有时有所交叉甚至可相互转化。最后,中缀及其3 分,不为英语独有,而是普遍的语言现象。

注释

①下文例词中的英语(等西语)中缀都以斜体加粗的方式呈现。

②这也许是逆生法(back-formation)推理。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984),先源于希腊语的 phoneticus,后者派生于 phonetikos 或 phōnētikos,其中的 phōnē 就是“声音”。根据 New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971),phonetics 这个名词派生于其形容词 phonetic(只是转写希腊语词时 phōnētikos 的“ē”写成了“e”)。

③如 binocular(双筒望远镜)的[ai,ɔ],diplomatic(外交的)[æ,i]。

④根据概念的复杂性,其中的“词根+中缀+词根”具有延宕性,如 cyst + o + ureter + o + pyel + o + nephr + itis(膀胱输尿管肾盂肾炎),hepat+o+cholangi+o+enter+o+stomy(肝管小肠吻合术)。

⑤也可以看成“词根”,参见5.2。

⑥相当于英语不完全爆破前的短顿,我们还是沿用日语的促音符号“っ”。

参考文献

何学德.英语中的中缀 [J].前沿,2012(12).‖He,X.-D.Infixes in English[J].Forward Position,2012(12).

侯国金.语用制约/压制假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a(3).‖Hou,G.-J.Pragma-constraint/Coercion Hypothesis[ 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15a(3).

侯国金.词汇—构式语用学[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b.‖Hou,G.-J.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M].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2015b.

侯国金.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的语用性及其三个学科过渡[J].外语研究,2015c(5).‖Hou,G.-J.The Pragmaticity of Lexicology and 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the Three Disciplinary Transitions[J].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2015c(5).

侯国金.辞格花径和花径辞格[J].中国外语,2016(1).‖Hou,G.-J.Rhetorical Garden Path Phenomena and GPP-rhetorical Devices[J].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2016(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Hu,Z.-L.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1.

李平武.英语词缀与英语派生词[Z].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Li,P.-W.English Affixes and How to Use Them to Decipher English Derivatives[Z].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Wang,R.-P.,Lu,X.-J.A Survey of English Lexicology[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王文斌.也谈英语的中缀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Wang,W.-B.Infix Issues Revisited[J].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2001(9).

王文斌.英语词法概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Wang,W.-B.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Morphology[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武焕丽.从Phonetic 中的-et-看英语中缀[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3).‖Wu,H.-L.Discussion of English Infix from-et in Phonetic[J].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2010(3).

张吉生.英语中缀[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Zhang,J.-S.An Analysis of English Infixation[J].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1998(4).

张吉生.再谈英语中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Zhang,J.-S.A Reanalysis of English Infixation[J].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2000(5).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Zhang,Z.-B.A New English Grammar Coursebook[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3.

赵彦春.英语中缀?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Zhao,Y.-C.Reanalysis of English Infixation[J].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1999(3).

赵彦春.英语中缀问题的再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3(1).‖Zhao,Y.-C.Further Inquiry into “English Infixation”[J].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2003(1).

Aronoff,M.Word Form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76.

Bauer,A.English Word-formation[M].Cambridge: CUP,1983.

Booij,G.The Grammar of Words: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Morphology[M].Beijing: OUP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4.

Crystal,D.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Z].Oxford: Blackwell,2008.

Givón,T.The Diachrony of Grammar[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15.

Hou,G.J.,Feng,M.Garden-Path Phenome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J].Language Sciences,2017(59).

Jesperse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M].Copenhagen: Ejnar Munksgaard,1942.

Katamba,F.,Stonham,J.Morphology[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6.

McMillan,J.B.Infixing and Interposing in English[J].A-merican Speech,1980(3).

Plag,I.Word-formation in English [M].Cambridge: CUP,2003.

Quirk,R.,Greenbaum,S.,Leech,G.,Svartvik,J.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 Longman,1985.

Robins,R.H.Gener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ory Survey[M].London: Longman,1989.

Trichotomy of English Infixes: A 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 Approach

Feng Mei Hou Guo-jin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 646000,China;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Due to the unsolved problems about English infix(es),this paper chronologically addresses the infix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rs' views.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occurrence of English infixes,their markedness and pragmatic labour division with its motivation,in particular,contextuality,relevance,markedness and functionality of infixes.It is pointed out that unmarked infixes refer to phonetic ones,and marked infixes refer to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 ones.An infix is a construction,and the operation of an unmarked infix undergoes pragmatic constraints while that of a marked infix undergoes pragmatic coercion as well as pragmatic constraints.In the lexical system of English,various phonetic infixes occur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various phono-construction contexts so as to achieve a pleasing phonetic prosody.Grammatical infixes highlight grammatical relations or meanings while connecting sounds.For pragmatic infixes,the phonetic prosody gives way to their semantic-pragmatic effect(iveness),namely,semanticity or attitudinality.

Key words: infix;phono-construction;lexico-constructional pragmatics;phonetic prosody;pragmatic coercion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100(2019)03-0038-7

DOI 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19.03.007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式语法的语用修辞学研究”(18BYY216)的阶段性成果。第二作者为通讯作者。感谢华侨大学语用修辞研究创新团队(600005-Z17X0191),尤其是黄文溥、冯亚琳、赖惟芝、李志君、徐玲玲等的帮助。

作者电子邮箱:nationelf@126.com(侯国金)

定稿日期: 2019-04-10

【责任编辑 王松鹤】

标签:;  ;  ;  ;  ;  ;  ;  

英语中缀三分法:词汇—构式语用学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