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董利伟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董利伟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现阶段,各大电力部门对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智能电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需要对其施工中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严格管控,其中技术管理尤为重要。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对提高建设质量和效果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现在全球人口在不断增多,能源短缺问题在不断凸显,所以,智能电网建设备受人们关注。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能源消耗较大的我国来说,有计划的引进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增快电网建设速度,有效的解决了能越短缺、电力平稳运输的问题。因此,智能化的电网建设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建设性作用。

1智能电网基本概念和特征

智能电网是一个可以同一时间包含多个配电体系和运输体系的综合电力系统。这个概念由每美国人第一个提出,随后被广泛运用。但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不能完全复制其他先进国家的措施,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我国现阶段智能电网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主要包括低碳环保,资源优化、自动化、交互性、电网架构坚固的等特征,符合中国目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能够促进我国电力工程不断发展进步。低碳环保:电力相关工作人员要最大程度的保证智能电网持续供电,有限降低供电成本。电网构架坚固:这样才能够面度复杂的自然灾害,如雨雪冰雷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自动化:要求智能电网能够进行自我诊断,自我修复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交互性:指的是智能电网在电力供输过程中国要第一时间了解用户的要求提高相应的服务品质,以此达到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市场沟通机制。

2智能电网的特点

绿色环保。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此特点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应该对资源加以再次利用,最大程度上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坚实耐用的结构。由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对电网造成很大的损失,以至电力无法正常运送,所以坚实耐用的网架结构能够保证电力在恶劣条件下也能正常运送,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传输效率。

高度自动化。作为电网的重要标志,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电网可以对任何故障进行自动排除和诊断,并进行自我修复,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大量节约了时间。

交互性。交互性是智能化电网的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与以往电网的单项传输模式不同,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质量市场体制,随着可以掌握每个用户的需求,提高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优化资源。在电网建设中需要消耗多种资源,我国的电网建设利用率很低,以至于电网收益达不到预期。因此,对资源利用和合理优化,可以很好的促进电网运行效率,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保障了电能的品质。

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3.1质量优化和能源转换

电力工程技术的质量优化是指将电能等级分成多个等级,然后运用科学的评定办法,使智能电构建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完备的机制。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在构建构成中对其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进而得到精准合理的电力输送衔接方式。目前社会所倡导的一个主题就是低碳环保,经济高效可持续,其核心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创新,例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海水发电等技术、实现能源不断高效利用,电网未来可能会以光伏发电等能源转换技术为发展方向。所以电力工程技术重点能源转换技术能够有效改变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高耗能低效益等能源转换问题。对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定位低碳高效,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以开放性的思维,积极开发使用各种有可能达到其方向的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分布式能源(DER)接入技术

配电网中的DER可以通过靠经负荷中心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高级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把DER无缝集中并协调运行,在低压中压配电网上的广泛运用,彻底改变了配电系统单向潮流的特点。达到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提高了整个供电系统的灵活性。

3.3对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目前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各行业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均对其进行充分考虑,电力部门同样如此,环保型低碳能源是智能电网未来能源供给的重要形式,同时在使用能源转换技术后能够对电能远程运输能力进行提升。现阶段,智能电网能源应用包括分布式及可再生式两种,其中分布式又分为分布式储能及分布式发电,前者能够通过蓄电池,超导蓄能以及飞轮等方式对电能资源进行合理存储,后者主要通过燃料电池,风能以及潮汐能等实现发电的目标。除此之外通过使用电力工程技术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明显增加,使智能电网建设施工过程符合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4对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用电力通信技术后,使24小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的目标得以实现,与此同时能够对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后能够对电网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或者风险进行评估;在发生干扰问题时能够自动进行排除,进而为智能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力通信技术的优势,电力部门需要对此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不断地扩大应用范围,从而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更多的电能。

3.5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其进行使用后电能转换效果以及换流器的应用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对提高直流电能质量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使用此项技术能够为长距离供电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我国某省在长距离供电中对此项技术进行了合理应用,经过为期一年的观察发现此省供电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均较好,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

3.6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后供电环节的控制力度明显提升,供电精度同以往相比更加精确,与此同时能够将电能的损耗降至最低,对电能的利用率进行提升。除此之外,电力部门可以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同低污染能源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对智能电网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从而保证智能电网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4结论

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是人口增长,全球不断变暖,能源不断缩减。尤其是能源总量的衰减更是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发展速度。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利用是当时世界一个研究热点。面对我国人口多,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有更好的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保障我国用电安全,达到节能能源、解决电力消耗问题、检查智能电网系统故障、保障电力能够稳定输送、解决目前日益紧张的电力供应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昊坤,吴军基.Agent技术在中国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30(2):12-16.

[2]王承民,孙伟卿,衣涛,等.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应用规划及其效益评估方法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7):33-41.

[3]康洪波.移动智能体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研究和应用[J].电源技术,2014,38(4):781-782.

[4]党存禄,吴青峰,葛智平.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9(11):6-10.

论文作者:董利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董利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