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照射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疗效分析论文_杨伶慧

贺州广济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目的:对远红外线照射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4到2017-4月收治的共86例血液透析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远红外线照射法。结果: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优于参照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WF因子比参照组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spKt/V比参照组提高,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远红外照射法治疗后,可以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血流量,还可以降低患者因血液透析导致的并发症,不仅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护理人员的工作也相对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远红外线照射法;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近几年,由于快节奏生活的兴起,导致人们生活作息不规律,从而使人们的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尿毒症就是常见的一种肾脏器官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不仅会对人们的肾脏器官有很大的危害,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1】。目前,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而建立并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最为理想,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透析通路就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所以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2】。其优点是维持通畅的时间长,患者不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而且出血少、流量大等。但是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以及患者自身的体质,极易出现血栓、局部肿痛、栓塞等并发症,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血管畅通率成为了关键所在,所以加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尤为重要的【3】。在临床上对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护的方法基本上都是热敷,但是治疗效果不显著,极容易出现感染和烫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经医学研究者的研究,远红外线照射法对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针对远红外线照射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护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4到2017-4月收治的共86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

参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3至75岁,平均年龄(54.3±15.1)岁。

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2至76岁,平均年龄(53.2±14.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血液透析患者;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不符合手术指征;②血液传染性疾病;③中途退出者;④认知障碍与语言障碍⑤无严重感染和活动性系统疾病。

1.3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让患者处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使患者增加治疗配合度。护理人员不仅要经常注意患者肢体的保暖,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还要随时观察患者内瘘侧肢体,预防穿刺点渗血、皮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远红外线照射法。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法进行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1小时后实施远红外线照射,让治疗仪与照射的内瘘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每周进行3次,每次照射40分钟。在实施前要对患者讲解远红外线照射法的一些原理,让患者相对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对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性以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等。从而来消除患者心理的恐惧和紧张等不良的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配合的心态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血管的震颤情况,看有无血肿和异常,从而做好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静脉内瘘流量、透析中可达到血流量、实验室指标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因子)以及透析充分性评估(spKt/V)。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VF流量及透析中血流量发生情况。

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优于参照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WF因子、spKt/V的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vWF因子比参照组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spKt/V比参照组提高,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VF流量及透析中血流量发生情况(x±s)

3讨论

肾脏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随着人们环境、生活等因素导致人们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状态。具资料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在11%,大部分的都是终末期肾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所以让血液透析患者有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非常有意义的【4】。目前,导致血管通路不顺畅的原因是静脉流出道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的血流量不足,其中大部分都是动静脉内瘘狭窄造成的。以往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血管通路狭窄没有很好的护理方法,但随着远红外线照射法的出现,让医学研究者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护理的方法。

在所有的射线中,远红外线不仅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还能接近人体内的细胞分子的震动频率,因此,远红外线更容易被人身体吸收。远红外线不是可见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类型,具有光的所有特性,对人体照射时,能够被人体所吸收,进而形成温热效应,使得人体的局部血管形成扩张,有利于改善人体皮肤微循环,降低血管内血栓的发生率;照射后,还能加强细胞活性,刺激人体内TGFβ分泌,使得纤维细胞产生增殖现象,进而加快血管内皮损伤部位的修复,血流量的升高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炎性物质的吸收,纠正局部酸碱紊乱现象,能消除人体的炎性水肿,减少不良的刺激作用,降低无菌性炎症,促进吸收皮下淤血,消炎消肿效果显著;远红外线照射作为安全、经济、非侵入性、简单的护理干预措施,材料设备简单,普及性极强,与其他的热敷治疗效果存在显著的不同,远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热效应能够直接穿透皮层进入到人体的皮下组织中,皮下组织的温度控制在38℃~39℃,不会产生灼伤皮肤的现象,稳定性强,安全性高,应用价值极高,值得优先选用【5-6】。

综上所述:应用远红外照射法治疗后,可以减少内瘘的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血流量,还可以降低患者因血液透析导致的并发症,不仅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护理人员的工作也相对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严贺,李巧玲,童辉,等.远红外线理疗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作用[J].护理研究,2013,27(4):354-356.

[2]肖光辉,王玉柱,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12):845—847.

[3]张凡,崔建强,郑闽琴,等.红外线照射对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2001,24(6):362.

[4]龚丽娜,刘佳,严谨,等.穿刺疼痛对使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2):1292-1298.

[5]李敏,程静,陶玲玲,等.远红外线照射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5):32-33.

[6]陈仙芳,毛伟君,张智敏,等.远红外线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流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6,15(3):255-256.

论文作者:杨伶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远红外线照射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疗效分析论文_杨伶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