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论文_向慧姝, 王琳

文化馆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论文_向慧姝, 王琳

1.四川省眉山市电视台;2.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馆

摘要:文化馆肩负着繁荣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责任,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不断改善着工作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仍需改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文化馆;专业队伍;硬件

一、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现状

根据《中国文化报》调查资料显示,遍布全国城乡的2841个县级文化馆,38181个乡镇文化站,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普及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实践证明,文化馆已经成为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机构,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站,是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辅导站,是组织、指导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阵地,是发展城乡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因此,文化馆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但是当前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一)文化馆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

多年来,作为国家财政全额预算一类公益事业单位的文化馆,由于只够在编人员工资的事业经费,桎梏了其多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致使地区特色文化、品牌文化、艺术精品(有知名度的拔尖文艺人才培养输送)等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逐年增加部分群众文化硬件建设的投入,但一些地区的硬件仍不乐观,馆舍面积不达标,行政办公和教学辅导培训、排练场所拥挤一处,多学科专业人员同室办公互相干扰问题普遍存在。

(二)文化馆专业队伍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建设一支脚踏实地、敬业奉献、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队伍。从文化馆专业人员的现状看,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但依然存在人员不足,年龄、学历、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许多年来,由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人员配备形式,形成了文化馆专业队伍的复杂化:有工作调动安排的,有从剧团调过来的,有复员转业的,有大学毕业分配的,等等。各级文化馆普遍存在专业人员配备不平衡的现象。长期以来,文化馆的群众文化专业职称体系一直参照图书、文物、博物系列,没有独立的有利于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职称系列。这样的职称体系无法体现文化馆群众文化专业的特点和独立性。如群众文艺的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传的收集、整理和保护,等等。

(三)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落后于时代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馆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平衡,有的文化馆由于基础设施陈旧、经费困难等客观因素及种种主观原因,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依然存在脱节现象。目前有的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还十分有限,许多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还没有实现全社会普遍的覆盖。同时,已经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也存在着活动内容单调、形式陈旧、老调重弹、了无新意等问题,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现状的改善策略

(一)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创办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事业积累

文化馆要完成大文化产业开发,增加公益积累,首先要有人物财力,有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投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管要争取上级领导协调市、县(区)财政、建设、卫生、教育等部门,将其所管辖部分可带来收益财与物(如南方等地政府将归建设局管辖的一个农贸市场划归当地的文化馆管理),以及将市、区所属的可做广告用的商服网点建筑物、临街(城乡小区)空地、公园(临街建筑)围栏,路干,繁华商业地段,学校等闲置房屋和设备,环卫站卫生费代理收费转包等…无尝拨付给县、区文化馆管理或使用,做为文化馆有偿硬件创业固定资产,其收益可做为群众文化活动业务费,以解决文化馆事业经费之不足。

(二)提高文化馆人员素质

在队伍建设上,文化馆文化站成员在加强自身政治素质提高的同时,应不断加强业务技能的提高,班子成员得掌握有1―2门专业技能。实行目标化管理,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每年组织举办多少次活动,创作多少件作品,开展多少次辅导活动等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文化馆文化站将这些任务分解到每位同志,使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压力。这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有效地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激活队伍,增强单位内部活力。在抓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的方式上,坚持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艺术管理实行垂直领导,以行政管理分块管理为主,采取艺术管理和行政管理适度分开的方式。这种做法有三大优势:一是有利于艺术发展和成长;二是有利于从较大的范围整合人才资源;三是有利于发挥馆站内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其次,必须着重解决艺术人才缺乏的问题。文化馆应实行既严谨又灵活的人才编制和使用机制。一是要提高高级艺术馆员名额制。二是对出众的群众文化人才的使用不能囿于学历的束缚,可以破格使用。三是对引进的艺术人才应给予优惠政策照顾。四是编制应按人口比例规划,另外补充人员可根据地方财力,给文化馆编制给予财力支持。

就文化馆自身而言,应当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群众文化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将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群众文化活动要满足不同职业层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兴趣品味居民的精神需求,就需要文化馆人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努力方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时时提醒自己,摆正位置,履行职责,全面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活动质量,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三)发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要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目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主要有:广场文化、大秧歌、健美操、京剧团体;主要是自发的,团体文化,腰鼓队社团,演唱团体,主要是民间的团体。在社会化运作中,文化馆应进一步争取群众和民间文艺社团、专业文艺团体、社会机构的广泛参与,提供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来。发展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舆论导向等多方面积极配合,以文化馆为主导,文化馆作用与社会力量、社会文化资源、群众文化消费等多方面进行整合,使政府(文化馆)、社会、外资、个人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体制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态势。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也是社会化运作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力量,而民间文艺社团和专业文艺团体分别是群众文化事业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外援。此外,积极争取名人、专家学者、学术界、高校及有关专业团体和研究机构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指导也是扩大社会参与的重要方面。如邀请名人、专家担任顾问、形象大使、文化辅导员等。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志愿者是社会参与方式中需要重视的重要人力资源。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文化志愿者实施活动进行中的指导与监控和活动结束后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梁美珍.到群众中去推动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深入开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24期.

[2]赵剑波.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1年6期.

论文作者:向慧姝, 王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文化馆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论文_向慧姝, 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