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理论在自我心理学中的发展(一)_心理学论文

心理分析理论在自我心理学中的发展(一)_心理学论文

自我(Self)心理学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说论文,心理学论文,精神分析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科赫特与Self心理学

以科赫特(Heinz Kohut,1913—1981)为代表的Self心理学派七十年代起在美国精神分析领域产生了颇大的影响。self心理学不研究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自我(ego),他们研究的是自我(self)与对象关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故称为self心理学。科赫特1938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40年代在芝加哥大学以神经病学的研究起步,后转到精神病学领域工作。60年代,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在1965年以前,科赫特是经典弗洛伊德学说的著名演说家。1965年,根据自己的临床研究,他明确提出了对自恋问题的不同于弗洛伊德理论的见解。以后,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逐步形成了Self心理学说论体系。在科赫特周围聚集了一批青年学者,常和他一起研究探讨。科赫特1981年去世后,这些人形成了Self心理学派的中坚力量。

2 自我发展的动力起源

Self心理学认为,自我是发展的心理生活的中心,自我的组织和发展自出生起就具有中心轴的作用,自我组织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维护连续内聚的(coherence)、牢固的远离分裂衰竭经验的自我。 科赫特的合作者之一白斯奇指出,所谓心理结构,即功能的预见方式。个体越老练成熟,在情绪的产生上就变得越具有选择性。人们所认识的称为“自我”的东西,正是这样的调节机制,也正是向着这一方向发展着。心理结构的发展日益具有预见功能,而构成预见、整合功能的选择标准则在于自我强化、自我保护。可见,科赫特废弃了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动物性本能根基,以自我强化的需要取而代之。由于设想自我的内聚强化是心理发展的中心轴,个体的心理发展在自身方面就有一定的动力起源。而且,围绕着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的经历,会构成个体的潜意识活动,并对人的言行举止及心理发展产生动态的、微妙的影响。

3 自我对象关系的作用

科赫特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并未停留于自我动力起源的变换上;如果仅此而已,其学说的指导意义也只能是抽象的。Self心理学对精神分析学说突破性的发展,在于提出了自我发展的具体规律。科赫特等人认为,自我的发展至少包括两个交叉的过程;一是自我的强化。即使内聚连贯的、健康的(wellbeing)自我核心感得到强化,个体感受自我的活力和价值;二是自我的分化。包括区别于他人的自我形成及指导意向(ambitions)和理想的个体化系列的建立。自我发展的这种不断强化和分化的过程,是通过自我与自我对象(selfobject)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所谓自我对象是指被体验为自我的一部分的另一个人。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自我发展之初,离开了自我对象,自我就无从得以强化和分化,并因此而出现发展阻滞和心理病态。自明确提出自我对象关系问题起,直至1981年去世,科赫特的临床研究主要以自我对象关系为基线而展开。自我对象关系的研究,使对自我发展的探讨趋于系统化和具体化,并根本改变了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

自我对象关系是如何对自我发展起作用呢?科赫特主要指出了镜射性(mirroring)自我对象关系与理想化自我对象关系及其作用。 所谓镜射性自我对象,指的是对个体的情绪感受产生共鸣反应的另一人。镜射性自我对象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由对象的情绪共鸣反应激起的体验,肯定和强化自我核心感。比如,母亲在看到孩子努力摸爬、操弄玩具时发出的欢笑和称赞,会与孩子的活动感受建立联系并强化他的感受,这将成为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二是对孩子建立符合现实的意向起着指点作用。母亲的镜射反应可以向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具体指出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如果得不到镜射性反应的恰当的指导,个体会保持或强化幼年的妄自尊大的自我。理想性自我对象的两种作用是,既可以使自我附属于理想自我对象的价值上,为他人感到自豪从而强化自我,又可以以他人为楷模而发展自我。

科赫特喜欢用“意向——理想”(ambitions—ideal)的两极(bipolar)自我这一术语,这意味着他认为, 从幼儿的意向到成熟的理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童年时主要通过镜射性自我对象关系强化自我,建立合理的自我意向,形成健康的自我分化。青春期起,主要通过理想的自我对象关系强化自我,建立理想的个体化目标和价值观。科赫特还常常使用镜射自我对象发展线(line)和理想自我对象发展线这一对术语,表明这种自我对象作用贯穿于自我发展的全过程。看来,这两种自我对象关系既分别对自我发展具有各自延续的强化和分化作用;同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两种作用又显示相对的主导地位的变换。尤具启发意义的是,科赫特等人认为,当镜射自我对象和理想自我对象作用内化为自我——自我对象时,自我便真正强化了起来,分化为独立于他人的自我。此时,既不必依靠他人来强化成功的自我,也不必借助他人的反应或向他人发泄或攻击来抚慰紧张、焦虑中的自我,自己便可以强化和控制自己。

科赫特的后半生一直在思考自我关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 在1978年的芝加哥心理学史会议上,他谈到了他我(alterego)现象。他的合作者德崔克(Detrick)觉察到, 科赫特可能提出了第三种自我对象关系,便去信问及此事。科赫特回信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写道:“你相当正确地认识到在我关于自我对象迁移类型中的一个细小的转变,它们相应于两极自我的三部分(镜射、相似、理想化),这在经验上是很说得通的。它们之中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发展线,从原始形态到成熟形态,而且每一种在发展中和治疗移情中都很容易识别出来。”科赫特于1980年写了这封信,81年去世了,对于他我现象还未及作具体研究。从信中可知,科赫特认为,他我性自我对象关系位于两极自我中间,也具有两种作用:一是他我具有的人类相似性对于自我的强化作用;二是自我通过他我性自我对象关系去获得技能和能力而形成个体化。德崔克进一步以形象的语言来表示科赫特提出的三种自我对象关系特征:镜射性相当于“我很好”(I am perfect);理想化相当于“你很好,我是你的一部分”,表明他我现象的最适词是“我们”,可见之于“我们喜欢”、“我们害怕”、“我们……”;孤独则是他我性自我对象缺失的典型表现,一些智商正常而思维风格怪僻者,可能要从他我性自我对象关系角度去认识其症结。

4 Self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发展

将Self心理学对自我强化需要的强调和自我对象作用的内化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得出这样一种认识:“个体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个体自我强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产生于自我对象关系作用;自我强化的需要通过自我对象关系作用来满足。自我强化需要与自我对象关系作用的内化,现实地构成了自我发展之动力;并且,自我对象关系的经历构成了个体潜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研究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潜意识活动及童年经历的潜意识作用,被Self心理学赋予了新的更为符合当代人生活的深层阐述。在上述理论体系中,Self心理学以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视角,去理解精神分析中的情结、冲突、防卫机制、抵制和移情等概念,从而促进了心理病症诊治工作的深入发展;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我发展的规律。

〔1〕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李晓文(200062

上海华东师大公共教育学科教研室)联系。

标签:;  ;  ;  

心理分析理论在自我心理学中的发展(一)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