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宋金凤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宋金凤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哨农场小学政教干事 宋金凤

当今社会我国国民素质亟待提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融为一体,道德品质,人文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而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近年来各大校园发生的群殴事件,欺凌事件,欺负弱势群体事件等逐渐增多,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对此类事件频频报道。让人看了不禁胆战心惊。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孩子这么冷血,心态这么扭曲呢?现在的孩子面对弱势群体没有一点同情心,更多的是麻木冷漠。如今再也看不到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的好少年了,再也听不到见义勇为的青年报道了。遇到问题躲避,推卸责任几乎是他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偷盗抢劫,为了一句话或者几十块钱,就能动手打人,动刀杀人,甚至杀害自己的父母亲人,他们的人性在哪里?他们的道德伦理在哪里?当前教育唤醒孩子们的良知,提高孩子们的道德意识,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更是势在必行。

青少年儿童的德育教育应该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我们所有科任教师的责任,虽然体育教学是以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科目,但是当今中国的体育健康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已经纳入了各学校重点培养计划。体育课,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等都体现了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视。纵观现在的教育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但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是当前教育的核心。所以在我的体育课堂上我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从各项活动入手,从孩子的行为上和心理上开启教育之门。摸透每名学生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心里存在的问题。

经过我无数次的反复研究,找寻在体育课上的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经过无数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特别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深受启发,我找到渗透德育的切入点:“致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的体育课上或者组织各项活动时都从致谢环节入手,让孩子们感谢身边的每个人,包括:同学、老师、父母、亲人、社会人士等,逐一感谢。活动的目的:

首先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开始时孩子们都不太好意思开口,有的学生不知到该感谢谁,我就提点他,让他想一想有没有哪位同学帮助过你,父母每天都为你做了什么?老师为你做了什么等等!经过提醒不知道说什么的孩子也能够开口致谢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逐一感谢,被感谢的孩子会感动的掉下眼泪。在相互感谢的过程中拉近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家庭之间的亲情。

其次在致谢的环节中我会用手机录下他们所说的话,发到家长群里,家长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听到孩子对父母所说的感谢的话,这样的活动让很多父母感动的掉下了眼泪,孩子回家后要求家长给孩子一个深深的拥抱,家长主动的对孩子进行感谢:感谢孩子的陪伴,感谢孩子的懂事,感谢孩子给家长带来的所有快乐。万事贵在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致谢活动,孩子懂事了,知道心疼和感恩父母了,不再只向父母索取了,能主动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体育课上渗透这样的一个环节既唤醒了孩子们的爱,又让孩子们找到自信,和家庭融为一体,每节体育课前都是这么开始的,时间久了,我从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感恩,看到了和善,看到了友好。不再因为点点小事恶语相向,相互伤害。同学之间语言文明了,情感加深了,家庭和谐了,更听父母的话了,再也没有和老师顶嘴的孩子了。

“致谢”教育的显著成效,让我在德育渗透教育中信心倍增,决定以后的体育课上,我还会继续探索增加类似这样的渗透教育,让孩子们学礼仪懂礼仪,重视孩子身心的同步发展。用爱的教育唤醒孩子的爱心!

对于当今孩子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多途径多方位的发现,揣摩,疏导。我们用爱引导孩子,让爱的阳光洒满孩子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把长歪了的小树苗扶正,让小树长得更高更挺拔。习主席说“当今一代的青少年,就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圆我们的中国梦就要靠你们了”。是啊!育人育心,浇树浇根。孩子们的道德素养提高了,社会也会更加和谐,中国人的素质提高了,就会被世界各国所敬佩。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国民素质必定提高,我们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的。

论文作者:宋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宋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