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手术室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住院患者115例,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57例、观察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8.45±4.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31±5.24)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6,且观察组患者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79%,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产生的新型护理观念,其主要是通过遵循证据,从而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为进一步探讨循证护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115例患择期手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住院患者115例,以上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后明确无手术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男38例,女19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2.5±4.3)岁,普通外科手术22例,骨外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8例,妇产科手术6例,肝胆外科手术9例,其中全身麻醉26例,硬膜外麻醉17例,腰麻11例,局部浸润麻醉3例;观察组58例,男37例,女21例,最小年年龄23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2.2±4.5)岁,普通外科手术21例,骨外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手术9例,妇产科手术5例,肝胆外科手术10例,其中全身麻醉27例,硬膜外麻醉15例,腰麻12例,局部浸润麻醉4例。以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术前方式、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处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通过术前访视对患者性格特点及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等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采用循证理念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其次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从以往的成功案例中进行经验总结,应用到该案列的解决当中。第三,护理人员应与医师、麻醉师以等充分沟通,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求最佳护理配合效果。第四,根据以往临床资料,查找实施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在对病例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后利用相对应证据协助进行手术室临床护理,最终有效提升护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2]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79为满意,80-89为基本满意,>90为非常满意。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记录差错发生率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差错率情况对比
经以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2例(3.45%)、术后出血1例(1.72%),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17%;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5例(8.77%)、术后出血4例(7.02%),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同其他护理工作不同,其涉及到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等多方面的配合,不仅需要从术前、术中及术后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性评估,还需要通过各人员良好的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3]。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手术医生以及麻醉医师的配合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术效果。同时由于不同患者的疾病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护理模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循证护理是以科学理念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其充分注重护理细节的制定以及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是从以往成功的护理案例中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以适当改进,从而应用在当前护理工作中,能够取得教好的实施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将循证护理理念运用到了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在以临床实践为指南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的凭借主观经验和直接的习惯和行为,通过对患者主观感觉的关注以及对以往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和分析,制定了更为合理、科学有效的诊疗护理方案,同时也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许萍,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76-77.
[2]龙文平.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1,(2):163,165.
[3]张余芳.循证护理在手术室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10,26(12):34-35.
论文作者:谷亚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术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