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WTO接轨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_银行论文

与WTO接轨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_银行论文

有效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接轨WTO,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不良贷款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受长期计划经济的拖累给国有企业所致,数目惊人。为了解决这一目前问题,国家一方面将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另行组建信达、东方、长期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处置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目的是为了让我国的金融企业轻装上阵;另一方面,把国有企业中的银行贷款划为国有资本金,以减轻企业的负担。这些都为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四大管理公司成立后,做了不少工作,但离要求还相差较远,原因主要是积重难返。如(1)资金来源缺口很大,仅靠财政有限的资金注入无疑是杯水车薪,而通过市场融资,目前来看也没有好的办法。(2)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相当滞后,不良资产的价格发现与最终交易都是件难事。(3)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也不被市场看好。另外,在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的第二步中之所以不提通过国家注资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是因为入世后,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竞争,我银行业势单力薄,若继续维持国有独资形式,资本充足率将会下降。要提高资本金,财政继续注资可能性不大,受巴塞尔协议有关条文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随意发行债券。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借鉴国外处置不良贷款的经验教训,选择符合国情的方法,并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外部监督等方面入手,有效处置银行的不良贷款。

一、有效改造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

(一)实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实行产权多元化。只有实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实行产权多元化,才能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还能乘势加强外部监督。

(二)选择部分商业银行上市,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信度。条件成熟时,可选择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上市,并通过资本市场实行上市银行、上市和非上市银行间的收购兼并,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信度。戴相龙认为当务之急是首先要规范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制度,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决策制度和总经理为中心的业务经营责任制。对商业银行的上市,主张把人民银行的推荐制改为商业银行向证监会的上市委员会申请,由中央银行提供金融监管的信息。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上市,人民银行将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只要符合条件,任何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上市都有机会。而对于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也可以进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可以创造条件在国内外上市。

(三)重整金融机构。对于管理不善、违法严重、资不抵债的中、小金融机构,实行破产。而对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则应区别情况,进行资本重组。

(四)发行债券,置换贷款。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发行特种企业债券,即将一部分贷款转化为特种企业债券,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逐步收回贷款,转化一部分不良贷款。其优点是可行,缺点是受企业的吸引力限制,规模不大。对一些比较困难的,将一部分贷款转化为财政债券,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收回资金回注给欠贷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减少企业欠贷债务。其优点是可行,缺点是受社会对通货膨胀承受力大小的限制,规模不大;鼓励外资银行参与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五)发挥市场功能拍卖债权。在国际上,贷款债权同其他类型债权相同,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可以拍卖转让。这是国外化解和重组债务的一种通用方法。在我国,不允许银行投资,又不允许银行出售债权,那么就使银行除了冲销呆帐以外,根本没有其他转化已有风险资产的出路。所以,应首先允许银行拍卖债权,出售贷款。这可以同目前“抓大放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即向中外投资商特别是外商拍卖企业时,可以直接向外商拍卖一部分企业贷款的债权,使外商分担一部分应承担的投资风险。

(六)实施资本营运重组债务。债务重组是指由债务所形成的存量资产在经济主体,即企业法人间的流动和组合。具体可以采用兼并方式、收购方式和租赁方式。目前国内比较通行的是兼并方式,通过效益好的企业兼并亏损或效益不好的企业,承接原有债务,重组原有债务关系,实现不良贷款的化解。

二、深化改革是有效防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本途径

(一)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使其转变为真正以资金作为产品对象的自主经营的商业银行。鉴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量起因于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不分、政策性资金与商业性资金不分,以及银行在政府不正当干预下发放低效益、无效益甚至无法收回的贷款。因此,划清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界限,坚持商业银行资金的有偿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减少并逐渐消除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不当干预,保证银行的经营自主权,是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举措。应该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划清与其它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债、权、利关系,使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市场化。只有这样,国有商业银行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二)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经营业务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1)要完善包括风险责任制度、贷款审批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抵押制度、贷款本息收回制度在内的信贷管理制度,使新发放的贷款建立在严格的风险控制基础之上,防止发生新的不良贷款;(2)要认真执行资产负责比例方法,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审慎经营,努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资金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3)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制度,目前要把对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的稽核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跟踪分析不良贷款的变化,对大额不良贷款进行专项稽核,对稽核发现的问题和有关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促使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执行,将风险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并将其作为考核行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因此,防范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必须在加快“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上做文章,尤其要解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这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的重要基础。为此要,(1)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除了那些关系国防建设,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部门外,各级政府要逐步退出一些领域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服务性行业;(2)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规范破产、鼓励兼并、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进行资产重组和资债转换,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健全企业资产增值机制,扩大企业积累,提高自有资金比重;(4)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约束和监督,防止继续侵蚀国有资产的现象发生;(5)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引导企业按照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开拓市场,提高效益,摆脱困境,从而最终提高银行的信贷质量;(6)依法破产一部分企业。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度过转制难关,对于哪些经营“夕阳”产品,又不能及时转产,或无市场前景又扭亏无望的企业,应痛下决心破产一批,以促进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国家、银行和企业都应承受破产的部分损失,即便是上市企业也一样。因为要使上市公司真正实现机制转换,切实从股东的利益来考虑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只上市无破产的现象。反过来,如果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的运用使劣质企业如“郑百文”避免破产,就会给市场一个误导信号:越是差的企业,越会受到照顾,入世以后,将会导致我国政府背上巨额包袱。

四、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使利率能真正反映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我国现行利率体系具有明显的僵化性、固定性特征,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没有充分的自主权,不能根据企业信用的差别灵活地掌握差别利率,贷款利率水平的确定脱离了物价水平和信贷资金供求关系,并且受制于财政收支和企业赢利的状况。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戴相龙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坚持渐进改革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这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防范不良贷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2)利率市场化后,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着硬的预算约束,真正承担起信贷资产的各种风险,从而有助于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控制不良贷款;(3)利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会有助于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

五、加大央行金融监管和金融执法力度,控制和预防不良资产风险的蔓延

(一)加强央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督 管理,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约束,是防范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外部防线。央行目前常用的行政监管手段,在操作中事实上留下许多监管真空,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所以,一方面,央行要率先与国际金融监管机制接轨,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充分调动监管部门和监管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改进监管手段,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加强监管,要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稽核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尤其要加强经济、刑事处罚的力度,决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二)切实加强证券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以便及时发现不良贷款。从长远讲,严格依市场经济竞争上市。而对目前已经上市了的企业来讲,到底靠谁来监管?按照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包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均不得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一切行为均由董事会自主决策,外部只有证券监管机构才能监管。而中国股市目前的情况是:面对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大军,证券监管机构监管明显乏力,从而使得上市公司实际上处于一个监管上的真空地带,无疑拖延了及时发现不良贷款的机会。所以,必须切实加强证券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以便及时发现不良贷款。

标签:;  ;  ;  ;  ;  ;  ;  ;  ;  ;  

与WTO接轨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