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_翟秋瑾

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_翟秋瑾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 255120

摘要:在现代电子政务环境下,如何加强对这些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共享以及有效利用,是推动电子政务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解决该项工作中面临的开发投入重复、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通用、易用、集权限控制、表单定制等功能为一体的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政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需要,实现部门信息资源的管理、分析和利用。在政府决策中,政务公开、内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系统;开发平台;

通用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开发平台的设计思路、系统架构、实现步骤以及在电子政务中的实践等内容。该开发平台的建设可以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内部信息管理,有效地提高信息系统的建设周期,减少重复劳动,降低开发成本,是推进电子政务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开发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1.提高科技管理效率。科技管理一般以科技项目管理为主线,从项目建议,项目立项,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后评价等阶段的相关文档信息均需要归档管理。单采用常规划的文档管理,文件的传递效率及保存均会受到很大制约。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效率。

2.提高科技信息的共享度。利用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科技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与普通的信息一样,科技信息需要加强各部门的传递与共享。但是,科技信息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类信息,其共享需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保密要求,需要建立一套信息共享平台按权限进行管理。

3.为科技规划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企业制定科技管理制度,拟定科研规划都需要科学的决策。掌握本企业一手的基础科技信息是分析问题,制定政策及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开发平台实现架构

开发平台采用了基于“平台/模块”的技术架构,它由“平台”和“模块”两大部分构成。通过平台,我们可以开发、部署和运行业务模块。模块是软件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们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在平台的控制下,可协同工作,从而完成特定的业务应用。同时,这些模块又是可重构的、可扩展的,能动态地完成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模块与平台之间构成一个总线式的分层结构。开发平台要完成的功能就是:一是按规则形成数据,二是按规则解析数据,三是对数据进行管理。所以,通过上面分析,不难看出,开发平台在逻辑上可分为三大部分:模块的解释部分、模块的形成部分、模块的管理部分,我们给它们命名为:运行器(Runner)、设计器(Designer)和管理器(ApplicationManager),三者按如下方式协同工作。设计器:引导、帮助开发人员或用户设计软件模块。设计器能设计模块的界面,模块的功能,模块存储结构,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设计的结果是以XML格式组织的数据,即业务元数据。管理器:将设计好的模块进行发布和授权,供运行器运行。它能将一个个零散的模块按照不同方式组合成特定的应用,从而完成对软件产品的生产。运行器:运行器是模块的运行平台,它按照企业管理器的部署要求,对描述模块的数据进行解释,并动态地运行模块。这三者一起协同,构成一个完整开发平台。从而形成了整个开发平台的构架。整个开发平台由系统管理、表单设计、表单引擎、工作流设计、工作流引擎、通用行为管理、通用统计查询管理、元数据导入导出工具及其他扩展功能接口模块组成。各个组成部分又划分了详细的功能实现,

三、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1.研究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挖掘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内容、工作流程,分析各项工作之间的关联性,确定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键接口,保障各模块间数据可关联,可共享,方便报表的设计。

2. 科技规划管理模块。科技规划管理主要用于公开本单位年度科技项目规划、五年规划及中长期战略规划。以及收集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规划。主要用于文档管理,便于科技工作者查阅有关规划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名称,规划发布单位等。

3.科技项目管理模块。科技项目管理模板主要管理从科技项目储备、立项、过程、验收及后评估的全过程,以及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对外技术合作和取得的各类科技奖励。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形像进度及预算执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外委内容及外委预算等。在项目储备、立项及方案设计等需要专家评审的环节设计了专家在线评审功能。

4.科技成果管理模块。科技成果管理模块主要管理企业专利、论文、著作权及各类科技资质。主要包括专利申请、专利维护,论文、著作权及各类科技资质关键信息的备案。

四、开发平台的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1.开发平台的响应速度。开发平台主要是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不同业务需求构建应用,而业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信息内容格式和展现表单的需求、信息处理流程和信息查询统计的需求、组织机构管理和用户权限控制的需求。我们在开发平台中充分考虑这些应用的需求可能出现的变化,并在平台中考虑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即设计平台的共性,抽象出通用行为、通用统计查询等共性资源加以固化,又能通过表单设计、流程设计等工具配置实现个性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应用可以被快速构建。

2.解决好与原有资源的衔接和整合。电子政务建设目前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在统一的规划下,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备,各种应用系统也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上的利用这些已有资源也是开发平台的关键问题。我们在系统中设计了功能扩展模块、外置接口模块、元数据导入导出工具等,有效解决了与其他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问题。通过建立标准的元数据描述规则,对通过平台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进行了统一定义,对于数据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

3.规范细化系统设计流程。要保证有效的利用开发平台的能力,就必须将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流程规范化、细致化。一般来说一个常规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平台紧密相关,通过平台的各种定制工具定制出相关业务的数据和模板,在运行平台的各种引擎支撑下就可以运转。对于一个任何一个应用系统来说,资源定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整个系统运转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也不例外,在资源定义好后,即可开始业务定制,在这两步完成后系统即可以运转起来,为了使系统更加方便实用,再通过辅助业务处理进行对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使得系统更加实用、好用。开发平台建成以来,已经为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审批办、市人社局等十几个部门构建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开发成本,最关键的是可以实现由业务人员亲自建设更贴近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避免的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电子政务发展浪潮的步伐下,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解决了政府部门对信息管理的迫切需求,是电子政务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效率的有利保障。

总之,通过信息系统,有效解决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较弱的问题,为企业科研决策及技术人员的信息共享提供技术平台。规范了企业科技管理工作。进一步使企业规范化、流程化科技管理工作有效落地,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科技信息平台,需要配套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保障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同时制定规范的数据数据标准,方便不同平台间的信息传递与数据共享,发挥平台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严新.浅谈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2017.

[2]张晓洁.企业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17.

论文作者:翟秋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_翟秋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