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策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策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论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成因论文,对策论文,当前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如何,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低调者有之,乐观者有之。见智见仁,莫衷一是。笔者亦就此问题,谈谈见解。

一、当前经济具有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

(一)当前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找不到自己的“热点”,生产和消费双双下滑,显现通货紧缩的症状

通货紧缩,是我们一直最忌讳提到的,因为它是与经济衰退相伴随的一种经济现象。但是,它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然现象,一种病态反映,不管你姓“社”还是姓“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都是客观存在的。

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是:投资的边际效益急剧下降,以致投资机会减少,储蓄大于投资,储蓄相对过剩。表现在市场上,都是产品过剩,库存增加,开工不足,就业困难,对应的,则是需求不足,销售冷淡,物价下跌,实际利率提高。

投资持续呈低平增长,投资无“热点”是当前的基本经济现象之一。现在厂商都感到投资机会减少,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普遍缺乏投资兴趣。199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9.33%,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了4.17个百分点;全国集体、个体投资为负增长,国有单位投资比正常年份应该达到的30%的水平低2.2个百分点。后几个月国有单位投资同比增长较快,但对市场的拉动作用似乎不大。

我国GDP增长率的60%靠投资贡献。投资不足导致生产下降。主要表现:一是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目前,我国多数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工业普查及工业统计结果表明,全国640种工业产品中,90%以上产品的生产能力中有40%-60%处于闲置状态。二是产品过剩,库存增加。据统计,现在资本库存、工业企业库存、商业和物资库存的总额占当年GDP的40%左右。1997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库存高达14796亿元(注:《参考文选》1998.33.(总268),中国市场经济决策信息咨询网络。),其中产成品库存5921亿元,分别占GDP的约20%和8%。三是职工下岗,就业率低。1997年城镇职工下岗人数达1200万人;就业增长率仅为1.09%,比80年代平均就业增长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1998年新成长劳动力预计1440万人,其中城镇1080万人,但就业仅能容纳800万人左右;预计登记失业率将达到3.3%-3.5%(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与分析》第12期,1998年3月9日。)。

消费需求冷淡,物价持续走低,是当前另一基本经济现象。一是消费增长低平,商品销售不畅。1997年城镇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约1.3%,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3.4%,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1998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几乎没有增长。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后几个月情况也不理想,1-10月累计同比增长仅为6.5%,比上半年还低0.3个百分点。二是商品零售物价持续走低,从1997年9月份开始持续为负增长。1998年1-10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比累计下降2.5%(注:《特供信息》1998.46.(总281),中国市场经济决策信息咨询网络。)。

货币供应增长乏力,货币需求严重不足印证了通货紧缩的特征。从货币供应方面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低平。1998年8月M[,2]余额同比增长15%,比目标值低1-2个百分点,表明企业与家庭名义收入的低速增长;M[,1]8月份增长10%,低于目标值7个百分点,反映即期需求增长乏力,货币流动性不足的现状。从货币需求方面看,各品种利率基本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1996年银行间拆借市场平均年利率为12.22%,至1998年4月降至6.92%;1997年7月前拆借市场成交量300-700亿元,至1998年4月降至72.65亿元(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与分析》第33期,1998年7月13日。),表明货币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以上情况综合反映在国民经济的总量上,就是GDP增幅持续下降。近几年GDP增幅每年递减1个百分点左右。1998年上半年GDP增长7%,后几个月有所提高。但不管怎么说,一方面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市场销售和物价不断下降,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根据我国发展的状况,GDP增长8%-10%为适度增长,增长7%-8%是一个临界点,低于这个界限,投资机会、生产能力的使用、产品销售、职工就业、居民收入、财政收入、货币供需、市场需求等各个方面均可能呈现紧缩状态,GDP增长如持续保持在7%-8%甚至滑向更低的水平,经济衰退可能出现。

(二)随着经济的逐步回落,长期投资收益和长期居民收入双重预期下降,导致民间投资倾向和居民消费倾向同时下降,使内需总量下降

从投资方面看,企业投资收益普遍地连年下降。许多项目自投产开工之日,就是产品滞销之时,根本无效益可言。90年代以来,全国企业亏损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年均亏损逾500亿元,利润总额的近一半被亏损抵销。1998年1-8月工业亏损企业的亏损额高达1092.45亿元,同比增长36.3%(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月报表》,1998年8月。)。

在此情况下,厂商对投资的预期自然会大大降低,投资积极性也必然随之降低。特别是近几年来成千上万厂商大量的投资压在项目上,造成大量资金积压,财务费用居高不下,不断上升,大量债务难以偿还,引起大面积争诉,投资没有收益不说,许多人是血本无归。在人们感到通货紧缩已经来临时,更是如履薄冰,不敢也不愿冒然投资。

从个人收入和消费方面看,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1997年我国人均GDP约为726美元。改革开放前10年居民收入增长较快。1982-198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递增6.3%。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幅达到10.2%,为90年代最高点。此后,年年回落,1994年为8.8%,1995年为4.9%,1996年为3.3%,1997年为2.7%(注:《中国统计年鉴》。)。伴随这一现象的是职工下岗年年增多,就业出现不稳定状态。同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强,职工医疗、养老、意外事故、财产、住房、教育等方面要由国家保障改为社会保障,保障费用以及住房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要由自己承担。现在人人都要操心操办自己的“生老病死”了。这些问题无疑加重了人们的不稳定感和重负感,使人们长期以来赖以支撑的国家保障心理崩溃了。长期预期收入下降,长期预期就业不稳定,长期预期社会保障费用上升,强化了人们对于货币的偏好,弱化了人们当期消费的倾向,增强了人们的储蓄倾向,致使居民购买力增长缓慢,货币的流动性降低。

另一方面,在理念上人们已经十分清楚地知道,国家把治理通货膨胀当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作为基本的货币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物价不断下跌,一直在低水平运行;人民币币值也一直保持稳定,当东南亚金融危机普遍漫延的时候,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将保证人民币不贬值。这些强烈的信号增强了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对人民币的信心,对储蓄保值的信心。

来自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力,大大强化了人们持币、储蓄的意识,人们宁愿牺牲当期消费,用储蓄来保障未来。由此产生了以下两种现象:一是支出增长大大低于收入增长幅度。199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9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77元,实际与上年同期持平(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与分析》第41期,1998年8月12日。)。消费明显放慢。二是收入增长大大低于储蓄增长速度。1998年上半年居民存款金额同比增长16.8%,比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高10个百分点,比同期工资性收入高7.8个百分点;国债一级市场也明显供不应求。

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两个方面共同反映国内需求总量不足。使当前经济具有了通货紧缩的特征。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导致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

从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到了1996年表现出卓越的成绩:GDP增长9.7%,通胀率降为6.1%,失业率没有恶化,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1997年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GDP增长8.8%,通胀率1.8%,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00亿美元。根据以上宏观经济的评价指标,国内外一致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新一轮经济启动的条件基本具备。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暴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像“传染病”一样迅速传播开来,影响到全世界。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人乐观地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启动不会发生很大影响,我国经济“软着陆”实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将会持续下去。

以上的看法是在与上轮周期经济启动的比较中得出的。但是,以上看法忽视了我国国情所发生的变化。与上一周期相比,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上一周期,我国处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制度,即使在宏观调控下经济处于严重收缩的形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得到国家保护,职工也处在国家保障之下,还比较安稳。正是处于这一环境,即使上一周期经济下滑的幅度比本次周期还要大,但因人们拥有厚重的安合保障,却感到困难没有那么大。然而,现在不同了,我们已经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至1997年,95%以上的工业品价格和90%以上的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可以说基本上市场化了。各企业失去了计划的保护。具有决定意义的是,银行已同各级政府脱离行政关系,开始走上商业化的道路,所以即使企业找到政府,政府也无能为力,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随着经济市场化,经济的货币化和法治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了。人们所面临的更多的是资本市场,经济的虚拟部分多了,风险大了,稳定性弱了。同时税制严格了,欠债不还会发生争讼;企业发不出工资就只有停业,职工下岗。职工的“铁饭碗”、“大锅饭”活生生开始被端掉了,原来由国家保障的事现在要转由社会保障了。在这种环境下,各种参数的敏感性增大,经济下滑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的冲击力放大了,产生了一种波击效应。如果出了毛病,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迅速漫延开来。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安全保障的心理基础一旦崩溃,市场对人们的作用和人们对市场的感受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尽管我们看到本次周期经济下滑的幅度比上次要小得多,各项宏观指标也要好得多,但人们却反而感到比上个周期要困难得多,艰难得多。

二是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上一周期,我国已经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步子,但不论是进出口总值,还是利用外资规模都不很大,更没有到国外去直接融资这一说法。可以说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国际贸易对GDP的贡献率也很低。当时我们面临西方国家的制裁,尽管也很困难,但因为主要市场在国内,克服这个困难相对比较容易。现在的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进出口贸易大幅度提高,进出口额已占了GDP的40%,GDP增长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很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很快,1997年达到620亿美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注:《中国统计年鉴》。),利用外资规模的大小,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和投资规模影响较大;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金额已超过国内资本市场金额。据统计,我国公司在国外上市,截止1997年8月底共筹集外资156亿美元,占同期境内外证券市场筹资总额的60%;外国人手持的人民币已达到相当数量。据统计,外商在我国因获利所持人民币达7000多亿元,到本世纪末将达到1万亿元。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与境外交往的日益增多,人民币币值持续稳定,人民币不仅在香港地区可以流通,而且在东南亚乃至亚洲许多国家也在流通,事实上已有相当数量的人民币流出国门,流进东南亚。因此,东南亚的资本市场的变动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市场,此次由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许多地区的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1998年上半年我国对日本、韩国、东盟的出口分别下降了4.7%、30.2%、12.9%,加工贸易出口增幅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工业品产品出口交货值增幅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均较大。仅工业品出口放缓就影响工业增长放慢2.1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上半年进出口总值仅增长5.2%(其中出口增长7.6%,进口增长2.2%),而且这种增长是以提高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退税即增加财政支出为代价的。

三是我国经济的总量供应过剩。上一周期,我国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以“短缺”为基本特征的总量供给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当时的通胀,表现为“短缺”条件下的恶性涨价,所以治理和调整是被动性、适应性的,经济下滑所表现的需求不足没有现在这么突出,也不表现为经济总量过剩的矛盾。现在,我国经济已进入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最后阶段,“短缺”现象正在逐步消失,经济总量的供给十分富裕,结构性总量过剩的矛盾已经显现出来。多数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处于闲置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通货紧缩,经济出现衰退,经济下滑就会呈现“重力加速度”的强大冲击力。要制止经济下滑,也困难得多。

由于以上三种情况,当本次周期经济在持续下滑刚要抬头时,一遇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猛烈撞击,就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下滑,延长了本次周期经济的低谷期。

三、结构性总量失衡是导致通货紧缩的基本原因

(一)我国现阶段经济总量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的状态,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已提前实现了翻两翻的战略目标。随着人们收入的迅速提高,社会消费总量也成倍增加。但社会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不均衡的矛盾,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消费结构的矛盾都十分突出。一方面,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表现出供过于求、相对过剩的市场状态;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适销对路的商品生产不出来,表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状态。这两种相反的市场状态,隐含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从供给(不含农产品供给)方面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1.消费品工业的能力超过了社会实际需求,产品严重过剩。改革开放以来,受消费倾向导向和利益驱动,消费品工业特别是家电工业排浪式地发展,从一个高利产品向另一个高利产品转移,造成重复建设,地区产业趋同。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消费品工业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在市场上形成过度竞争的态势。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家用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彩电的生产能力有一半富余。可以不夸张地说,95%以上的工业消费品都供过于求。

2.加工制造业处在较低的技术层次上,相当大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社会急需的产品又生产不出来,大量依赖进口。多少年来,因投资大、效益低、市场前景不明朗,加工制造业为投资者普遍不看好,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成了投资的断层。“八五”时期技改投资占国有单位投资的17.1%,比“七五”时期低4.7个百分点。在国有单位投资中,设备工具投资的比重仅为25.7%,比“七五”下降了4.6个百分点(注:《中国统计年鉴》。)。现在的状况是,加工制造业技改投资严重不足,造成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产品陈旧,生产出来的东西市场不需要,市场所需要的东西生产不出来,许多靠进口解决。加工制造业代表一个国家装备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其严重滞后于其它产业发展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工业的整体素质,使我国工业在国际战略性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明显缓和,但远未达到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存在又多又少的结构性矛盾。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基础产业供应情况已明显改观。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都存在盲目攀比,重复建设的现象。原材料工业并存着产品严重积压、供过于求和社会需要的产品严重短缺、依赖进口的矛盾状况。二是发展不配套、结构不均衡。例如,发电能力上去了,输变电系统、电网系统不健全并且严重老化,发电能力竞争上网的矛盾突出;炼钢能力上去了,连铸、连轧、钢材综合加工能力严重滞后;收费性的公路、桥梁上得快,铁路、水路、港口相对发展缓慢,长江水运利用率很低;机场兴建与民航飞机的发展不平衡,许多机场利用率低。三是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医疗、教育、体育、园林、绿化、环卫、安全、邮政、民政、排水、供水、供气、市内交通特别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

4.房地产和娱乐业过分超前发展,不论是数量还是档次都超过了当前的消费能力。房地产方面,竣工面积、在建规模都很大,至1996年底,全国积压66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积压了5000万平方米。从结构上看,主要是高层、高档写字楼、别墅、高档商品房建得太多,质量一般、环境欠佳的商品房建得太多,卖不出去,大量积压;还有许多项目尚未开工或开工一部分就停下来,出现所谓“晒地皮”的现象。真正质量好、环境好、价位低的安居房、康居房建设的规模还很小,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娱乐方面,主要指歌舞厅、卡拉OK、酒吧、啤酒城、桑拿浴、美容城、渡假村、高档酒店、高尔夫球场、保龄球场等,几乎与房地产同步炒热,持续的时间比房地产还要长。其投资规模、建设规模虽然无法统计,但估计也是惊人的。这些项目,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消费能力。在经济滑坡的时候,这两个行业滑坡最快,最为萧条。

5.高新技术产业刚刚兴起,社会需求量大且增长迅速,国内供应严重缺短。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力度,也逐步重视电子信息业的发展。但发展的规模不大,对经济成长的贡献也不大。对于我国的社会需求来说,高新技术产品严重短缺。现在,我国电子产品进口额相当于电子行业总产值的60%以上。据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电子产品市场总需求将超过1万亿元,2010年将达到6万亿元。但目前计算机等主要产品仅能满足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需求。当前世界范围内以电子信息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带动产业革命和产业升级换代的主要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很可能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产业结构既在数量上也在质量上与现阶段消费结构和消费原则相矛盾,产生了大量无效供给,加剧了经济总量的过剩状态

从消费结构看,二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长期单调、低量、低质消费的状况迅速改变,许多消费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形成一个又一个消费热点。人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快步奔向小康社会。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均经济总量偏低,决定了人均收入水平,从而人均消费水平仍然低。虽然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消费水平也随之高起来了,但就整体而言,作为市场主体的百姓的消费水平仍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我国现阶段消费结构主要特征是大众消费或平价消费。我国的消费经历了从“贵族倾向”到“民生本位”的复归过程。大众型消费仍然是消费的主流。民生本位要求的是低成本、低价位的“平价”消费,现代生活条件下百姓日常消费原则仍然是“经济实惠、价廉物美”、“平价”消费成了消费市场的主旋律,高档、豪华的奢侈消费不会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我们看到,多少豪华酒楼门可罗雀、人气散淡,然像“永和豆浆店”的小店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原因只有一个,前者多了些“贵族倾向”,后者坚持了“平价”消费。当然,这里有一个提高消费层次的问题,也存在部分高成本产品的价格消化和支付问题。

与此相应的另一特征是多样化消费和质量型消费。消费内容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多样性消费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产品方面,人们不仅注重功能、性能、使用效率和安全,而且更注意造型、色彩和包装。环境方面,不仅是卫生条件,更重要的是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园林绿化。环境质量越来越成为消费的重要内容,或者说影响消费的重要内容。环境不好的房子人们不愿意购买,环境不好的商场人们不愿意进去,环境不好的景点人们不愿意旅游。

随着制度改革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即个人保障的社会化和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反映在消费上,即产生远期化消费的特点。一方面,个人安全方面的项目增多,如医疗、待业、养老、意外、财产等,这些都会采取保险的形式。另一方面,高成本产品的消费会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这种远期消费的特点会刺激人们的即期消费,有时也会强化人们储蓄的倾向。

现阶段的消费特征,客观上要求消费品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的品质,从而要求产品升级换代、产业升级换代,转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上来。同时在没有合适的消费品时,会强化持币待购的心理和储蓄倾向,从而影响当期消费市场,冲击未来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1.传统产业与现阶段消费结构发生着尖锐的矛盾。传统产业在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以后,即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一方面,它在数量上超过了市场需求,其不断重复扩大的趋势与大众相对不足的消费相矛盾。其不断重复扩大的趋势,造成长时期的大量的无效供给,造成结构性的总量失衡。当人们的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倾向下降、有效需求不足时,这种矛盾就表现为严重的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它在技术上落后于时代要求,其在低技术层次的运行与多样性、质量型消费相矛盾,表现为并存的大量设备闲置、资源浪费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矛盾现象。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严重错位及由此发生的经济总量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格局,从两个不同方面造成产品积压、设备闲置,到了一定界限,就会造成开工不足、职工下岗的状况。这是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基本原因之一。

2.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的重复与“低成本——高质量”的消费追求相矛盾。重复建设不仅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影响了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而且产生了“高物流费用、高财务费用、高管理费用”的经济现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高费用——低效率”的产业结构。这一状况与缺乏市场性、利润性的企业经营方式结合在一起,大量生产出“高成本——低效益”的产品。“高成本、低效益”的产品不仅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而且也使企业难以长期为继。在“泡沫”经济时期,这种状况会被掩盖,一旦“泡沫”被挤掉,问题的严重性就会暴露出来,一旦消费者拒绝购买这些产品,产品就会大量积压,效益就会随之下降,财务状况就会恶化。反映在市场上,就是产品过剩,实现困难。反映在金融上,则是呆、坏帐增多,债务增多,支付发生困难。其结果,就是通货紧缩。

四、把结构调整当作战略性任务

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深层次矛盾的暴露,说到底是经济结构问题,是微观基础问题,不是简单的“增长”问题。我们绝对不可低估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所蕴藏的巨大危险。如果我们急于解决短期“增长”问题,而不花气力去改善经济结构和微观基础,过不了多久,又会再来一次反复。面对当前紧缩的经济环境,我们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调控目标,着力改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使国民经济步入“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轨道。

首先,要把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当作战略性任务。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任务是在实现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要坚持技术改造优先的政策取向,提高技术改造的投资比重。将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加工制造业上,加大对加工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我国的装备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把民生产业的发展放在突出的地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实施民生工程战略,提高民生产品的有效供给,切实解决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缩相关的问题。从长远看,要重点安排好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城市环保等方面的发展项目;在当前,要加强城市道路、供水、供暖、制冷、供气、园林、绿化、环卫、邮政、城乡电网改造、安居房、康居房、普通商品房等方面的投资建设。与此同时,要切实改善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好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

再次,技术进步、产业调整必须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要消除权力干预市场和国企依赖政府的现象,把企业推向市场和使资源配置市场化。为此,在结构调整中,要减少政府直接投资的比重,改变单纯由政府投资启动经济的办法,尽快地将重点转到企业和民间投资启动上来。同时,实行国民平等的投资政策,取消歧视性投资政策,加大对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非国有企业投资的力度。

第四,实行长期的投资低税费政策。现在企业承负着法定的各项税赋和政府直接投资的各项收费的双重重压,加上因腐败产生的浪费和需要支出的一些数额不小的隐性费用,负担应该是很重的,这种情况是造成“低效益——高成本(费用)”结构的很重要原因。过大的费用支出造成投资成本过高,已成为压抑企业和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现在是到了下决心彻底清理和规范投资领域的各项收费的时候了。这是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适应“平价”消费,扩大市场有效需求的重要问题。

第五,在提高有效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均衡消费的机制。一是着力于实现充分就业,将失业率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二是建立储蓄与投资相均衡的宏观调控机制,适时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三是建立“平价”消费的价格机制,稳定大众消费市场。四是建立个人信贷制度,为扩大大宗商品(包括住宅、轿车)的消费市场创造条件。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人民基本的民生问题。六是改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使个人所得税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项目,用这个杠杆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投资和消费的比例。

第六,合理地配套运用货币财政手段。这次启动经济,国家先是采取货币手段刺激。但是从第一次降息至今二十几个月,远远超过了货币政策的时滞期,经济对利率杠杆的反映却超乎寻常,十分迟钝,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明显。这里可能有市场不成熟导致利率杠杆不灵敏的问题。但主要的问题应是货币政策运用不配套,造成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的格局。一是金融机构改革不配套,机制不健全。我们在整顿金融秩序过程中,把防范风险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弱化甚至虚化了利润目标,金融机构普遍产生了借贷的倾向。因此,即使央行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利息,却没有明显达到增加贷款并有效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二是央行在要求银行增加贷款的同时,加大了回收金融机构再贷款力度的逆向调节,由此导致M[,1]增速回落。三是改革结售汇制度,允许创汇企业可以提留至15%的外汇收入,同时人民币存款利率调至美元存款利率之下,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本币收缩作用。四是因强化风险责任引起的银行借贷,造成银行贷款手续极其繁琐,达到苛刻的程度。对个人住房贷款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保障银行是不会贷款的。显然,由于货币手段运用不配套甚至逆向运用,抵销了利率杠杆的作用。因此,要合理地配套使用货币手段。首先,要坚持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使之达到或接近调控目标值。其次,要建立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的激励机制,使之与风险控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再次,改善银行的结售汇制度。适当降低创汇企业外汇收入的留成比例;或建立外汇交易市场,允许创汇企业在其留成额度的限度内买卖外汇;或根据企业自有外汇的规模,适时调节央行外汇储备的规模,以调节本币的供应量。最后,改善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方法,规范程序,减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贷款及时到位。为了促使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论是启动经济还是发展经济,还是要多运用货币政策,或者说,主要运用货币政策。慎用、少用财政政策,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财政政策的使用,尽量避免采用增加财政支出规模,甚至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的作法。历史经验证明,这些作法的负面效果很大,而且把握不当,危险性很大,在财政方面,也可以改以规模控制为主的政策为以税收杠杆调节为主的政策。

说明: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市场经济决策咨询网络《特供信息》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与分析》等有关资料。

标签:;  ;  ;  ;  ;  ;  ;  ;  ;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策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