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体系下建筑给排水的设计问题与对策论文_汪雪薇

绿色环保体系下建筑给排水的设计问题与对策论文_汪雪薇

湖北天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80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增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关注其绿色环保化设计。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给排水绿色环保设计中还有很多常见的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有影响,所以在建筑的给排水过程进行设计时,需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好节能减排的设计,尽可能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环保;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对策

一、绿色环保体系下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

1、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方式不当

目前大部分公建建筑热水循环普遍采用干管循环或立管循环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造价便宜,施工方便,但这两种循环方式设计上是很不合理的,十分不节能节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排几分钟凉水后才能出热水,热水出水量和出水温度不均衡,水量时大时小,温度也是时高时低,使用效果不好,而且直接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

2、超压问题

国内建筑给水系统在设计时常见问题就是系统的超压问题,这是因为设计者在对给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节能和环保的意识比较薄弱,给水系统长期在超压状态下运行,造成给水的管道发生渗漏的现象。而且,在建筑中如果使用了密封性与耐用性都比较差的卫生设备和器具,就可能经常有漏水、滴水和冒水的现象出现,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建筑的给水系统还可以使用自闭型手拉延时淋浴器以及脚踏淋浴器等节能减排器具,进而促进整个建筑节能减排效果的提高。

3、阀门和管路的泄漏问题

在现实当中,管路和阀门泄露的问题屡见不鲜,成为了影响给排水系统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原因。对于给水系统产生这种现象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水压,对于排水系统会影响雨水排放,还会因污水渗漏而对土层、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等产生污染等问题,具体的产生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是给排水阀门和管路自身质量不达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渗漏问题;第二是一些管路和构件的使用年限较长,而且缺乏及时的检修和更换,这样一来,就会因长时间的腐化而破损,发生渗漏。

二、解决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的措施

1、热水循环方式优化

从绿色建筑环保节能的角度考虑的话,热水循环系统应采用支管循环,供回水支管处及立管处应设置动态平衡阀,用水点处应增加带恒温控制、温度显示及使用者付费装置,使用者刷卡使用,每次刷卡热水使用时间为20min,淋浴间通过恒温控制装置及动态平衡阀,自动调节供回水管流量和流速,通过这些新技术的设计及使用,淋浴间能做到刷卡供水即可使用恒温热水,热水水量和水压均衡,使用效果好,且不会浪费水,采用刷卡方式控制每次使用时间为20min,更是一种防止水资源浪费的节水方式,这些新技术已经在多间全国连锁酒店使用,甲方反馈效果很好,每年节约十几万元水费且也为企业对国家水资源做了应有的贡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水压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严格遵守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对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压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果实际的水压超出了设计的压力,就可能使给排水系统出现超压出流现象。解决的措措施如下:(1)要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实际的状况相结合,对给排水系统供水的压力进行准确的测量,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使给排水系统供水的压力在合理的范围中得到控制,禁止有超压出流问题的出现。(2)可以采取一些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进行减压的措施,对水压进行严格的限制。(3)可以在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安装一些减压阀,对单位时间中给排水管道内水的流量进行合理的控制。还要加强对给排水系统压力的检测,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管路、水表、阀门等质量要达标,加强检修力度,注重用水量控制

首先是在居民用水管路上增加一定数量的水表,水表质量要符合标准,这样一来就增强了对居民用水量的控制和居民对用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比如说一些阀门不拧紧、水流量较大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供水部门对用水情况的分析,控制用水平衡,有助于水量、水压和水速等方面的系统设计;第二是管路、阀门、水龙头等组成部件质量要符合要求,尽量使用节能装置和防渗漏的管材,还要注意不能使用含氯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管材作为供水管路;第三是加大检修的力度和检修的周期。及时进行管路的检修与破损的处理,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部件及时将其更换成节能设备。

4、推广海绵工程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城市如海绵一样,根据环境的相对变化以及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选择性。让城市像一块硕大的海绵,不断的吸收和释放雨水,灵活的适应变化的环境,应对自然灾害。在雨季时期吸收水资源、蓄养水资源、渗透水资源、净化水资源,要做到水体不黑臭,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利用时将蓄存的水资源回馈给人们加以利用,从而让水资源在城市中的迁徙活动更加自然流畅。海绵城市建设极大程度的遵循生态环保优先原则,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累积、渗透和净化处理,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结语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社会中的万事万物都在向着高品质绿色环保的方向上发展着,但是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小、生产产能消耗过大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上的阻碍,除此之外,水资源的匮乏也对贫水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给排水领域引进节能环保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个角度,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环保体系下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问题及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惠.探析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4,24:85-86.

[2]李淑荣.对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4,06:83-84.

[3]常文婷.谈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J].山西建筑,2015,17:208-209.

[4]詹梦愚,王超奎.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通风空调安装问题研究[J].居业,2015,06:69-70.

论文作者:汪雪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绿色环保体系下建筑给排水的设计问题与对策论文_汪雪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