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辉

杨辉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孝感 432900)

【摘要】目的:研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集且符合标准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充当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评估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具体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几项指标。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FPG、2hPBG指标水平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率也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效果安全、理想,而且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的特点,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价值;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61-02

2型糖尿病是因胰岛素抵抗或分泌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氧化应激下,胰岛β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1]。早期规范的血糖控制,不仅是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控制病情、解除高糖毒性也非常关键。传统临床多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治疗该病,降糖效果肯定,但在某些层面上效果欠佳。近年我院选择胰岛素泵对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试验效果可行,现归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2型糖尿病资料来源于2013年10月~2015年2月,其中男性有45例,女性有37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3岁,平均(58.8±4.7)岁;病期最长者12年,最短者2年,平均(5.4±1.3)年。入选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行的相关判断标准吻合[1],FPG≥11.0mmol/L,且已签署研究同意书者;排除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近期有降糖或胰岛素药治疗史者。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将患者分两组对比,组间性别、病期等普通资料均无差异性,P>0.05,适合统计。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包括规范饮食、定量运动和对症干预等措施。胰岛素初始总量(1d)=体质量(kg)×0.5。

对照组41例接受皮下注射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每日2次,于早晚餐前半小时给药,持续治疗2周。

观察组41例接受胰岛素泵(美顿力公司生产,型号:507/508型)治疗,诺和灵30R经皮下持续泵注,基础量占起始总量的1/2,餐前大剂量占余下1/2,每餐餐前输注量占餐前大剂量的1/3,共治疗2周。

1.3 评估标准

观察两组实施治疗前后的FPG与2hPBG水平,通过每日血糖监测(8次/d,即三餐前后时段、10Pm和2Am时段)判断患者的血糖达标(FPG控制在3.9~6.1mmol/L范围,2hPBG控制在5.6~8.0mmol/L范围)时间,同时记录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事件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χ2和t)对计数、计量等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可判断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总体降糖情况

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FPG、2hPBG指标水平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实践表明,血糖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可触发机体氧化应激机制,使胰岛β细胞被破坏或加速凋亡,此种情况下极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β细胞的功能被抑制,并最终诱发糖尿病。纠正患者异常升高的血糖水平,使胰岛β细胞功能早日恢复,是目前临床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关键[2],特别是严重高血糖者,更应该尽早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以调节失代偿β细胞功能,预防高糖毒性对机体其他脏器造成严重损害。

既往临床多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但多次注射操作繁琐,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疼痛。而胰岛素泵是近年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疗法,不仅具有操作方便、体积小、易于携带等多重特点,其还可实现持续皮下泵注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赵圆圆等[2]研究指出,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吸收效果也较好,而且其特有的调整模式还可解决“黎明现象”的问题。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胰岛素泵对血糖的控制起效时间更短,有利于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3]。

考虑到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不足之处,近年我院开始采取胰岛素泵对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显示,胰岛素泵对提高降糖效果更具有优势。观察组经此治疗后,其FPG、2hPBG水平虽与对照组基本无异,但在血糖达标时间上,观察组的平均用时明显缩短,而且胰岛素用量也更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也更低,与上述资料结果基本相符[2-3]。综上说明,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胰岛素泵治疗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的特点,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锦林,卢益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3):140-141.

[2]赵圆圆,周雷,叶江嫔.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2(7):643-644.

[3]茹仙姑·阿不都热依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138-139.

论文作者:杨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