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分析论文_王爽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分析论文_王爽

王爽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272067

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又称为SA,为临床中感染率较高的致病菌,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具有高发病率,且传播迅速,促使治疗的难度升高。SA 可以产生生物膜、凝集因子、肠毒素各种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可诱导生成修饰酶,通过将药物的作用靶点进行改正,从而促使细胞壁通透性下降,导致各类结构不同的抗生素产生程度各异的耐药性。本研究就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致病因素、机制进行综述,具体综述如下:

关键词:SA;耐药机制;致病机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又称SA,为机体脓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体,为导致细菌性肺炎、中毒、脑膜炎等全身感染的菌体[1]。随着临床中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感染率显著提高,且以SA的耐药性最强,如在临床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分布,且获得了临床中医师、药师的高度关注[2]。本研究就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致病因素、机制进行综述,具体综述如下:

1、SA的耐药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当抗生素使用途径或方法不当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菌株增加,还可导致多重耐药细菌的产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作用下生成耐药性,其染色体及质粒上的基因为导致耐药性的主要因素,尤其为ermA、ermB、ermC。有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对菌核糖体进行作用[3],从而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进行抑制、阻断,从而发挥强效的抗菌效果。然而该类药物的耐药性可于23S rRNA甲基化而导致,促使RNA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亲和力降低,从而导致耐药性[4]。不仅如此,由于核糖体出现突变,其23S的rRNA碱基出现突变,导致大环内酯类的药物出现较大的耐药性。

1.2 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

由于SA的耐药基因为mecA,其β-内酰胺酶作用于SA,SA可产生耐药性,其mecA发挥显著的作用[5]。PBPs,又称细菌菌体表面合成青霉素结合蛋白,其在促进细菌生长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6]。因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药物及PBPs间的亲和性较大,可导致PBPs活性丧失,对于细胞壁的合成产生阻断作用,从而诱导其死亡[7]。有研究表明,mecA为独特的染色体盒,可对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进行编码,故使得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降低,但仍可合成细胞壁,从而表现出耐药[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

因氟喹诺酮类药物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间的作用,促使靶位酶改变,使得药物于菌体的蓄积降低[9]。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殊结构,其可抑制拓扑异构酶及II型拓扑异构酶,对于细菌遗传物质的转录进行阻断,以此为机制诱导细菌凋亡。

1.4 糖肽类、环脂肽,糖肽类的耐药机制

主要为青霉素结合蛋白质改变,降低酶活性;环脂肽的耐药机制与细胞膜的改变具有密切关联,可对于氨基酸的转运进行干扰,从而对于LTA的合成进行阻断。

2、致病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导致SA的机制较多,多与机体内毒力因子及毒素具有密切关联,如下:

2.1 ClfA:又称凝集因子A,有研究表明,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将主要蛋白结合,其纤维蛋白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合力可由此决定。其结合活性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能力具有密切的关联,进而促使感染的局部增殖,导致其致病,同时产生结合后可发挥吞噬的效果[10]。

2.2 TSST-1:又称中毒性休克毒素,为热源性超抗原家族之一,可导致中毒性休克的综合征,主要对T淋巴细胞进行激活作用,将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诱导免疫应答,最终损害器官。

2.3 PVL:又称杀白细胞毒素,为外毒素,其主要形式为八聚体,可对于细胞膜产生损害,溶解细胞,触发炎性反应,使得组织细胞坏死,导致感染扩散。又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结合PVL,可诱导细胞膜变化,提高其通透性,导致吞噬细胞坏死。

2.4 ET:又称表皮剥脱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表皮剥脱素,由血液进入全身,导致皲裂,面部红斑,在婴幼儿及肾衰竭的成年人中多发。

2.5 SEs,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可导致患者食物中毒,其具有耐热性,可提高食品中毒、污染的危险性,导致肠道外感染,甚至造成多器官损害,危及生命[11]。

3、治疗方案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大多数β-内酰胺酶具有耐药性,且大环内酯内因基团突变因素而导致耐药性提高,与此同时,氟喹诺酮类药物亦出现了较差耐药性,因此需采取其他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万古霉素,为治疗MRSA感染的主要药物,其可发挥强效的杀菌作用,且对于多种耐药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当然,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肾毒性、耳毒性不可忽略,因此在采取该类药物治疗时,需及时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利奈唑胺为唑烷酮类抗生素,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其导致的消化系统及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学者从生物膜分解角度开始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安全性[12]。

4、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为普遍的问题,其不仅出现较多的耐药性,且病症出现多样化。因此广大学者应从导致其耐药性的根本原因入手,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赵德军,胡昭宇,曹雁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8):835-837.

[2]徐修礼,周珊,白露.ICU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5):294-298.

[3]刘文淼,王文,马红.烧伤病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7):566-569.

[4]钟嘉冀,张川,赖莉莉.乳肉加工销售人员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与耐药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5315-5317.

[5]梁蓓蓓,李悦,牛卉等.利奈唑胺与磷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联合药敏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8):1840-1842.

[6]李慧,张英虎,杨斌.脓疱疮患儿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294-295.

[7]张蓉映,朱健铭,翁幸鐾.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与耐药基因分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4):3384-3385.

[8]卢曦,任志涛,李聪然等.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生物学特征[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15(3):230-235.

[9]李英.儿科患者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1):82-86.

[10]张国礼,金兰梅,伍清林.奶牛舍内外环境中细菌总数测定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J].中国奶牛,2016,08(6):30-35.

[11]江培涛,杨健.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7):2467-2469.

[12]纪风兵,李玉北,胡章勇等.成都地区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西部医学,2015,27(4):607-610.

论文作者:王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分析论文_王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