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荒漠化与土地控制_土地沙漠化论文

埃及的荒漠化与土地控制_土地沙漠化论文

埃及土地的沙漠化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埃及论文,化与论文,沙漠论文,土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土地的沙漠化,每年,世界有成千成万亩良田被沙漠化,变成不毛之地。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的埃及,无论其地理位置,气候均使其成为世界沙漠面积最大、最干旱的国家,近年来,其土地沙漠化越来越厉害,严重影响了埃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随着埃及人口逐年增多,如不尽快阻止沙漠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就无法满足人们对粮食的最基本需求。

一、埃及的沙漠

埃及国土的总面积为110.0145万平方公里,沙漠占去106.4145万平方公里,绿地面积仅为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由此可见,尽管埃及有尼罗河从南至北贯穿全国,但它仍是一个极干旱的沙漠国家。

埃及的沙漠分为东沙漠与西沙漠。东沙漠占整个沙漠的1/3,西沙漠则占2/3。而东、西沙漠又可分为全沙漠与半沙漠,或内陆沙漠与沿海沙漠,或绿洲沙漠与谷地沙漠,或海沙沙漠与沙丘沙漠。若以人对其的影响来分,又可分为处女沙漠与半处女沙漠。所谓处女沙漠,是指沙漠的中心地带,这里至今人迹罕至,只有相距遥远的几个绿洲,大都与外界隔绝,只有驼路通往其中。

1.东沙漠:位于尼罗河东,总面积为38.4万平方公里,介于红海与尼罗河之间,为山地高原沙漠,表层由沙石组成。多谷地,是东沙漠的主要特征,因此,这里几乎无绿洲,无农作物,是地道的牧场性半沙漠。由于东沙漠近海,降雨量较西沙漠多,一旦降两,便立即形成山洪,淹没冲走人畜与植物,因而牧民大都住在山坡与山顶,远而避之。东沙漠泉水少,人们靠雨水为生,所以居住在东沙漠的人远比西沙漠少,无固定的村庄,只有饮水点。但东沙漠却是埃及的宝地,不仅有丰富的金矿、银矿、绿松石矿、黄玉矿、磷矿、铁矿、石油等,还有各种珍贵的药草与丰富的植物煤,是埃及未来开发的重要地区,故埃及已铺设了地下水管,将尼罗河水引入东沙漠。

2.西沙漠:即撒哈拉大沙漠的东部,位于尼罗河西,面积为68.1万平方公里,为高原沙漠。其中分布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绿洲,其中6个主要绿洲是:哈尔加绿洲,居民4.7万人,泉眼188个。达赫拉绿洲,居民2.1万人,泉眼564个。富腊夫腊绿洲,居民1.11万人,泉眼75个。巴哈里亚绿洲,居民0.67万人,泉眼315个。纳塔隆绿洲,居民0.47万人,泉眼2个。锡瓦绿洲,居民0.38万人,泉眼106个。此外还有法尤姆、西纳、哈尔旺、乌姆·萨赫尔、卡塔拉、里扬、阿因·雪拉、艾布·萨乌德、哈里吉·苏伊士等绿洲,共有泉眼1310个。

二、土地沙漠化的缘由

所谓沙漠化,是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植被遭到破坏,降雨量越来越少,从而使原本是生长植物的沃土变成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而目前,埃及仅有的3.6万多平方公里的绿地正面临沙漠化的严重威胁,其缘由有:

(一)自然因素

1.水。由于山坡倾斜度大,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殆尽,平时无雨,甚至大半年内滴雨不下,雨季来临后,一阵暴雨,山洪突发,冲走地表的沃土,留下的是粗砂与碎石。这是埃及东沙漠、西奈沙漠与西北部沿海一带土地沙化的主要缘由与现象。

2.风。天干,土质疏松,植被密度小,地形特殊,降雨量少,加人为的破坏,高速的大风来临时,将沙抛起,淹没其附近的所有植被,使原本生长植物的土地变成沙漠,这是西奈北部等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缘由与现象。

3.地表水位的提高。在浇灌农作物时,用水过量,使地表水难于渗入地下,导至地表水的水位升高,土壤盐硷化,一些低洼地方变成什么也不生长的盐硷沼泽地。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尼罗河三角洲北部的各个地区及其东西部、锡瓦、法尤姆等地区。

4.沙丘的迁移。因地质、地形、气候、沙粒等的自然形态与人的活动等因素,造成大量沙子从一些地方被般迁到另一些地方,填满沟渠、淹没农作物与植被,影响生态,这是埃及土地面临沙漠化最危险的一种现象。如西沙漠的许多绿洲、西奈北部、明尼亚尼罗河谷西边的一些村庄等。据实地勘测与卫星拍摄的照片都表明上述地区的沙丘年移动达25米。

埃及沙漠中的沙丘分新月形、群星形与沙浪形3种,这些沙丘的面积达16万多平方公里,占埃及总面积的16%,其中90%分布在西沙漠。

(二)人为因素

主要是在无正确的指导下,人类盲目地使用土地与水资源,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灌溉农田用水过量,使地表水超过渗透、排泄能力,造成地表水的水位上升,土地含盐硷愈来愈多,最后使土地盐硷化。这在尼罗河三角洲、锡瓦绿洲、法尤姆等地区较为突出。

2.灌溉用水井的密度太大,抽水又多,导至井水的盐硷度越来越高,使所灌溉的土地盐硷化。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如尼罗河三角洲、阿里什谷地及西奈半岛沿海平地。

3.过度抽取地下水,即自流井水来灌溉农田,使大片大片的沃土变成盐硷沼泽地或盐硷地。这一现象在西沙漠各绿洲中尤为严重。

4.由于人口增长过甚,导至生畜数增加过快,对沙漠性草原放牧过度。再加为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对树木杂草的过度砍伐,植被遭到毁坏。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北部沿海、西奈沙漠谷地等地区。

5.过度使用土地,或长期种植单一农作物,导至土地贫脊,甚至遭到破坏。

三、政府的对策与努力

针对土地沙漠化的缘由,形式与特点,埃及政府作出了下列诸方面的对策与努力。

(一)对策,主要从水利、改良土壤与扩大植被面积等方法来防止土地的沙漠化。

1.兴修水利。筑坝开渠,将雨季的雨水与洪水收集蓄存起来;寻找、开发地下水,用以灌溉农田;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来指导用水,以免浪费水资源;在沿海地区,合理打井与抽取井水与地下水,以防井水与地下水盐硷化;废水再用。

2.保土改壤。要保护土壤不被洪水冲走与大风刮走,进而得到改良,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其措施有:筑坝防洪,以免土被洪水冲走;定期洗土,逐渐降低土壤的盐硷度;革新灌溉方法,提高土壤的渗透力与排水力;实行休耕,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它的肥沃度;使用优质化肥和有机肥,以免破坏土壤的结构;使用良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

3.扩大植被面积。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开发新能源,以防止对牧场与森林的破坏。同时选用优良草种,发展扩大牧场与森林;通过造林,建立绿色的防风屏障,固定沙丘,阻止沙子的流动;采用科学的先进方法,跟踪监测土地沙漠化,早期预报其影响;完善与加强有关的环保法,保持生态平衡,防止自然资源的进一步遭破坏。如阻止农田土壤流失法,建立陆、海动植物保护区法规,禁止使用污染环境的农药法等;培养、训练与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问题有关的环境科学领域的干部与工人;发动全国人民群众,尤其是游牧民,进行一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人民战争。

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枣椰树在固定土壤、防风固沙、阻止土地沙漠化上起到特殊的作用。枣椰树很多,成扁形,一棵成年枣椰树有1000多条根,一条根可扎入地下6~10米,以吸取地下深处的水份,可在滴雨不下,又得不到灌溉的情况下生活好几年。此外,枣椰树还具极强的抗盐硷与风沙的能力,被视为是沙漠绿洲生命的支柱,发挥着保护生长在其周围的其它植物的作用,在它的保护下,生长在树下的植物可减少30%的水的蒸发量。枣椰树的果实还是优质水果,阿拉伯人曾一度将它当作主食之一,尤其对游牧民的定居起到促进作用,有它的经济价值,也有它的社会价值,故在沙漠中种植更多的枣椰树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一项最重要措施。

(二)政府防治土地沙化所作的努力

埃及是个农业国,农业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21%,吸收了埃及劳动力的34%,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农业成了国民经济的一根主要支柱,因此保护耕地是每个埃及国民的义务。为此,埃及政府各部门与相关机构团结一致,为防沙、治沙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丰硕成果。

农业部:对全国防沙治沙起着总指导与协调作用。它给予种植经过改良,已有生产能力的新土地的人们以优惠权;国家投资、改良靠近居民点的半沙漠土地,并在这里实施基本建设项目;选择比水源低的土地,优先改良,以降低成本;开发废水再用工程;国家投资,加快新区的水利、排灌、电网、道路等的建设;支持与发展土地改良机构与公司,提高他们所改良土地的回报率;建立农业技术专业学校,向各地提供专业技术人材与经验;努力满足各地对先进农业设备的需求,提高设备的规格水平;鼓励各专业互助团体,协作防沙治沙,改良土壤;鼓励成镇居民搬迁和定居到新改良的土地上去。此外,农业部还与国际广泛合作,于1992年发起召开了阿拉伯各国参加的固定沙丘的研讨会,制订了区域性计划。同年,又与芬兰协作,对西沙漠进行了测绘,共同开发西沙漠,首先在西沙漠建起一个吸引人们前去定居的新天地,投资达3千万芬兰马克。

议会环境事务机构:据国家1982年631号令,建立了隶属于议会的环境事务机构,以勾通与加强议会与各部及其它环境机构之间的联系,其职能是:研究与环保有关的问题与计划;起草环保方面的国家计划草案,确保其实施的优先权;向有关方面传达国家环保方面的有关指令与资料,确保其实施,考查实施的具体措施、步骤与结果;研究先进国家的环保法,准备起草适合埃及的环保法。组织宣传,以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研究、分析有关部门提出的与环保、生态有关建议;组织国内外的环保情报交流,研究与制定有关测量环境方面的标准、规格等。

⒈机构的环保计划

植树造林,建设公园计划;保护水源与海岸计划;防治空气污染计划;防噪音、防毒与处理垃圾计划;建立自然保护区计划;发展环境文化计划等。迄今为止,机构已完成的工程项目有:

第一、公园。开罗纳赛尔城国际公园,占地50费丹(1费丹约等于42公亩),分为沙特、摩洛哥、阿联酋、科威特、德国的法兰克福与斯图加特、法国、日本、罗马尼亚、阿根廷、美国等12个区,始建于1986年,竣工于1987年;亚历山大市国际公园,占地130费丹,始建于1987年,竣工于1990年;阿斯旺市赤道公园,占地85费丹,始建于1988年,竣工于1993年。

第二、城市绿化。迄今为止,已有阿里什市、法尤姆市、马特鲁市与库夫尔·谢赫市得到全面的绿化。

第三、苗圃。至今,埃及已建成巴哈拉、法尤姆、库夫尔·谢赫、红海、阿里什、木努夫、沙尔格亚、达格哈利亚与阿斯旺等苗圃,为各地区绿化提供充足的树苗。

第四、开罗环城绿化带。这是埃及的一项环保重大工程项目,目的是:防止大风,尤其是五旬风带来的尘沙,以保护大开罗的环境,增加首都日益减少的绿色面积,同时也是保护开罗四周的各处古迹。至1994年,环城绿化带一期工程竣工,在开罗外环线的两旁已种植10排树木达6公里长,计5万余棵,占地50费丹,灌溉所用之水全是经过处理后的开罗废水。

第五、固定锡瓦绿洲的沙丘。此项工程旨在保护锡瓦的耕地,以免被移动的沙丘淹没。至1994年,一期工程竣工,种植枣椰树及其它草木面积达10费丹,基本固定了沙丘的移动。

第六、盖斯拉计划。至1994年,已在盖斯拉地区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全日观测网,对当地气象进行观测,向农民发布较准确的预报,便于他们选择种麦植树的最佳时间。该计划的第二期工程已于1992年开始,成立了基础设施建筑公司,负责道路、打井、供应等,提高承包商在该地区生存、发展的能力;扩大苗圃;支持农场主在该地区进行小规模的种植活动;为私人企业在该地区的生产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并负责收购、推销他们的产品。

沙漠研究中心:成立于1932年,负责与防治土地沙漠化有关的所有问题,其分支机构有:沙漠水源与耕地部、干旱地区的环境与农业部、家禽家畜发展部、经济与慈善研究部。

1.至1993年中心已竣工的工程项目有:在西奈半岛北部的谢赫·扎韦达地区建起试验站;完成对阿韦纳特东部地区的农业水纹的研究;在沙姆·沙伊赫地区建立环境学校;完成在西奈一些地区发展农业可行性的研究;完成格塔拉地区沙丘活动与洼地地下水的研究;完成萨哈纳地区水源、土地及植物考察的研究;评估富腊夫腊绿洲的农业资源;完成开发高西亚西部资源的研究;废水再用工程。

2.1986~1991年间完成的项目有:法尤姆地区水位升高现象的研究;土地资源的测量研究;利用与耕种石灰质土地工程;在埃及使用硫来改良土壤,发展农业工程;在阿斯旺水库沿岸地区建立牧场、生产饲料与发展动物资源工程;改良埃及西北沿海地区的一些牧场工程;在纳哈塔地区生产良种牛、羊工程;从西北沿海地区收集草籽工程;对埃及的矿业、石油与地下水资源进行测估工程。

3.1991年至今完成的工程项目。保护与发展西奈半岛的牧场与饲料资源工程;改良西北沿海牧场工程;发展农业工程;在哈塔提巴地区打井与修筑至亚历山大的46公里公路工程;锡瓦绿洲的生物学工程;固定锡瓦绿洲尚未固定完的沙丘工程等。

除此之外,根据国家的防治土地沙漠化与增加粮食生产的方针,埃及科学院将防治沙丘移动和研究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由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境研究委员会就沙丘的形成、移动规律及如何防治等问题作了大量的考察、统计与研究,为其它各部门开展与土地沙漠化作斗争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方便。

标签:;  ;  ;  ;  ;  ;  ;  

埃及的荒漠化与土地控制_土地沙漠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