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经济不断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获得了巨大的满足。在这一情况下,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中非常容易对环境产生影响,所以称为环保工作中的重点。装配式建筑可以很好地满足环保的要求,并且在工程造价与成本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使其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如果控制效果不好也会对其实际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展现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建筑质量,还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装配式建筑只需要将预制的构件运送到工地,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就可以。和传统的建筑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湿作业工程量明显减少,建造的速度也非常快。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造价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大范围推广,所以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
1装配式建筑成本组成
非标准化设计是成本增加的根本原因,影响生产,影响运输,影响吊运,影响施工,但是即使是某一个公司的全部项目部都标准化也无法改变这个成本增加的现状,必须要全行业,配套产业,配套产业链全部实施标准化才行,统一标准化设计-标注化生产-标准化运输安装。
2装配式建筑工程情况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原理简单来讲与搭积木相同,生产厂家会提前生产好建筑主要的部件,例如其中有房梁和柱子等,在将其运输到现场之后再进行组装工作。最后需要使用混凝土等方式将其固定在一起。这一建筑方式消耗的时间相较于传统方式会缩短很多,而且还可以降低施工强度,并能够提升建筑质量,优化其信息化与产业化效果。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出现,西方很多国家都应用了这一方式,并且已经建设出了非常完善的建设体系,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进入到国内,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讲,我国有超过1500万平方面的装配式建筑处于施工之中。政府制定了非常多的政策帮助这一建筑形式获得发展,使其在行业中具有更高的占比,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还容易遇到其他问题,所以需要通过更有效的措施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效果。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高的原因
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使用到大量的PC预制构件,而其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是一笔较大的费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根据国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新要求,其PC预制构件率必须要在53%,在原来22%基础上提升的比较多,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成本。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市场管理制度,导致一些PC预制构件价格过于高。
4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措施
4.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讲,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为这一建设提供保障,所以使其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发展中会受到地域问题的影响,在应用的过程中,定价权全都在生产厂家的手中,所以需要提升其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统一性,进一步加强其规范性,生产材料也需要满足相应的标准,防止其出现质量问题。
4.2招投标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可能造成的影响存在于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如何选择一个有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的施工方,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第二个部分是针对装配式建筑应当编制专门的总包合同,条款应当完善合理;第三个部分是对合同价格进行精确计算,用以控制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对于我国来说,装配式建筑仍然属于新兴行业,不是所有的建筑企业都能够胜任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生产。想要在施工环节节约成本,必须选择一个有经验的施工方,施工技术比较成熟的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环节中节约成本,使得成本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如果水平不足,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施工质量还不能得到保证。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质量需要专业人员保证,因此不能够用之前的现浇建筑的总包合同来进行控制,需要针对工程本身制定专门条款,双方有效沟通并完善。在我国,由于地域、原材料以及运输距离的原因,PC预制构件在不同的地区有价格差异,难以统一。所以在确定合同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为施工成本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确定了施工单位以后,建设单位已经与施工单位一起就如何选择PC预制构件的生产商进行沟通,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产品质量以及价格进行统计,最终选择最优的供应商,降低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4.3控制好材料价格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中预制构件成本和部件成本占去了很大份额,它们可以统称为材料费用,从这也就可以看出想要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要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建筑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材料价格调查组,让他们深入到预制构件市场中去,全面了解预制构件的价格,然后在设计中对于一些预制构件的价格实现暂定价,最后由招标双方共同确定,这样就不会出现材料价格虚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工程造价成本
4.4改善企业生产模式
因为装配式建筑的部件在生产之中造价相对来讲比较高,使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所以施工企业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提升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力度,优化企业的经营效果。施工企业需要与生产企业之间相互帮助,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研发团队,加强部件成本优化效果,减少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通过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生产模式,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为企业的建设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提升成本控制力度。
4.5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设计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对设计进行优化。如果设计中有施工难以实现的设计或者耗费大量人工材料的环节,可以提出并更改设计。施工单位也可以建立以设计师为核心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团队,与预制构件生产商一起,对项目的现场施工进行指导。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图纸进行理解与分析,调整不合理的设计,优化施工流程,减少工程中的设计变更,最终确定最优施工方案,并作为经验与技术文件进行保存,用以指导其他企业的施工并编制行业标准。一个优秀的施工方案能够指导现场的施工,为企业节约成本,并提高施工质量。
4.6实现产业化
装配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和运输费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成本投入,这就要求在制定预制构件生产标准的同时,施工场地还要尽可能靠近生产地,这样就能降低运输成本投入,从而使得装配建筑工程成本得到控制。此外,装配建筑还要朝着产业化发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还能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让装配式建筑工程所需要的资源都能聚集到一起,从而最大化的减少成本投入。
结语
与国外的先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起步晚,发展慢,预制构件生产的厂家少,分布不均匀,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与质量控制标准,对于如何进行施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成本节约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具有不污染环境、施工简便,工期短,浪费少等特点,如果能够将造价控制在现浇施工之下,是具有经济发展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军.探讨建筑工程预算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居舍,2018,10(35):21+64.
[2]白冬梅.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22.
[3]严国平.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8(5):213.
[4]郭树勇.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居舍,2018(29):141
论文作者:何立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