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入WTO与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_wto论文

论加入WTO与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_wto论文

论加入WTO与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环保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口贸易论文,我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62 CLC: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079(2002)02-0017-(04)

与贸易有关的环境因素正构筑着一道绿色贸易壁垒威胁着我国的外贸出口。从目前统计来看,环境标志制度使我国约40亿美元的产品无法出口,《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使得我国近50亿美元的产品出口面临各种麻烦,不少食品因其农药残留量达不到进口国标准而难以出口。由此不难看出“绿色壁垒”已成为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如何冲破西方发达国家日趋严格的环境技术壁垒,提高出口商品的环境竞争力,已成为我们当前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环保问题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其原因

1.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从出口来看,我国目前的出口商品结构尚处于较低层次,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还占有相当的比重,出口商品种类主要集中于纺织、轻工和农副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许多人认为加入WTO以后,这些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会得到WTO待遇而可能扩大市场份额,甚至有些人把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看作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市场机会并准备扩大这些产品的生产。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从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许多国家将会通过设置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对我国产品的进口,其中“绿色壁垒”已成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目前我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都已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其中原因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畜产品受阻原因

第一,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不合格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许多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使许多食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和激素积累,甚至使食品遭受污染,不符合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因而很难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目前,从欧委会“快速预警机制”通报的我国产品情况来看,农产品生产条件不合格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不仅仅是一两种产品的问题。

第二,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尚未完全确立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性贸易壁垒越筑越高,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是不符合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主要关注数量增长,对国外提出的技术壁垒没有足够认识,往往是国外提出某项技术指标之后才开始被动地着手建立相关标准,丧失了许多国际市场。比如,世界各国对双壳贝类的养殖、捕捞、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环节的卫生管理有相当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贝类养殖区域微生物、环境污染和海洋毒素存在的检测和控制等有一系列要求,而我国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对上述环节中的微生物、环境污染和海洋生物毒素进行检测。

由于以上原因使我国农畜市场不断萎缩,我国冻兔出口量曾占世界总需求的70%,现在冻兔在天津口岸已“全军覆没”,只有山东还在出口,出口企业也由过去30家缩减为3家。鳗鱼、对虾、贝类等水产品出口也相继走了下坡路。如果我们再不对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的处境将不容乐观。

(2)纺织服装行业同样面临着环保问题

纺织品一直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在世界出口额中占5%~6%。纺织业被专家称为加入WTO后最大的受惠行业的原因之一,就是加入WTO后,能够享受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服装协议(ATC)的待遇。但是,其他发达国家决不会轻易放弃对本国市场的保护,而“绿色壁垒”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和歧视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限制进口并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许多国家提高了对服装技术的环保要求。以欧盟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对服装技术要求已经提高,企业仅仅通过了ISO14000认证还未达到欧洲对服装纺织的环保要求。2000年以后,买家对服装方面的检测——生态/环保标签的要求更严格,特别是随着保护人类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越来越薄,欧洲对服装纺织的环保——生态标签的要求提高,取得UVP(UV Protection)标志的服装正日益受人关注。目前我国的纺织品属劳动密集型产品,距离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我国纺织业不及时加强环保——生态标签的测试,很有可能会因此而被欧洲等发达国家逐出门外。

据The Freedonia Group,Inc.的一份市场报告结果,世界对用于织物加工和织物管理领域的化学品的需求将出现新变化,即市场增长的热点品种趋向优质的“绿色型”化学染料和织物整理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今后人们热衷的是更舒服、有益健康发展的纺织产品,这些高附加值且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纺织产品的生产需要优质的化学染料和织物整理剂来配套,从而为精细化工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由此可以看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绿色壁垒也将日趋严重。

(3)机电产品的差距较大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机电产品是工业制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达国家快速发展的因素,目前,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大约15年。国外很多企业为满足人们对绿色消费的需求,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树立企业形象,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力争形成自己的环保优势。世界第一大芯片公司英特尔公司计划减少一半的生产废料,并且禁止使用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日本索尼公司的新一代电视机耗电量减少了60%,装配线能耗也减少了9%。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较大,我国的工业标准约有70%~80%低于国际先进标准。目前海尔电器走到了前列。面对世界市场激烈的竞争,谁能最先满足市场的需求,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现在人们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关键就看企业能否满足顾客的新要求。

2.我国贸易方向不合理

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盟这三个TBT措施的发源地,是我国产品屡遭“绿色壁垒”的另一主要原因。我国出口产品75%以上销往美、日、欧盟这三个TBT措施的发源地,其中日本主要集中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动植物检疫标准上。欧盟是“绿色壁垒”的发源地,其环境意识最强,对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产品的限制很严,因此,对动植物产品及我国出口纺织品以及包装材料环保方面的要求特别高。而美国除环保方面与欧盟有相似之处,对机电产品和玩具的安全性能特别看重。由此可见,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面对“绿色壁垒”的威胁。

3.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影响

在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下,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传统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保问题,甚至有些国家借机把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外商在我国沿海地区兴建了75家生产泡沫塑料、灭火剂、制冷剂的企业,而这些产品中相当多的化学成分是《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所禁止或限制的物质。日本来华企业中约有1/3把中国当作返销日本或向第三国出口的生产基地,其中不乏向我国转嫁污染的恶劣行径。

4.未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我国的一些环保产品由于最初的发展动机是立足于国内,没有考虑与国外接轨问题,在出口时得不到国外的认可,给销售过程带来了困难。比如我国的绿色食品,因为国外没有叫绿色食品的,一般叫有机食品的多,也有叫生物食品的,所以尽管我国AA级绿色食品就相当于国外的有机食品,但是由于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没有以有机食品的名义出口,就不能以有机食品的价格卖,而是低于这个价格。

二、对策

1.正确认识WTO规则的不足和缺陷

WTO本身并不是一个环保机构,它的职责是倡导贸易自由化,一方面WTO确保环境政策不构成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多边贸易规则也不阻碍各成员国对其国内环境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也就是说,目前WTO规则在较宽的范围内允许其成员采取国家级环保政策,但要求成员应遵循非歧视原则。即WTO成员可以自由采取国家环保政策,只要他们遵守下列两项重要的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即至少给予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同等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即给予来自不同贸易伙伴的产品同等待遇)。正因为WTO规则的不足与缺陷,环保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借口。

从以上规则我们不难看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环境保护已成为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合法”借口。我国加入WTO,绿色壁垒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加强。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绿色壁垒的长期性、艰巨性和不可逆转性,密切关注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有关规定,采取合理的措施,扩大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

2.加大政府的扶植作用,扩大有机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据有关专家预计,在今后10年内有机食品的市场销售值将从目前的每年1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市场前景可观。而且有机食品一般比同类普通食品价格高50%,比个别产品高150%,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扶持其发展,产品已经大量进入欧美,逐步占领市场。但我国目前有机食品出口量仅为1500万美元,在世界份额(110亿美元)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国际上对我国有机食品的需求却不断加大,不少外商想进口我们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果品、蜂蜜、药材等,目前,我国现有的有机食品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主要由于我国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出口的多为中小型企业,其资金、技术水平、对国外销售渠道和外贸经验都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国外对有机食品增加的需求。如果不尽快形成生产出口的规模,一方面,我国将丧失潜在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有机产品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无法降低生产成本,不能形成竞争优势,我国在有机食品这一新兴的市场中就会失利。从别国的经验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发展迅速都与其政府的努力密切相关,目前,几乎所有欧盟成员国都为农场主提供有机农业补贴。

我国政府应大力扶植有机食品的生产,建立稳定的生产供货基地,生产、加工、认证、出口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同时要加强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出口的相应法规的建设,尽快形成生产出口规模,抓住世界的有机潮流,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

3.利用增加出口关税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我国外贸增长迅速,2000年外贸高达4500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十大贸易强国之一,目前扩大贸易规模已经不是首要问题,应该抓住机遇,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来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加入WTO,必须遵守WTO的有关规则。出口补贴等措施容易引起缔约国的不满,相比之下,征收出口关税不大会招致他国的非议,也不存在碰撞世贸组织规则的问题。当然,利用征收出口关税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会引起出口数量的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却能带来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从而有利于冲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

在具体设置这类关税税率时,应明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有效程度,同时还应顾及经济增长的需要。所以征收的重点对象应放在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如造纸业、冶金业、皮革加工业等)的出口产品上,税率确定一方面可依据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企业是否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来确定,另一方面可根据产品的加工程度来确定。总体而言,污染程度高而企业又无环保措施和加工程度低的产品通过征收较高的出口关税来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鼓励企业加强环保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借助政府的管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环保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变被动为主动。其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将有效推动相关企业积极地按照国际认定标准去开展生产,进而大大削减“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严重阻碍。

(2)对没有清洁生产的设备和必要的环境治理措施的小企业征收出口关税,迫使这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联合或兼并实行资产重组。短期内,无疑会影响这些企业以致我国出口额的增长,但是这样做可以把原本作为进口国环境附加税的相当收益留在国内,而且可以通过优胜劣汰,使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在增强环境治理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长期来看,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标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在环境污染程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适当照顾国内有潜力的相关企业,对于加工程度相对较低的出口产品征收较高的税率,通过增加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的低档次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劳动密集型或是粗加工产品在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4.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

(1)目前ISO14000正逐渐成为一种环境标准的国际语言迅速扩展到全球每一个国家,并推广实施。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评估、环境行为评价等若干方面,是将环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安全、审计等各项管理之中的自愿性标准。尽管ISO14000系列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但实际上,它已成为企业穿越绿色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我国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实施ISO14000标准,但是普及度还不够,我国加入WTO后,将有更多企业参与国际化大生产,只有实施ISO14000管理,才能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缩小与进口国的环境法规、标准的差距。

(2)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环境技术合作,签署有关环境标准相互承认协议。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环保技术还是环境管理经验都与发达国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加入WTO,要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促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环境技术合作,结合我国现有的环境技术、管理水平及经济承受力,通过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争取签署相互承认协议,减少因环境标准不同而产生的贸易障碍。

5.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的地理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很难一步到位,“绿色壁垒”将成为长期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一大障碍,而美、日、欧盟的环保标准又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在加强环保产品开发的同时,应调整我国的贸易地理方向,扩大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一方面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可以减缓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压力,降低风险,逐步实现我国出口商品从污染程度高向环保产品的转变。

收稿日期:2001-08-31

标签:;  ;  ;  ;  ;  ;  

论加入WTO与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