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高新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高新荣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妇产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对避免诱发因素、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其中好转38例,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5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阻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该疾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吸烟、遗传、肺脏的老化和血管的改变有关[1]。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4~87岁,平均67±5.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慢性支气管型15例,肺气肿11例,合并呼吸衰竭6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

1.2 护理

1.2.1避免诱发因素 COP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COPD的发生和发展[2]。因此指导帮助老年人戒烟十分有必要。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吸入,可有效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同老年人肺炎的要求。鼓励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此外,对于有COPD高危因素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早期发现COPD并及时予以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用药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力下降,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①止咳药:可待因有麻醉性中枢镇咳作用,有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可能会成瘾,并因抑制咳嗽而加重呼吸道阻塞。喷托维林是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不良反应有口感、恶心、腹胀、头痛等[1]。②祛痰药:溴己新偶见恶心、转氨酶增高,胃溃疡者慎用。盐酸氨溴索是润滑性祛痰药,不良反应较轻。

1.2.3饮食护理 呼吸功的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护理人员在对COPD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评估患者的饮食形态和喜好,了解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针对原因协助改善。②保证患者舒适的进食环境,用餐前30分钟应予休息,以免太累影响食欲。③进食时若有气喘,应以鼻导管给氧。④应给予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易产气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或饮料。⑤注意避免过度进食,过多的热量容易造成呼吸功能的负荷。

1.2.4心理护理 COPD病程长、反复发作,使患者的生活规律发生很大的改变、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患者容易产生悲观、孤独、性格孤僻等变化,可表现为拒绝治疗、厌世、乱发脾气,造成他人难以接受的局面。此时,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异常表现,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想法;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订和实施康复计划,消除患者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对表现焦虑的患者,教会其缓解的方法,如听轻音乐、下棋、游戏等,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1.2.5呼吸功能锻炼 COPD患者需要增加呼吸频率来代偿呼吸困难,且常为胸式呼吸,有效性低,患者易疲劳。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锻炼,以增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①缩唇呼气: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指导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4]。②腹式呼吸:患者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限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天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因此指导老年患者只能在疾病恢复期(如出院前)进行训练。

2.结果

对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其中好转38例,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5%。

3.讨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持续低流量吸氧。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加强口腔护理,去垢除臭,保持口腔湿润舒适。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深度、频率、音调、口唇和甲床的颜色。监测血氧变化。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排痰困难者可行雾化吸入或体位引流。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地咳痰,学会腹式呼吸。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识别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劝导患者戒烟;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避免和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指导患者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患者理解康复锻炼的意义,充分发挥患者进行康复的主观能动性,制订个体化的锻炼计划,选择空气新鲜、安静的环境,进行步行、慢跑、气功等体育锻炼。在潮湿、大风、严寒天气,避免室外活动。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依据呼吸困难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判断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以便更合理地安排日常活动。

【参考文献】

[1]林秀菊,赵晓华,刘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10-11.

[2]刘淑贤,杨秀荣,高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4):65-66.

[3]宁忠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4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3):163-163.

[4]吴惠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5):74-75.

论文作者:高新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高新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