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美”式教学策略论文_王礼兵

小学语文作文“美”式教学策略论文_王礼兵

(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共华小学校 威远 642450)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的确学生作文能力体现了学生整个语文素养,为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作为提升学生综合性能力的突破口,为学与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老师感到教学吃力,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生活“美”、阅读“美”、课堂“美”、欣赏“美”

为更好的进行作文教学,我提出了小学语文作文“美”式教学策略,现浅谈如下: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知生活“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书写生活。

1、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美。

有人曾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留心每天所发生的事物,让心灵受到美的熏陶。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有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2、用文字积累生活中美的世界。

在生活中,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心灵也受到了感化,学生也更愿意去用美的眼睛去看世界。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经历,用文字记录在日记本上。这一个个汉字,就是学生对生活的书写。这为以后作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学生无话可写的瓶颈也被打破了。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感知阅读“美”。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环节,大量美文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去课外广泛阅读,去积累有关词句,感知中华文字和语言的美。这样不仅可让他们了解作文,还让他们乐于写作。

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让学生与书为友。还可组织一些朗读比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三、钻研作文教学方法,创造“美”式课堂。

热爱生活是作文的基石,课堂指导则是突破作文难点的重要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能否写出好的作文,教师的课堂指导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把生活的片段、零碎的词句、一定的写作技巧融会贯通的过程。

1、深钻作文教学方法,备课要有创意。

深钻教材,提炼写作方法从而设计出有创意备课。过去的作文教学,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即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师应该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找出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

2、采用活动式、体验式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的课堂切忌空谈理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应该多采用活动式、体验式的作文教学。可引用少先队活动课、学生郊游、班级联欢活动、种花种草经历、养殖动物体验、参与家务劳动……进行作文教学。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这有利于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悟,思想上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上才更加真实、丰富。

3、要将“说”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之中。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在审题中,让学生说说要求与范围,以反馈学生对题目要求与范围的理解程度,老师给予补充。在教学中,只有 “说”才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只有 “说”才能丰富学生们对生活经历的感知;只有“说”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说”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创作的动力。

4、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此处“思”是说写作是一种技术,如何用文字恰到好处的表达,就是方法和技巧问题。写作方法、技巧的掌握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无法之中求有法。通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然后是有法之中求变化。进一步掌握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

四、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欣赏“美”文。

1、评价学生作文,要挖掘学生的“美”。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小学生的作品不可能达到作家的地步,甚至很多语句也不通顺。但是,我们切不可以过高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多去挖掘学生作品“美”的地方。“美”可能仅仅是一个词语,或者是一句通顺的句子。只有挖掘学生的优点,才更能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热情,让学生敢写、乐写。

2、展示学生优秀作品,互相欣赏“美”文。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互相欣赏“美”文,这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学生创作的文章,得来不容易,我们应该经常性的把优秀的文章广泛的推广。写得好的学生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写得稍差的也能让他们在别人的作品中汲取养料为己所用。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阅读的兴趣,以活动式、体验式为教学手段,配以一定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再加以表扬和自我欣赏。就能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作文教学就不再是老师、同学们棘手、可怕的事了。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2)写作方法与技巧

作者:王凯旋

出版: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王礼兵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文“美”式教学策略论文_王礼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