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循环RNA检测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研究论文_李桃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循环RNA检测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研究论文_李桃

李桃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的100例ⅢB期、Ⅳ期NSCLC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S、DHFR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各项指标与NSCLC治疗疗效的关系。同时选取 98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样本作对照。结果:100例 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治疗,无CR病例,PR 25例,SD 45例,PD 30例。25例化疗敏感者的DHFR 水平为(0.21±0.11)pmol/L,75例化疗抵抗者的DHFR水平为(0.41±0.18)p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S 可作为预测培美曲塞化疗晚期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DHFR可能作为近期疗效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培美曲塞;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213-02

培美曲塞作为一种多靶点抗叶酸药,在晚期NSCLC肺腺癌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中需筛选出培美曲塞优势人群。研究发现,培美曲塞通过以下靶点发挥作用: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GT)和氨基咪唑羧酰胺核苷甲酰基转移酶(AICARFT),以上药物的作用位点,可能为本研究提供有效的疗效预后标志[1]。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100例2016.7-2018.06年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接受培美曲塞治疗的初治晚期NSCLC 患者。组织类型明确,PS0-1分。

1.2研究方法

1.2.1化疗方案 100例患者均接受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cisplatin, DDP)或卡铂(carboplatin,CBP)为主的方案化疗。两周期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如出现CR、PR为对化疗敏感;如为SD或PD,则对化疗不敏感。

1.2.2基因检测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TS、DHFRmRNA的表达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抽取每位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5ml,EDTA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白细胞。按Trizol试剂说明提取总RNA,-80℃保存备用。cDNA合成反应体系:5×逆转录buffer(含有探针)4μl、上游引物(10pmol/μl)0.4μl、下游引物(10pmol/μl)0.4μl、dNTPs(10mmol/μl)0.2μl、逆转录酶(200U/μl)1μl、DEPC水9μl、RNA模板5μl、总体积20μl。每个样本重复测量3次。分别以2种基因表达的Ct值的平均值作为分界点。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对照。

1.2.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统计软件。TS、DHFR基因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循环TSmRNA、DHFRmRNA与NSCLC疗效的关系

NSCLC组血清TSmRNA组的表达为0.88±0.12,对照组的TSmRNA水平为2.23±0.21,血清DHFRmRNA的表达为0.25±0.16,对照组的DHFRmRNA水平为1.23±0.22,NSCLC组的TSmRNA、DHFR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NSCLC患者无CR,PR 25例,SD 45例,PD 30例。25例化疗敏感者的TS水平为(0.67±0.19)pmol/L,75例化疗抵抗者的TS水平为(1.59±0.18)p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化疗敏感者的DHFR 水平为(0.21±0.11)pmol/L,75例化疗抵抗者的DHFR水平为(0.71±0.18)p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TS是培美曲塞治疗作用机制中的主要靶点,TS表达与培美曲塞的敏感性相关,即TS表达越高,培美曲塞的敏感性越低[2]。TS表达检测需要肺癌组织,其来源相对困难。而培美曲塞的另一个关键靶点,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酶,Levy等[3]回顾性研究发现,40例白血病患儿显示DGFR活性与患者预后相关,通常表达活性高的患者预后差。

本研究发现,25例化疗敏感者的DHFR水平为(0.21±0.11)pmol/L,75例化疗抵抗者的DHFR水平为(0.41±0.18)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外周血循环TS可作为预测应用培美曲塞化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DHFR可能作为近期疗效的预测因子。因此,晚期肺腺癌外周血循环中检测TS及DHFR转录水平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通过可检测的临床指标,筛选优势人群,使化疗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Lee SH,Noh KB,Lee JS,et al.Thymidylate synthase and ERCC1 as predictive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treated with pemetrexed and cisplatin[J].Lung Cancer,2013,81(1) :102-108.

[2] Levy AS,Sather HY,Steinherz PG,et al.Reduced folate carrier and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expression in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may predict outcome:a Children Cancer Group Study[J].J Peditar Hematol Oncol,2003,25(9):688-695.

论文作者:李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循环RNA检测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研究论文_李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