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感冒的治疗论文_王颖

中医内科感冒的治疗论文_王颖

王 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的概率比较高,而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在中医古书《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认为引起感冒的原因多为外感风邪,一般人在受风后,会使人出现头痛、振寒等症状。本文对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使人们找到治疗感冒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医;内科;感冒;治疗;原因;方法

很多人出现过感冒的情况,这种疾病会引起多种症状,常见的主要是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发烧等。感冒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在得了感冒后,人们会出现身体不适的问题,而且感冒的程度不同,身体的不适感也会有一定差异,一般程度较轻的患者只用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即可,而程度较重的患者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患者可能存在严重伤风的政症状,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在治疗感冒时,要需要结合发病的原因,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

一、造成感冒疾病发生的原因

1、相关因素。根据《内经》中记载,诱发感冒的原因主要是风邪,在季节交替的时节最容易发生感冒,常见的症状主要有风寒与风热。还有一种致病因素是时邪病毒,是指由传染引起的感冒,在感冒高发期,患有感冒的人身体内有病毒,这种病毒可能会在空气中传播,会传染给其他人。

2、感冒的病机。引发感冒与周围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冷热交替的时节,人们身体的抵抗力也比较差,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导致人身体内部组织的不协调性,容易引发感冒疾病。有的人身体比较弱,在风邪的影响下,会出现头痛症状,再加上休息不足,会使感冒病毒乘虚而入。感冒的病机是肺卫失和,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卫外之气会出现失调的情况。在人身体比较虚弱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外邪或者风邪会通过皮毛入侵人的身体,会对人的肺部造成损坏,而且会影响肺功能的正常发挥。感冒还会引起鼻塞,会引起喉咙肿痛,鼻与喉都是肺系统的流通器官,风邪会从人的口鼻进入身体,会对肺部造成损坏。人体出现卫表不和的情况后,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肺失宣肃的症状主要是鼻塞、咽痛、咳嗽等。

3、病理变化。人们在出现感冒症状后,并且的程度与人的身体状况有着较大的关系,有的人体质比较弱,感冒的症状会比较严重。感冒的临床症状比较多,常见的主要是风寒、风热、暑湿等。风寒主要是由风邪引起的,会导致肺气失宣。风热暑燥主要是由皮毛疏泄不畅引起的,会导致肺失清肃。出现这些症状后,患者必须及时治疗,为了避免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患者还可以去医院检查,避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二、中医诊断感冒的重要依据

1、诊断的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感冒患者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早期症状主要是鼻道问题,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在早期阶段,鼻涕多为清水样,在后期鼻涕可能会逐渐变稠,还会出现发热、咳嗽、四肢发热的情况。根据夹邪的差异,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夹暑、夹燥的症状,这一情况极易引发其他症状。在换季的时节属于流行性感冒高发时期,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的病情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在后期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四肢酸痛的病情加重情况。感冒的发病率比较高,其在不同的季节都可能出现,在春季与冬季属于高发期。在治疗感冒时,一般在1周内都可以治愈,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这样才能避免感冒经常发生。

2、临床检查。在中医内科质量感冒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这样可以根据检查的指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检查的内容组员包括血常规与X胸部摄片。血常规包括WBC↑、N↑、L↑,X胸部摄片可以对患者肺纹理进行观察,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做到对症下药。

3、病症区分。感冒有着不同的症状,对于风邪引起的感冒,一般会出现发热的现象,患者可以通过吃药的方式进行治疗。风温感冒会使患者出现高烧现象,患者需要重视这一疾病,要及时吃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患者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疾病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现象,症状的程度比较轻,有时会鼻塞问题,病毒从口鼻进入肺部后,会引起咳嗽、咽痛等问题,这种疾病会使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患者需要经常通风,患者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三、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方法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可以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其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与确定,然后通过服用中药对疾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在用药时一定要严谨、认真,还要避免患者出现过敏或者药物中毒情况。中医内科治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皇帝内经》中就有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记载,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治标并治本,一般疗效比较长,但是疗效也比较显著。

1、风寒束表证。由风寒引起的感冒,患者会出现恶寒、咳嗽、咽痒、四肢酸痛、流清鼻涕以及多痰的症状。在治疗时,医生需要选择适合的药物。可以采用荆防达表汤以及荆防败毒散两种中医内科方式进行治疗。在配制荆防达表汤时,选用的中药主要有:荆芥、防风、白芷、苏叶、生姜、杏仁、赤苓等,这种中药材具有解表、化痰、除湿、健脾等功能,对风寒引起的感冒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在配制荆防败毒散时,选用的中药材有:荆芥、柴胡、桔梗、茯苓等。这些药物具有宣肺、通气、除湿的功效,可以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2、风热犯表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恶寒轻,发热重,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稠,鼻塞喷嚏,流稠涕。在治疗时选择的药物有:①银翘散:连翘、薄荷、淡豆豉、竹叶、银花、牛蒡子清热解表疏风,荆芥穗疏风解表,芦根清热生津。对病情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②葱豉桔梗汤:薄荷、连翘、辛凉宣肺解表,栀子清热解毒,桔梗利咽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促进身体疾病状况的恢复。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感冒的治愈率,这种治疗方法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做到对症下药,要了解患者患病的原因,还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确定患者对药物是否存在过敏现象,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尽快回复健康。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必须上医院接受治疗,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泽庚,彭波,张念志,季红燕,童佳兵,杨程,韩明向. 中医内科呼吸学科的学科研究思路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08)

[2]谷中瑞. 中医内科解毒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

[3]王雪丽,高学文. 中医对感冒的分型及治疗用药[J].中国当代医药.2009(08)

[4]王欢. 浅谈感冒的中医分型治疗与辨证施护[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04)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中医内科感冒的治疗论文_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