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评估方法论文_周美丽

(广西区气候中心,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本文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研究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估,以增强农业生产防御气象灾害能力,确保农业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影响评估 广西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区气象灾害问题日益凸显,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已逐渐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形复杂,受中高纬度西风带天气和低纬度热带天气系统影响较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暴雨、干旱、大风、冰雹、高温、冰冻等气象灾害发生。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对社会经济影响严重,特别是表现在农业生产上,严重的气象灾害会导致农业减产,甚至绝收,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1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对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评估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线性回归

2广西主要气象灾害

2.1暴雨洪涝

广西暴雨出现频率较高,各地年平均暴雨日数在3~15d,平均每年降水量在2657.8mm,平均暴雨日数为15d,年平均最大暴雨日数为25d。近32年广西洪涝灾害受灾率以0.6%/10a速率增加,其中1981-1993年洪涝灾害率较小,且年际变化波动幅度不明显,大部分年份的受灾率还不足5%;进入1993年后,洪涝灾害受灾率以5.2%/10a速率减小,受灾率最大值为27.6%,在1994年。

2.2干旱

据建国以来记录表明,广西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干旱出现,其中春旱和秋旱对农业生产危害最为严重。桂西春旱出现频率最高,为50~90%,以百色市最严重;桂东秋旱出现频率最高,为70~90%,以桂东北最严重。虽然夏旱频率较低,一旦出现重度干旱,灾情严重。

近32年广西干旱灾害变化趋势不太显著,但是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1981-1988年干旱灾害呈逐年增加趋势,增加幅度达22%;1988-1992年受灾率在20%以上;1993-1998年干旱受灾率相对较小,呈波动变化趋势;1999年后干旱受灾率波动较大,尤其1999年、2004年和2010年干旱受灾率均超16%。

2.3风雹

广西大部分地区大风日数1~4d,沿海地区较高,7~9d。大风天气主要在夏季,是全年大风日数42%,其次是春季,占30%,秋季和冬季分别为16%、12%。广西冰雹天气桂西多于桂东,山区高于平原。广西多雹区域主要在桂西北,集中在2~5月,超过全年冰雹日数90%,以3~4月多,分别占全年冰雹日数32.4%和34.6%。

近32年广西风雹灾害以0.9%/10a速率增加,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风雹灾害对农作物危害相对较轻,虽略有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太明显。1994年后风雹对农作物受灾率波动变化大,尤其是1997-2008年风雹受灾率呈周期性增加趋势,冰雹受灾率最大值为12.97%(2008年)。

2.4低温冷害

广西境内具有丰富水热资源,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低温冷害严重危害农业生高产。低温冷害北部高于南部,但是低温冷害对南部危害程度却高于北部。

近32年广西低温冷害受灾率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内不足1%,低温对农作物危害相对较低;90年代中后期低温冷害受灾率逐渐增加,对农作物危害程度加深。

3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估

本文选用1981-2012年广西玉米、单季稻、双季晚稻和粮食作物单产数据为参考序列,通过灰色系统分析方法计算暴雨洪涝、干旱、风雹、低温冷害与粮食关联度和关联序列。结合表1中数据信息,暴雨洪涝和干旱灾害对广西农作物产量影响最严重,其次是风雹,低温冷害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低温冷害造成早稻烂秧在60-70年代频发,后随着耕作技术改进和新品种引用,春季低温和秋季寒露风对水稻危害程度减小。干旱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春旱和秋旱危害最重;暴雨夏季集中,尤其6-7月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广西早稻生长期在3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春旱会对早稻播期和前期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早稻生长后期受洪涝灾害影响严重。所以干旱对双季稻危害较重,其次是洪涝灾害。

广西晚稻生长季在7~9月,会有夏旱和夏秋连旱,影响水稻抽穗开花和灌浆,降低结实率,增加空壳率,不利于水稻高产丰收。

广西单季稻生长期5~9月,暴雨天气集中,尤其水稻生长前期和中期,洪涝及其衍生灾害频发,阻碍单季稻生长发育,中后期受夏旱和秋旱影响较大,不利于水稻抽穗开花和灌浆开展,结实率降低,水稻产量下降。因此,洪涝灾害对单季稻危害最严重,其次是干旱。

由于广西有春玉米和秋玉米,大都在丘陵山地种植,这些干旱灾害频繁区,干旱对玉米拔节、抽雄和吐丝期均会造成影响,出现减产。

表1 广西粮食作物产量与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灰色关联分析

4结论

农业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农作物品种,选用科学合理方法调整农作物布局,对本地气候资源充分利用,趋利避害,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防御工作,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水平,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确保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松,邹立尧,魏春秀,等.广西农业干旱灾害演变态势与应对策略[J].气象软科学,2009(2).

[] 姚胜芳,黄治逢,农孟松,等.广西冰雹的活动特点.热带地理,2008,28(2)

作者简介:周美丽(1979-),女,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县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灾害评估与气候变化。

论文作者:周美丽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广西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评估方法论文_周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