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曼丽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曼丽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出结论 全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可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而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护理体会

膝关节疾病患者多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或创伤性或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患者常表现为患膝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x线片均示膝关节严重退行性病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骨质增生明显,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翻、外翻、屈曲孪缩畸形。[1]近年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骨科用于治疗膝关节病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从2004年至今共开展此类手术 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40例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50-68岁,平均59岁,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每例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l周后进行TKR,术后经积极的康复护理,患肢膝关节屈曲达100~120°,生活基本自理。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护士若能给于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更为有益。在手术前一天查阅病例,了解病情,确认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各项检查是否完善,与患者进行交流,给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简单讲解麻醉,手术过程,介绍以往成功的手术病例,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增强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及帮助病人完成各项检查,如 x 线检查,心电图,抽血化验及交叉配血等。

2.3行为训练:术前三天指导吸烟患者戒烟,行咳嗽、扩胸、深呼吸等练习和运动;同时指导患者应用便盆在床上练习大小便;教会患者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活动、踝关节以及膝关节的主动运动练习;使用助行器;肥胖者指导其减肥。

2.4术前准备:膝关节置换手术无菌要求严格,术中所用器械采取高压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各类仪器设备术前一日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皮肤准备;术前禁食12h,禁饮4-6h;根据医嘱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术中护理

3.1病情观察:首先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选择上肢静脉,老年人、心肺功能差者,输入液过多过快可引起心衰、肺水肿,手术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及时调整。

3.2体位的安置:麻醉起效后摆放体位,取平卧位,双上肢外展,放于托手架上并垫软垫,用约束带固定,避免过度外展已免神经损伤。

3.3止血带的护理:选择合适的袖带,检查接头衔接是否紧密。收缩压100 —150mm 每 0.5-1h 放松止血带10-12分钟,使血液循环得到暂时恢复。止血带使用后立即记时,巡归护士应主动向术者报告止血带时间,避免超时。[2]止血带放气时一定要慢,防止止血带休克。

3.4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密切配合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术后护理

4.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患肢的血运情况,有无发凉、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皮肤感觉异常、运动障碍、以及有无足趾疼痛等,同时判断有无血管神经损伤或失血性并发症。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2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帮助叩背,鼓励咳痰,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

4.3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如突然发生下肢肿胀,并且伴有局部疼痛,要考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正确的肢体活动是预防Dvt的重要措施。

4.4预防褥疮 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干燥。每日用红花酒精按摩骶尾部2次,督促患者多活动健侧肢体,并指导患者利用手拉环做抬臀运动以预防褥疮。

4.5预防尿潴留 指导病人术后2~3h内排尿,预防尿潴留。

4.6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切 口敷料的渗出情况,向患者说明切口引流的目的及作用,确保引流管通畅并呈负压状态,防止管道的扭 曲、堵塞、滑脱。防止引流液反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引流量,并做好记录。

4.7饮食护理:加强全身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食物。

4.8功能锻炼 第1阶段(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 此阶段目的是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手术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和程序,以便得到患者的配合;第2阶段(术后0~21d,住院期间) 术后0~7d:目的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3]术后第8~14天:重点是加强患肢在不负重状态下进行主动运动,同时进一步增加患膝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术后第15~21天:重点是逐渐恢复患肢负重能力,开始行走和步态训练,并加强患者平衡能力的训练。[5]第3阶段(术后第22天至3个月,即出院后) 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前3周康复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肢的活动及负重能力,进一步加强下肢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肌力的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5、出院康复指导

继续康复锻炼;饮食指导;生活起居指导;定期复查。

6、体会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解除患者顾虑,增强其抗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7、小结

TKR患者术后正确有效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也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4]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必需的。我们细致认真的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日后患者积极配合对有效地保证手术后效果,达到最好的功能状态是至关重要的TKR手术后制动会利于伤口愈合。我们的实践也证明:适时、适当的功能训练和康复指导利于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增强病人肢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45.

[2]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67.

[3]程剀,李雪平,于俊龙.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治疗要点相关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0):875.

[4]杨滢,朱建英.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8,14(1):589 —591.

[5].张伟明,陆相云,王云.心理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的临床应用.中国康复,2005,20(1):354 —355 .

论文作者:张曼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曼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