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淑娟 何云娇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淑娟 何云娇

德宏州人民医院眼科;云南德宏 678400

摘要:目的:将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应用于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中,探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此文研究数据资料是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对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都予以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分析2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数值是95.00%,术后7d,20例患者的结膜切口都得以愈合。结论: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采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显示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显微镜;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水平共同性斜视

斜视属于眼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视觉功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及时和尽早予以患者手术治疗十分关键[1]。常规斜视手术治疗具有比较高的危险性,患者术后存在比较多的并发症情况。近几年来,显微镜指导下的斜视手术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临床。笔者数据资料源自于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研究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用于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此文研究数据资料是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存在共同性内斜视的患者有5例,存在共同性外斜视的患者有15例;伴存屈光不正的患者有16例,伴存直分离性斜视的患者有4例,伴存弱视的患者有2例,伴存斜肌麻痹的患者有2例,伴存斜肌亢进的患者有1例,伴存垂眼球震颤的患者有1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1岁,年龄平均值是(21.65±2.98)岁。

纳入标准:术前不存在立体视功能的患者;存在垂直斜视的患者,术前垂直斜视度在10Δ以下的患者,不用进行矫正;对此文研究配合度及依从性均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术前存在立体视功能的患者;存在垂直斜视的患者,术前垂直斜视度在10Δ及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矫正;对此文研究不配合的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采取眼科显微镜,对视野予以扩大四倍-六倍,并对扩大倍数予以适宜调节;行改良的Parks手术切口,予以开睑处理,实施外直肌相关手术的时候,于颞下方和角巩膜缘相距6-7毫米的部位实施弧形手术切口,将Tenons囊切开,且直达至其巩膜,内直肌相关手术于患者鼻下方和角巩膜缘相距4-6毫米处的部位实施弧形手术切口;于Parks手术切口部位,将直肌拉扯,将直肌显露处理;予以后徙术处理,采取双套环式对肌肉缝扎,采取6-0可吸收线固定于浅层巩膜部位,结扎之前将眼位调节到正位;一般不用对结膜切口予以缝合,若对位的创口并不佳或是创口太大的时候,采取8-0可吸收线予以缝合,使线头埋在患者的结膜下面。

1.3 指标观察

(1)观察和记载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切口恢复状况。(2)观察和记载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术后眼位恢复效果。

2. 结果

2.1 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切口恢复状况分析

术后1d,有2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下出现少量的出血现象,呈现轻度的水肿现象;有18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不存在明显的结膜切口相关瘢痕现象,患者的结膜切口相关对位都呈现良好。术后7d,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切口都得以愈合。

2.2 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术后眼位恢复效果分析

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中,无效有1例,有效有1例,治愈有18例,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数值是95.00%,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都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结膜息肉症状、结膜切口相关瘢痕症状、眼前节相关缺血综合征症状、巩膜穿通症状等

3. 讨论

水平共同性斜视对患者的视觉相关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面部的美观度也带来影响,对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危害[2-3]。对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治疗具有必要性,然而,常规治疗手段是予以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肉眼直视下的手术治疗,术后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现象,不利于患者恢复。近年来,显微技术在斜视手术中得以应用,促使其相关操作的精准度提升,术野更加的清楚,减少出血量,逐渐得到推广使用。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存在很多优点,第一,术中能将大血管避开,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降;第二,予以肌肉分离处理的时候,不容易将患者的鞘膜和肌腱进行损害;第三,能对显微镜相关放大倍数进行调整,进而更加精准的对位以及对切口予以缝合;第四,术中相关操作的精准度得到明显提升,将矫正患者的眼位准确率提升;第五,可以使眼部相关肌肉缝合于患者的浅层巩膜上面,将巩膜穿透等相关并发症情况减少[4-5]。本文结果呈现,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予以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后,治疗有效合计数值是95.00%,术后7d,20例患者的结膜切口都得以愈合。体现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应用于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中的可行之处。

综上所述,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采取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体现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娟,韩惠芳,刘素江等.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7,8(2):68-69.

[2] 赵冰冰.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5):34-35.

[3] 杨建华,许淑平,卢雪梅等.显微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3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3):295-297.

[4] 王雅坤,解正高,王虹等.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6):447-449.

[5] 刘永松,杨阳,赵红霞等.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眼压变化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3):106-107,110.

论文作者:杨淑娟 何云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淑娟 何云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