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探讨论文_杨阳

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探讨论文_杨阳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在机械制造工艺创新的相关研究中,部分学者专家主张通过落实质量检验工作,加强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约束作用。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工业产品的机械加工质量和加工工艺的可靠性。如果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对于其已经固定的产品品质就不再有改善的意义。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

制造工艺可靠性与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安全和效益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决定机械制造企业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随着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设备增加、技术提升和过程复杂等一系列变化,影响制造工艺的实施和应用的因素逐步增多,甚至造成了对制造工艺应用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制约。因此,机械制造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确立提升制造工艺可靠性的基本策略,形成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和建设的内在动力,构建起适于机械制造产业、适于市场竞争的机械制造企业管理、技术、组织新体系和新网络。

1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概念

机械产品的工艺可靠性指的是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等多个方面相结合起来的、进行一体化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保证其工艺过程满足技术需求的可靠度。它不仅要求了产品的高质量,也对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出了要求,提高工艺可靠性,能直接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工艺可靠性的分析要从产品的设计、制造等多环节入手,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以预防。提升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不仅能提升产品的质量,更有助于提升制造企业的实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机械制造工艺对可靠性产生的影响

2.1参数和可靠性指标关系

现阶段机械理论对产品可靠性和工艺参数存在的关系加以论证,但是尚未清楚的阐述提升可靠性的相关问题。子产品可靠性和质量指标间存在的关系非常复杂,耗损会发生于产品制造阶段,产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工艺技术错综复杂的过程,加之机械技术本身的复杂程度,使得产品可靠性得不到保障。针对于产品可靠性来说,工艺方式及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相当,如果工艺过程中未能清楚的理解可靠性指标,将会影响到后续的工作开展。

2.2参数对耐磨性的影响

产品本身的材料属性就是工业产品耐磨性受到影响的关键,其化学成分、物理成分等,都是影响到产品耐磨性的重要因素。需要重视生产材料的冶金过程,明确影响到耐磨性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化学参数等,因为不同参数的关系随机,所以材料中各个成分的分布情况及零件加工状态等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3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可靠性措施

3.1分类加工误差

机械制造加工一般都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不仅每个机械工件上都含有大量的孔位,并且每个孔位的位置都对加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此时技术人员需要关注孔位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特征,这一特征进一步增加了加工的难度,导致加工误差问题的发生。所以当前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控制孔位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工艺可靠性分析中,就需要对加工误差进行分类,包括“一般性误差”、“严重误差”、“非常严重误差”等,根据这些误差的分类情况,采取不同的误差处理方案。例如,可以将回归方法中的最小二乘法来直接确定机械工件中孔位误差之间所具有的定量关系,在对孔位进行测量之后,对孔位误差水平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提高生产质量的目的。

3.2建立机械制造企业制造工艺管理系统

第一,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对制造工艺体系和管理系统进行重新研讨和分析,找到制造工艺管理中不适应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部分,重新构建制造工艺管理系统,淘汰落后的制造工艺体系,引入先进的制造工艺管理理念,在架构上建立起适于市场化和生产实际的机械制造企业制造工艺管理新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在制造工艺管理体系建设中,要立足于制造工艺的发展特点进行技术创新、员工激励等相关控制,为制造工艺的创新、发展和稳定提供管理方面的支持。在制造工艺管理系统建设中还应该强化对制造和生产过程的管控功能,要立足于提升制造工艺可靠性,强化对原材料、设备、工具等资料的技术管理,强化标准、规范等技术要素的管控,强化设备保养、维修等相关环节,真正提升制造工艺管理的质量,确保和提升机械制造企业制造工艺可靠性作出多维度、多体系的保障。

3.3适用多种研究方法

由于影响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因素多,且都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和有效的预防,因此,应加强研究方法,结合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来提升工艺可靠性,如可以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提升产品质量。孔位特征是影响工艺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可以先用定量方法对孔位特征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前进行分析,将它的影响因素和其受影响的程度加以整和,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模型,从而研究出在进行孔位加工过程中需要重点防范的问题。之后采用定性方法,对人员、机器等难以控制和量化因素进行描述,突出其潜在隐患,加大预防力度,提升制造水平。

3.4精密加工技术

3.4.1精密切削加工技术

精密切削加工技术,主要采用密度相对较高的设备配合上单晶体金刚石刀具,通过机械预设的加工精度完成切削,例如通过激光扫描机等来提高生产精密度情况。

3.4.2超精密研磨精密加工技术

该技术以精密加工为核心,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磨削、研磨等技术手段,来对机械制造零部件的外形等进行设定,并在零部件生产过程中,采用抛光等生产工艺方法,增加精密加工质量。

3.4.3纳米技术

与上述两种技术相比,纳米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精密加工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尖设备,纳米技术主要被应用在一些精度高的小体积零件生产中,包括芯片、电路等,该技术在生产精度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3.5机械工艺过程可靠性评定方式

随着机械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宽,与此项工艺技术存有密切联系可靠性评定方式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如同评定其他系统可靠性一般,机械工艺过程的可靠性评价体现出极为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应该明确的是工艺过程中无事故发生率则被视为可靠性的指标。工艺系统故障会循序出现,如果未能采取积极的措施,将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正视工艺系统故障所在,明确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设备、工具和工装等出现了严重的磨损,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导致系统出现了故障问题,影响到后续的进展。再就是因为温度和化学作用等导致的系统故障,在未能抑制相应态势的时候,使得故障问题影响到整个施工流程。突发状况也是影响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的关键,比如调整工序、配套产品存有缺陷等,都会导致相应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可靠性提升。综合上述的分析,应该明确制定可靠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具备着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将故障逐步降低至最低程度,避免其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可靠性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

结论

机械的工艺可靠性是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主要研究目标,也是目前行业竞争的重点。工艺可靠性的不断提高,是为了满足于人们对生活所需的机械产品的根本需求。因此,机械制造业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审视自身设计、生产、管理等过程的不足,及时改进,提高工艺可靠性,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林,牛辰.机械制造设备加工工艺分析[J].南方农机,2018(14):37+102.

[2]刘超,刘源,吴罡.试论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J].中国新通信,2017,19(4):147.

[3]雷丰丹,张利娜.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2):61.

论文作者:杨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探讨论文_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