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节水灌溉工作,将其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要求各下级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此号召与驱动下,全国各地均在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工作,积极推动节水型农业建设。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人们在节水灌溉意识上还比较淡薄,这些势必对国家节水灌溉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造成影响与制约。针对此情况,从多方面探讨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促进此领域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1)喷灌式灌溉
所谓喷灌技术,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借助专业设备,对水进行加压处理,使之产生自然落差,然后借助压力管道,将有压水送至田间,进而在利用喷头将水喷洒于空中,使之成为细小的水珠,最后均匀地洒于土地上。此方法对于蔬菜、粮食及全部旱作物均适用,尤其是气候比较温暖的山丘或平原地区。
(2)滴灌
滴灌实际就是利用小塑料管,把灌溉水送至作物的根部或附近,水从滴头当中慢慢地滴出来,此乃一种要求较高且比较精密的灌溉方法,哪里需要水,就灌溉哪里,并且还能做到仅灌溉作物而非土地的目的。此种方法多用于大面积土地。
(3)地面灌溉
此方法实为一种比较传统且常用的灌溉方法,其乃是衡量节水与否的重要基点。随着此技术的日益更新与完善,近期其许多方面较传统地面灌溉,涌现出诸多可达节水目的的新方法。灌水技术要素指的是入畦流量、沟畦规格,通常情况下,针对畦灌与沟灌而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小的沟和畦尺寸,能够提高灌水效率,此外,灌溉均匀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而对于传统形式的沟畦灌水而言,其便是借助人工,自排水渠开口处防水,流入到沟畦中,也经常会因为放水口出现渗漏情况,而导致田间损失。所谓膜上灌,实际就是在地膜上,设计成沟状,水流动于膜上,当流至作物长出孔位置时,水才渗入到土地,如此一来,便能达到提高灌水效率的目的,除了能节水,而且还能节省相关设施。(4)微灌法。微灌技术类似于滴灌,同样是利用管道将水输送至灌溉农田,但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借助灌水装置,以比较小的水量引水进田。此技术相比于其他形式的灌溉技术,能够以最小的水源来实现完全灌溉作物的目的。
2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模式分析
(1)纯井灌溉
针对纯井灌区而言,其多存在于有着较低地下水位的地区,存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针对罐区所生长的作物而言,应依据生态要求可供给的地下水开采量,来对其灌溉用水量加以明确。基于此种前提下,现阶段此类罐区已经难以满足所有灌溉面积上的作物灌溉需要。针对此情况,可以适当性的缩减灌溉面积,采用最高单产的方法来对剩余灌溉面积进行灌溉;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保持原先灌溉面积不变,采用非充分灌溉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节水灌溉技术效率,还能借助低压管道,对作物实施微灌。
(2)自压管道输水灌溉
在一些水库的临近区域,普遍存在着灌溉水不足的情况,对于那些有着比较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灌区,多选用的是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此技术不仅能将田间用水管理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给解决掉,还能将规划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给解决掉。还需要指出的是,在选择管材、防淤积及施工技术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需及时加以解决。
(3)渠井结合灌溉技术模式
针对那些有着较多小河的地区,采用渠井结合的灌溉方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灌溉模式。其形式主要有2种:(1)于灌区的上游地区,以引河水的方式来进行灌溉,而在下游,则用井水来进行灌溉,整体上采用的是井灌联合渠灌的灌溉模式;(2)在灌区内的同一块地,不仅用井水来灌溉,还用河水来灌溉,最终形成一套可以共用的灌溉工程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此类灌区,在进行节水灌溉操作时,用先进、实用的灌水技术与渠道防渗相结合,不仅能减少田间灌水的损失,而且,还能减少渠道的输水损失,除此之外,还能提高灌水重复利用量。
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3.1水源井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
针对水源井工程来讲,其在整个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者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内容主要有2点,其一为水源井建设,其二是井房建设。在对水源井进行建设时,不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情况,还需系统化了解施工现场附近的水资源分布状况。针对水源井而言,其浇注主要分为6节,在对第1节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为了能够更加简便的完成立模,在刃脚位置处,可以选择土胎膜法来进行施工,而在井位处分层位置处,则进行填土方,进行夯实处理。除此之外,还需依据事先设计好的刃脚尺寸,做1个圆形土台(下大上小),而在土台的侧面位置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铺设具有防水效果的油毡,并以此为基础,直接浇筑混凝土。在挖除土胎膜过程中,依据混凝土时间,来明确具体的挖除时间,如果强度≥85%,便可实施此操作;避免出现破坏刃脚的情况。为了预防节间施工缝有渗水情况出现,在各个节顶位置,都需要设置接头(凸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各个节内外模位置处,专门放置方木条。此外,如果是浇注下节时,可选用同标号的砂浆来浇筑,这样能够保证接头位置处有比较密实的混凝土。
3.2地下管网施工
依据设计的具体规格,将实地放线工作做好,在完成放线之后,方能开挖管道。依据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管道开挖的宽度、深度。另外,在施工时,需保证管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检查管道,对其中的杂物彻底清理掉,并管道底部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防止漏水情况发生。而对于管端端面的间隙、钝边或者坡口角度来讲,需要与相关规定相符,且不能用加热法对间隙进行焊接。而在弯道施工中,需对弯头、三通的质量施加严格控制,在对管道进行安装时,可以选用比较实用的PVC材料,安装顺序为先安装干管,然后再安装支管。在黏接时,先对管子的接头进行均匀涂抹,并对止水圈当前的松紧度进行严格检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肥皂水抹在上面,这样能够顺利完成安装。
3.3混凝土施工
在整个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当中,混凝土施工为其核心部分。但基于现阶段实况而言,易出现施工缝处理不合理及大面积积水等情况,这些均容易引发渗漏问题。针对此状况,需要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大幅改进,并将混弄土材料质量给控制好,这样能够较好地预防材料对渠道的破坏,预防坍塌等。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需要制定符合施工需要,且科学的配合比,依据具体的技术参数,明确材料用法及用量;除此之外,还需明确配料的搅拌顺序与时间,在完成搅拌之后,还需要进行试验审查。一般情况下,需要固定好渠道装置及模板等,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合适混凝土材料单,控制配比,按既定顺序与规范来搅拌,以此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还需做好后期的监管与修缮工作,质量监管部门需要积极配合监察部门,共同评价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消除问题与不足,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用。
4结语
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实际施工阶段,需要选用一些比较实用、合理且规范的施工技术,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效能的最大程度发挥,为我国农业的健康、稳定、持久发展提供助力与条件。另外,还需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做好,强化现场监督,做好各项检查,最大程度预防各种弊端与问题的出现,为此类工程的高质量提供切实支撑。
参考文献
[1]黄元高.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 2017(36):44.
[2]李冰,李佳, 赵阳.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环球市场, 2017(14):348-348.
[3]辛华锋,贾连香.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珠江水运, 2017(1):86-87.
[4]佚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 2018(1):91-91.
[5]佚名.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实施要点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 554(21):87-88.
论文作者:王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管道论文; 技术论文; 还能论文; 情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