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褚彩娟论文_褚彩娟

摘要:目的 手术室的临床护理中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本院手术室收治病患50例为主要对象,以实际就诊顺序将平分两组,各组均25例。实验组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基础组则为基础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相比基础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优势显著,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t=3.327,P<0.05);相比基础组,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较高,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开展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过程中,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对于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模式; 人性化; 应用价值;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医疗部门,在医院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理位置,多和手术科室、苏醒室等科室相临近[1]。由于手术多为复杂操作,不仅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手术开始前后,护理人员均要对手术室进行相应的消毒清洁,以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症状,从而影响手术。本文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手术室收治病患50例纳入研究对象范围。实验组,病患男女比例27/23例,年龄范围即为:24~67岁,平均年龄即为(25.23±5.66)岁;基础组,病患男女比例31:17例,年龄范围即为29~69岁,平均年龄即为(30.20±5.89)岁;所有的病患及其家属均知晓、同意了此次试验研究,应允本次临床观察试验,知情的同意书均签署。两组病患数据资料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分析的意义,有着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基础组采取基础护理:包含着监测病患病情,并给予病患临床用药指导及各项常规的护理服务等;实验组采取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模式:

(1)术前人性化护理:

①术前访视:术前1d进行探访,应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评估其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严格把握适应症,并针对患者病情制定相应会计划,并考虑所有细节方面内容,对手术进程、操作、主要事项等做到万无一失;②心理护理:手术作为一种重大的躯体性、心理性应激源,而患者对手术本身往往认知不足,容易产生强烈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麻醉质量、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康复进程等;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充分明确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方面需求,尽可能一一满足,并对患者提出的关于手术创伤、手术时间、麻醉流程、预后等问题予以耐心解释,强调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必要时可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平复其恐慌、焦虑等情绪,帮助其在面对手术时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2)术中人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在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时,应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柔声安抚其紧张情绪,并告知家属等候区域。进入手术室后,应以紧握患者的手、安慰患者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其紧张心理;同时,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并随时关注其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此外,对术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应快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严禁大声喧哗,以免加重患者不安情绪。

(3)术后人性化护理:

①术后监护:以无菌生理盐水擦拭患者皮肤上血迹与消毒液等,并在搬运患者过程中保证动作轻柔、稳健,并注意保护其伤口、导管等;回到病房后,观察患者肌力、意识恢复情况,预防其苏醒期间因呛咳、躁动而出现意外,帮助其顺利渡过恢复期;此外,有效利用病人家庭支持系统,指导家属多予以关怀、照顾,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而创造最佳休养环境;②术后随访:为病人构建个人健康档案,并在术后1周内回访,了解其疾病康复情况等,并依据各项检查结果,为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此外,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开朗心态。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软件来统计、分析资料数据,x2检验临床计数资料,计量数据检验采用t值。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用P<0.05表示组间数据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

基础组病患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为:沟通水平(3.65±0.35)、操作水平(3.77±0.25)、服务态度(3.50±0.36);实验组:沟通水平(5.74±0.62)、操作水平(5.60±0.36)、服务态度(5.22±0.59);相比基础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优势显著,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t=3.327,P<0.05)。

2.2 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相比基础组,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较高,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详如表1。

表1 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手术室是疾病救治的重要场所,对护理质量有较高要求,现阶段手术室护理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护理模式,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非常必要。研究表明,焦虑、恐惧以及紧张等负面情绪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发生混乱,进而增加手术难度、风险,因此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非常必要。传统的护理模式较为被动,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人性化护理模式将患者与护理人员作为中心,十分注重细节护理与患者心理感受[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充分尊重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患者整体舒适度,故患者满意度较高[3]。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消除术前患者恐惧、紧张等心理,能提高手术期间患者舒适度,促进手术顺利实施,能减轻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医院也逐渐从传统的护理干预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进行临床疾病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要求和生理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而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以患者为中心”为护理核心的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将“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原则理论贯穿于整个护理干预中,充分体现出临床护理人员的作用和价值。手术作为一种现代化外科疗法,是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手术室则在开展手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关键场所,对医师操作水平、护理质量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护理质量优劣可对手术效果造成较大影响[4],因而需慎重选取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当代医学护理领域上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宗旨是“以人文本”,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有必要作进一步探究。据报道,人性化护理可促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社会等层面上获得舒适、满足感,而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积极考虑患者各方面需求,一切为患者着想,从术前、术中、术后展开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满足、理解、关怀患者基础上,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此外,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还可提升护理人员自我价值,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最终提升患者满意度、依从性。而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较低,且护理依从性高达97.78%,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证明了上述观点,并彰显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显著价值。

综上所述,良好的手术室护理是手术顺利开展,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前提,本次研究发现,在手术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芳,谢欣珂.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9,5(24):149-150.

[2]李艳杰.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子宫肌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347+349.

[3]陈罗吉.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1):63-65.

论文作者:褚彩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褚彩娟论文_褚彩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