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体美学视域探析排舞曲目的选编论文

从身体美学视域探析排舞曲目的选编论文

从身体美学视域探析排舞曲目的选编

蓝晓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摘 要: 身体美学以身体为基础,离不开身体哲学的同时,也肯定了身体存在的意义。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饱含激情地呼吁:“美的事物不应该是纯粹的生活,也不应该是纯粹的形象,而应该是活的形象。”排舞是一项跟随不同风格音乐完成固定的舞步循环展现不同舞曲风格的国际性运动,以排舞的选编为主体,从身体美学的视角探析排舞曲目的创编。

关键词: 排舞 身体 创编

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饱含激情地呼吁:“美的事物不应该是纯粹的生活,也不应该是纯粹的形象,而应该是活的形象。”美在现实中存在着,美给人规定了双重法则,即绝对的形式性与绝对的实在性。康德在探讨“美”字的内涵时,把它视为一种“鉴赏判断”。身体是人类存在的本身,在身体美学中,身体占主体地位。体育以身体为起点,也以身体为归宿,体育与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身体美学以身体为基础,离不开身体哲学的同时,也肯定了身体存在的意义。

1 排舞曲目中的身体美学浅析

1.1 排舞舞步

一首完整的排舞曲目由固定的舞步循环组成,这个被称为“会走路就会跳”的运动项目,大部分的舞步都遵循着身体常规的运动状态——左右脚交替运动的原则。每一首曲目都有其固定的舞谱,也就是同一首曲目,全球舞步统一。平日的推广里、舞台的表演中、激烈的赛场上,只要播放出同一首音乐,所有人的脚下舞步都是一致的,这种身体下肢的同步与高度的一致性,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最终会用“美”作为鉴赏判断。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虽然通过《中英江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对华贸易并没有出现他们所设想的持续性的增长。因此,西方侵略者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企图向清政府索要更多的特权,从而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4年和1856年,英国分别联合美国、法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开放中国内地,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皆被拒。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关税制度不得不按西方列强的要求作进一步的修改。

对植物体的标记方法有: ①“植物营养室”培养法。在密闭的植物营养室中,通入放射性气体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②植物地上部引入法。将示踪剂配制成浓度合适的溶液,通过涂抹、喷雾、注射等方法将示踪剂从植物的地上部引入植物体内。③植物根部引入法。即将示踪剂加入栽培介质如水、沙、土等,供给植物生长。

排舞的风格种类分为升降起伏、轻快活泼、平滑、古巴、街舞、新颖舞台6大类,音乐风格的不同,脚下的舞步感觉与技巧也不同。这种脚下舞步弹动、升降或平滑的不同变化,也充分展现了排舞舞步的身体之美。

1.2 排舞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当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融为一体时,就会迸发出一个新的生命。排舞的风格取决于它的音乐,风格的不同,表达的舞曲主题、身体流露出的情绪也各异。街舞风格尽显身体的爆发力与控制力,舞步夸张、情绪激昂、活力无限;夜总会风格用平滑的舞步展现身姿的曼妙,流露出浪漫而温馨的情怀;波尔卡风格随着明显的跳跃节奏轻快地跳动,舞伴间的旋转、跳跃与配合,舞动中享受活泼、欢快的氛围;民族采风曲目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特点,展现少数民族独有的魅力等。身体分为表层的和深层的,表层为肉体的存在状态,也就是不同风格演绎时身体所展现的动作技巧,而深层的则为身体内在的感知、智能、情感与习惯等,演绎不同风格的舞曲时,舞曲给心灵的碰撞,流露出的不同情感,正是身体深层的美感流露。

2011年起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每年推出不同风格的推广曲目,排舞联赛集体比赛项目中,除了一首当年的规定曲目,自选曲目、民族采风曲目以及串烧曲目均可选择历年的中心推广曲目,那么曲目选择就尤为关键。参赛队伍中,特别是学校的参赛队,一届届的队员轮换,其所擅长或者说所能驾驭的舞曲风格不同,那么根据队员的自身条件选择适合队员擅长的风格来练习则很重要。倘若选择的参赛曲目队员驾驭不了,身体所表现出来的舞曲风格就会与音乐格格不入,则无美观可言。当然,每场比赛若仅选择本队擅长的一种曲目参赛,那么就失去了排舞独有的魅力——其风格的多样性。因此参赛选曲时要在本队的掌控范围内,尝试多种风格舞曲,活泼的波尔卡、热情的桑巴、浪漫的夜总会、性感的西海岸摇摆等,丰富本队舞曲元素的同时,也增加了训练的乐趣,让训练不再单一、枯燥无味。串烧曲目的选曲亦是如此,排舞中初级串烧为两首曲目连跳,中级串烧三曲连跳,高级串烧为四曲连跳,如果选择同一风格的舞曲进行串烧曲目的比赛,那么在表现成套时肢体上每一个舞步、发力点、情绪的表达就无起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与身心的倦怠,不同风格的曲目串联才能将身体各种美的状态体现。能力范围内尝试不同风格,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对的曲目,无论从肉体还是精神,都能将“美”完美诠释。

2 身体美学视角下的排舞选编

2.1 不同风格曲目的选择

获得Δt数值后即可是Delta机器人找到抓取置位F点,如果F在可抓取范围之外或者由于迭代次大于最大迭代次数N而停止迭代,那么将终止对该工件的抓取同时记录漏抓工件;如果F在可抓取范围之内,同时水平段那么可对Delta机器人进行无匀速PTP抓取路径规划;如果那么需要进行有匀速段PTP规划,则EF边长长度为:

2.2 排舞队形

排舞集体项目的编排中要求包含5个以上的队形,编排队形的前提是教练员熟悉掌握舞步、了解排舞比赛规则,这样才能编排出清晰的空间动态图形。通过点、线、面的基本元素,勾勒出“Y”字形、六边形、菱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动态变化,给视觉带来冲击。编排前要熟悉、听懂音乐,掌握音乐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转折点、有几个高潮、几个拖音等,根据音乐的特点进行成套框架的构思,设计队形的转换、高潮时的队形、转折点的层次以及成套中的队员交流互动,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设计队形框架,而不是跟随舞步的走动死板地画出队形。突出主题的队形呈现方式、层次分明的队形交替变换、干净利索的队形空间变化,这些都需要队员通过身体完成灵活而又不拖泥带水的舞步跑动以及舞动中的交流、配合,多种多样的动态队形转换塑造了排舞的空间美。

2.3 排舞曲目中的炫技与创编

排舞集体项目中,前奏需要自编,间奏与结尾的两个八拍可以自编,单、双人项目除了前奏、结尾的编排,中间还可以有炫技。创编排舞曲目首先要查询本首曲目的风格特点,收集此类风格的大量资料。以波尔卡风格为例,首先要知道波尔卡舞蹈起源于捷克民族,了解此类舞蹈的特点在于俩俩互动以及结伴的跳跃、跑动与旋转,将这些特点编排进排舞波尔卡风格曲目中。单、双人的炫技也应符合曲目风格,通过身体形态、肢体律动、内在情感,配合音乐,展现动态运动与静态造型的身体美。

3 基本功的训练

好的编排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从基础抓起,首先确保每个舞步与音乐节拍的准确性,其次发展核心力量、爆发力、柔韧性与耐力素质,做到手臂的高度、开度、速度与力度的一致性,最后加强队员对音乐、风格的理解,舞动时情感的投入,以保证身韵、神情、延展的一致性。真正从身体的表层与深层上欣赏排舞的魅力。

4 结语

排舞这一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赛事也与国际接轨,高技巧、高质量、感染力强的成套动作离不开刻苦的训练与精心的编排,身体内在、外在的美通过舞曲成套的美来体现,而舞蹈的美,是在所有编排出的成套舞曲中占据优势的力量优势,也就是好的编排与高质量的完成展现舞蹈的美,用美这个艺术的眼光探析排舞编排,汲取艺术营养,更好地推动排舞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9.

[2] 梁成帅.从身体哲学到身体美学[D].扬州大学,2013.

[3] 赵岷.身体·体育·文化[D].苏州大学,2007.

[4] 孙尧.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搏击(体育论坛),2013,5(10):47-49.

[5] 张德安.身体教育的历史(1368~1919):关于近世中国教育的身体社会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6] 郑震.作为存在的身体[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 G8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1(b)-0225-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32.225

①基金项目: 身体教育学视野下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SJA0519)。

作者简介: 蓝晓萍(1987,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身体教育学。

标签:;  ;  ;  ;  

从身体美学视域探析排舞曲目的选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