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加强新疆福海县民族团结建设_民族团结论文

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加强新疆福海县民族团结建设_民族团结论文

新疆福海县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加强民族团结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团结论文,福海县论文,新疆论文,和谐论文,家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历来都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基层党委、政府最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深入贯彻、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福海县委、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民族团结建设”这一创新理念,着力构建以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民族团结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民族团结“人人抓、处处在、年年新、代代传”的良好格局,努力实现2011年争创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2013年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的目标。

一、构建“管理”的网络,以“一岗双责”领导机制夯实民族团结建设政治基础

当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福海县交通体系愈发完善,区位优势愈发突出,后发优势愈发明显,实现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迫切需要一个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此,福海县专门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剂人员编制,划拨专项资金,成立了常设办公室,明确要求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各乡(镇)场、部门(单位)“一把手”必须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在抓好分管工作和本地、本部门(单位)全盘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并将“一岗双责”履职情况作为全新内容纳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党组织和部门(单位)的季度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中。在“一岗双责”领导机制的推动下,全县各级组织、各部门(单位)层层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监督、考核、评议等制度,为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拓展“建设”的内涵,以“年、月、日”常年活动机制夯实民族团结建设群众基础

民族团结重在教育,更重在创新、重在建设、重在机制。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团结建设的前提和思想基础,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民族团结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具体举措,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赋予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崭新形式、鲜活内容和有力支撑,能够更好地孕育、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成果。

创新是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原则。为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福海县制定印发了《福海县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2009-2013年实施意见》,将2010年确定为“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年”、将每年五月确定为“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月”、将每月第一个周五确定为“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日”。同时,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作用,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七进”(即: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驻县单位、进企业)活动;民族团结“手牵手·心连心·根连根”结对共建、爱国主义暨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县创建等主题实践活动,从宣传、教育、建设等不同层面找准了载体、筑牢了抓手。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在遵照执行“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形势需要和自身实际,陆续开展了“夕阳红宣讲团”面对面下基层宣讲、“民族团结一家亲”座谈会、“每天一单词、一句话”双语学习、“双语”电视课堂、民族团结“邻里节”、“社区民族团结家庭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自选动作”,参与人数达到2万余人(次),不仅使民族团结思想深入人心,也激活了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的“一池春水”,实现了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年年有主题、月月有载体、日日有活动”的既定目标。

三、丰富“联动”的外延,以联动共赢机制夯实民族团结建设社会基础

民族团结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上下联动、内外结合、选准载体,形成合力。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双拥共建、兵地融合工作,使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兵地团结成为一个整体,以民族团结统领军民团结、兵地团结,使民族团结思想成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重要内容。福海县将部门资源和各方力量有效整合,以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统领,与组织、民政、司法、宗教、文体等相关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动协作,将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与基层医疗服务站、创建“平安福海”、基层“双语幼儿园”建设等民心工程一起开展。工会系统开展的“惠民工程”;妇联组织的“巾帼建功”活动;文体系统开展的“百日广场文化”、“魅力乡村大舞台”评选活动等单位重点工作与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均收到了较好效果。以此为基础,一些基层党委、县直部门(单位)还结合本职特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活动。组织部门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农牧合村、民汉联合党支部、民汉村结对、民汉村干部互相挂职锻炼;教育系统在巩固民汉合校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民族团结模范班级、模范家庭创建活动和科室民汉教师结对帮教、班级民汉学生结对帮学、班主任老师开展“四知四清四掌握”、推广校园集体舞“喀拉角勒尕”、互学互唱传统歌曲等交流体验活动;畜牧系统开展民族团结模范科室、模范基层站所的创建活动;经贸委制定方案,加强招商引资新落户企业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企业加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

四、强化“督促”的手段,以激励约束机制夯实民族团结建设作风基础

为使民族团结建设健康有序开展,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评定必不可少。为此,福海县出台《福海县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将民族团结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从社会各界聘请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社区群众为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义务巡视员,对各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视监督,掌握动态、反馈意见。此外,民族团结教育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将派出督导组,对各部门(单位)进行督查,评估定档,评估意见不仅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将作为今后干部选拔、调整、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有力度、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县委、政府予以隆重表彰,并在小额贷款、就业再就业和创业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对不重视、不作为,工作无起色,考核不达标的领导班子及成员给予黄牌警告,年内不得评先选优;连续两年黄牌警告,调整单位主要领导职务。

五、扭住“发展”这个关键,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夯实民族团结建设物质基础

坚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牧民标准化定居,实施“高效节水”和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跨越步伐。全力做好福海新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着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资源转换、生态立县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积极开展“文明乡村”细胞工程创建和“富、学、美、乐、和”五进农家活动,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不断缩小各民族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快福海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新型城镇化进程转型跨越步伐。发挥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开放水平,在新的层面上加快发展内陆外向型经济,开创对内对外开放新局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办好老百姓所思所盼的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力争到2013年全县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步入阿勒泰地区前列。

民族团结象空气、象清水、象阳光、在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长治久安中须臾离不开,她提供了空气的保障、清水的滋润和阳光的照耀,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全力呵护、全面建设、使民族团结之树枝繁叶茂,永葆生机和活力。

标签:;  ;  ;  ;  

构建民族团结和谐家园加强新疆福海县民族团结建设_民族团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