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分类与索引_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论文

论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分类与索引_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论文

试论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分类标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试论论文,期刊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4.11;G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34(1999)06-0079-08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 的要求以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2]等文件的规定, 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也应进行分类号的标引。长期以来,分类标引仅是从事文献管理的图书资料工作者用来组织馆藏图书资料、编制分类目录的一种传统方法。如今,分类标引问题摆到了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和论文作者的面前,不能不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搞好这一工作,首先有必要结合社会科学期刊的特点,参照科技期刊的做法,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的目的意义、标引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一初步探讨。

一、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进行分类标引的目的及意义

对期刊论文的分类,以往仅为图书情报部门编制索引所用,由于从各自不同的专业性质、行业特点出发,大多数依据的是本单位所制定的分类表,类号不统一,即使使用统一的分类法,由于具体情况限制,分类的详略程度差异很大。如有的仅标引一二级类目,有的则因为本专业的需要,可标引到五六级甚至八九级以上。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文献载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献检索手段从手工变为计算机,随之对文献的标引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刊论文关键词标引就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而出现的,继此之后,又提出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的新要求。所谓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就是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3]对公开出版的社会科学期刊上每一篇论文给出一个或几个分类号。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标引分类号,其目的一是为读者从学科入手检索文献提供一种途径,二是为情报单位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处理提供方便,三是为有关部门进行期刊评价和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提供便利。

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在标引关键词的同时之所以还要标引分类号,其原因在于:标引关键词对于读者来说,一方面可使之在阅读正文前对文献所涉及的主题有一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其检索文献提供了一个新入口,其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关键词并不能代替分类号。

1.关键词是一种自然语言,是从文献本身(标题、文摘、正文等处)抽取的,是以文献中客观存在的兼有揭示文献主题作用的自由词作标识的,可以从某一特定事物出发达到一定专项检索要求。但是,关键词不能反映这类事物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这个位置包括纵向的和横向的;不能反映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而分类语言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2.由于关键词是一种自然语言,它的标引没有经过规范,加之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等现象,造成选词的差异极大。对于同一篇论文,不同的人可以选出不同的关键词,甚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篇论文也可能选出不同的关键词。反过来在检索时,不同的人按自己的习惯可选出不同的关键词作为入口词,这种差异容易造成检索的漏检和误检。而分类标引是依据事先编好的科学性、系统性极强的分类表对文献进行标引的,虽然也存在人为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比自然语言要小得多。

3.关键词的标引数一般限定在5~8个,而分类号一般则限定在1~3个。由于关键词标引数量较多且词与词之间并列出现,难以反映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造成文献主题的分散。而分类号标引则具有明显的学科族性聚类特征。

二、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类别的划分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即是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性特征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的一种逻辑方法。对事物的分类要求以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为主要根据,根据实际需要,有时也可以其他属性特征作为分类的根据。由于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对事物的分类既可以这一种属性特征作为分类根据,又可以另一种属性特征作为分类根据。同时,对事物的分类,又是可以连续进行的,一个大类的事物可分为若干子类,每个子类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并以此类推,层层划分成多层次、多级别的类别。[4](P15~16)

划分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类别,应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大类划分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将图书资料分为5个基本部类,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科学部门的内容多、发展快,故在图书分类法中需要各自展开为若干个大类。具体在社会科学部类下展开为9大类,在自然科学部类下展开为10大类。这样就在5个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了22个大类,每个大类以一个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作为标记符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22大类是: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 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Z综合性图书。

2.各大类的进一步展开

应用概念划分概括的原理,依据形式逻辑的规则,将上述22个大类的每一类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类。如哲学的二级类目为: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洲哲学;B7美洲哲学;B80思维科学;B81逻辑学;B82伦理学; 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各子类以下再层层细分,最后形成一个科学的、层次清楚的等级类目体系。

3.对于共性类目的仿照复分

为使分类表系统、简练,同时达到细分的目的,针对分类体系中所出现的共性类目,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 特制定了两种不同形式的仿照复分办法:总论复分表与专类复分表。总论复分表是供分类法各类通用的复分表,一共有8个,它们是:总论复分表; 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国际时代表;世界种族与民族表;中国时代表;中国民族表;通用时间、地点表。

专类复分表是针对各学科门类中出现的专类共性区分问题,编制的供专类的有关类目依照复分的类表。此外,在专门学科类目中的某些类目之间,还规定了下位类仿照上位类复分以及相邻近类目的仿照复分办法,也起专类复分表的作用。

三、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的原则

讨论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的原则,首先应认识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的特殊性:一是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分类标引与图书资料的分类标引相比,后者必须考虑组织排架的需要,而排架的要求是线性的、唯一的、稳定的,在充分满足排架需求的前提下,同时体现其检索功能,而前者则恰恰相反,完全排除了组织排架的约束,可以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立体交叉并动态地揭示论文的内容主题,充分地体现其检索功能。二是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检索者和利用者与某一具体的图书情报单位相比,后者是具体的、个别的,有特定的专业领域和特定的使用对象,而前者则是全方位、涵盖所有专业领域供全社会共同使用的。三是在形式上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不是唯一的揭示文献内容的标引,图书资料的分类标引是每个图书情报单位组织分类目录所必需的,一般与书名、著作目录并列使用,与主题目录同时并存的情况极少,而前者的分类标引则是与关键词标引同时存在,并列于正文之前,在检索时可互为补充的。

从上述的三个特殊性出发,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充分标引

所谓充分标引就是指对每一篇论文所蕴含的全部内容主题,都应尽可能地予以揭示。这有几种情况:一是一种学科;二是一种学科为主,旁及到其他学科;三是两个学科的交叉;四是多学科的交叉。第一种情况比较简单,第三种情况比较明显,即按照充分标引原则将涉及的学科主题予以全部标引,使检索者可以从各自的学科都能检索到这一文献。比较复杂的是第二种情况,在这里查准率与查全率是一对矛盾,照顾了前者,就会影响了后者,反过来也一样,照顾了后者也会影响了前者。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从主要学科入手检索文献的,希望能检索到本学科最重要的文献,对查准率的要求较高。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检索者需要全面地掌握某一学科所涉及到的全部文献,以查全率为目标时,就需要将旁及到本学科主题的文献也能尽收眼底。所以,在标引这种社会科学期刊论文时,也应做到全面标引,不但标引出主要的学科主题,同时也要标引出旁及的、相关的学科主题;标引时将主要的分类号放在首位,作为主分类号,将旁及的相关的分类号依次排在其后。在检索时,要求查准率高时以主分类号为检索条件,要求查全率高时以主分类号和第二、第三分类号同时列为检索条件,如此即可解决查全率与查准率的矛盾。但这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前面所说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都是一篇论文标引两个以上分类号,如何才能够分辨出这几个类号之间的关系是主次,还是并列交叉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解决,即出现第三、四种情况时,可用分类号的组配方式(用“:”号形式)加以标引,这就可与第二种情况区别开来。

2.归类恰切

所谓归类恰切含义有二:一是辨类无误,二是归类准确。要归类准确首先需要辨类无误,只有辨类无误才能归类准确。在分类标引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看到与被标引文献主题相同的类名时,就草率标引其类号。在分类法的类表中,有许多类名相同但其属性却大相径庭的类目。在标引时,如不注意其上下左右的关系,不从体系上加以考察,就很容易造成误标。比如标引一篇研究英语俗语规律与特点的论文,在分类法的语言、文字学类下,首先会发现H034俗语。如果对此文标引这一类号就成了误标。因为从H034俗语再继续往下看,发现H136.4 是俗语, H313.3是熟语、俗语,这三个类都是“俗语”,而究竟归入哪一个才恰切,需要对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与比较。 第一个H034 俗语的上位H0是语言学,第二个H136.4俗语的上位H1是汉语,第三个H313.3熟语、俗语的上位H31是英语,比较这三个相同类名的“俗语”, 就会发现第一个是语言学的俗语,第二个是汉语的俗语,第三个是英语的俗语,这篇文章是研究英语俗语的,因此应标引为H313.3才是准确的。由此可见,只有不脱离类目之间的联系,充分注意每个类目在整个类表中的座标位置,不忽略类目注释的限定,不孤立地理解类名的涵义,才能做到辨类无误、归类准确。

3.标引适度

标引适度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标引深浅度问题。从理论上讲,揭示文献的主题,理应是越深越好,越深专指度越强,文献的查准率就越高。但作为与关键词同时存在于社会科学期刊论文之前的分类号,旨在从学科的角度实现族性检索,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关键词不能反映学科属性的不足,如果标引度相对浅一些,则可以扩大文献检索时的查全率,防止漏检。在把握标引深度时,我们认为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对涉及传统学科主题的论文应尽量标引到位,即达到与论文内容主题相应的专指度,防止标引不足。二是对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论文的标引度应相对浅一些,防止标引过深。具体如何把握和处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四、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的步骤和方法

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进行分类标引,要注意标引的步骤和标引的方法。

1.标引步骤

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应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分析主题。通过对论文标题、摘要、 关键词与文内标题以及全文的浏览,判明论文的学科属性特征。

(2)判断类别。根据论文的学科主题性质, 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类表中寻找其所属相应的类目, 要识别类表体系结构、类目涵义和收录文献范围。

(3)标引类号。根据论文的学科内容、主题多寡、 作者意旨特点,选用分类法中恰切的类号来表达文献主题性质,以能揭示出文献的个别属性为度。

2.标引方法

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进行分类标引,可采用以下两种基本的方法:

(1)论文属性辨析方法。

对论文进行周密的主题分析,弄清它所论述的是什么事物,属于哪一门学科或专业,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对哪些问题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根据期刊论文的内容准确辨析其学科属性,并提炼出它的主题。要做到分析判断的准确,首先需要对论文标题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标题都能够反映出正文内容的主题。进行论文标题的分析,可以使用“标题概念截取法”。所谓“标题概念截取法”,就是将组成标题的多个概念用斜线“/”分切,使各自概念明晰,并从中截取主题需要的各种概念,随之除去与主题关系不大或无意义的概念。例如,《论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数学化/趋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前者的主题概念是“社会科学”、 “数学化”,后者的主题概念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前者的“20世纪”是时间因素,后者的“后现代”是时间因素;“论”、“评”则是无意义的,可舍去不予考虑。除从标题中提炼分析主题外,更要注意从摘要、关键词和正文中进一步加以考察。通过辨析论文的学科属性并形成主题,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献的主题结构,即可为分类标引打下可靠的基础。

(2)类表体系识别法。

分类法的类表既然是分类标引的主要依据,那么进行分类标引,事先就必须对类表的内部规律了如指掌,否则就难以做到标引的准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类表是包括了各学科、各事物, 并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同时考虑到文献的特殊性编制而成的。它的编制采用了一系列科学的方法,使各学科、各事物之间固有的主要的关系联系起来,形成了又直线又网络的分类体系。要了解并熟悉分类体系,可采用纵的分析法、横的比较法、注释鉴定法等几种方法。

所谓纵的分析法,首先是指要了解类表的基本大类,然后逐级递进,一层层地进行概念划分,一大类划分了多少小类,小类下又划分了多少更小的小类,一直到最末级。这样从大到小,形成一个有从属关系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是逐级递进式的序列,将上下位类的关系显示得一清二楚。它们具有这样的性质:下位类的属性包含在上位类之中,上位类的某些属性为某一下位类所揭示;所有下位类属性的总和等于其上位类的属性,上位类对下位类是包含关系,而下位类对上位类是依存关系。在类分期刊论文时,能分入下位类的,一定能入其上位类,但能入上位类的不一定能入任何一个下位类。通过对分类表纵的浏览分析,就可以对类表体系从宏观上加以把握。

所谓横的比较法,就是对类表体系中的同位类、参见类、交替类、总论与专论类、仿分与被仿分类以及专类表等进行横的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其内部规律。同位类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关系的同位类,是由于某一个类目每一次划分只用一个标准(一种属性),这样划分下来的小类彼此之间称为同位类,它们是并列关系,在概念的外延上是互相排斥的,在利用并列关系类类分论文时,一篇论文只能入某一类,不能再入其他同位类。另一种是具有交叉关系的同位类,如果某一类目在同一层次上采用多个标准(多种属性)划分,这样划分下来的类目在形式上是同位的,而在内容上是交叉的,在概念的外延上出现部分重合,在利用交叉关系类类分论文时,一篇论文既能入某类,又能入其同位类。在类表中,还有许多交替类目、参照类目、应用类目,有的论文既可以入总论类,又可以入专论类,这是类目横向关系中所常见的。其原因:一是同一事物可以同时被许多学科所研究,具有多重成类的性质;二是各学科、各事物互相交叉渗透,本来存在着多级关系,体系分类法常以多维关系表现。

所谓注释鉴定法,就是通过分类表中的类目注释,来了解类目的涵义、收入文献的范围与相关类目的关系等,以对类目的性质、范围进行鉴定,从而对已判明主题的文献迅速作出归类的判断。《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一步对类目注释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因此, 在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进行分类标引时,应对于类目注释给予特别的关注,这对正确理解和使用分类法是非常有益的。

五、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由于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特殊性,在进行分类标引时,有许多地方不同于一般图书资料单位的分类标引。从其特殊性出发,我们认为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交替类目问题

设立交替类目是分类法为了解决文献“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而采用的一种方法。由于等级体系分类法的层层划分,层层隶属,造成了分类表线性排列的形式。由此,边缘学科和一些具有双重从属关系的学科就只能归入某一类下,而在另一类下设立交替类目。例如“艺术美学”既是美学的下位类,同时也是艺术的下位类,分类法中将艺术下的J01 艺术美学列为正式类,将美学类下的艺术美学[B835]列为交替类目,并注释说“宜入J01”。方括号“[]”是表示交替类目的符号, 供不同性质的图书情报单位选择使用。如哲学图书馆在使用分类法时,则可将艺术美学的论文标引为B835,将J01加上“[]”变为[J01],并说明宜入B835。

在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中,我们认为对于交替类目原则上应作全部标引,多重式反映。一般情况下应将分类法中指明“宜入”类的类号排在首位,作为主分类号,将交替类目的类号作为次要分类号排在其后。但由于交替类目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标引过程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与具体对待。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 交替类目比以往几个版本增多。据统计,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类表中列出的交替类目有近200个,如果再加上专类复分与仿分中的交替类目, 其数就更多了。这近200个交替类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从学科角度考察, 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类与自然科学类的交替类目,如[B841.3]条件反射研究法宜入Q427高级神经活动等。二是哲学社会科学下各学科的交替类目,数量最多,如[B835]艺术美学宜入J01艺术美学,[C911] 社会发展和变迁宜入K02社会发展理论等。 三是一个学科内的三四级类目下各小类之间的交替类目,如[D412.5]地方工会组织与会议宜入D412.8地方工人运动与组织,[F063.2]消费经济学宜入F014.5消费与积累。在这几种情况的交替类目中,第一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按分类法的要求宜入自然科学类下的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应视为交替类目的特殊情况,不应按一般情况对待,而应将交替类号(即社会科学类的类号)作为第一主类号加以标引,而将“宜入”的自然科学类的类号列为第二、第三类号。这是因为在社会科学期刊上刊发的这种论文,虽然内容上可将其列入分类法体系中的自然科学范畴,但其着眼点与出发点都在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对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也是符合其检索目的的。第二种交替类目的标引没有什么特殊,可按一般情况处理。第三种情况原则上也应按一般情况处理,而对四、五级以上的小类交替可标引出其共有的上位类,如D412.5与D412.8可标引为D412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也可将两个分别标出。

2.组配编号法问题

组配编号法也称类号组配法,是克服体系分类法的局限性,解决科学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发展的趋势特点而采用的分类标引对策,冒号“:”是表示组配关系的符号。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都十分强调类号组配法。我国的分类法对此也越来越重视,最近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哲学社会科学类目中就有15 处在注释中指明可用组配编号法,其中6个为交替类目,9个为正常类目。例如B49应用心理学类,有如下注释:“总论入此。 专论心理学在某一方面的应用的著作入有关各类。例:教育心理学入G44。 如愿集中于此者,可用组配编号法。例:社会心理学为B849:C91; 管理心理学为B849:C93;军事心理学为B849:E0。 ”我们认为对涉及这些类目的论文的标引应按照其注释要求,凡是可以使用组配编号的应一律使用组配的方法。此外,在社会科学期刊论文中,还有一些涉及其他类目属复合主题的论文,我们认为也应采用组配编号法标引。组配编号法不但可以明晰地反映出论文主题的学科交叉特性,而且又较好地解决了文献分散与集中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按学科族性检索的要求。

目前,按照新闻出版署1999年1月12 日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社会科学期刊每篇论文应标引1~3个分类号,每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如此,在分类标引的实践中,组配编号法在实际操作上便无法使用。鉴于此,我们建议在今后修订再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时,应对此规定做出适当的修改。

3.交叉学科问题

对于学科交叉问题,除上述设立交替类目和使用类号组配法以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还在立类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在哲学社会科学类目中“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类目共有20多个,分三种情况:一是用总论复分表中的“-05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标记的,如B80-05思维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C92-05人口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H0-05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I0-05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J90-05 电影、电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占绝大多数。二是专有类号,如G05文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G802体育运动美学,G803体育伦理学等。 三是不仅用总论复分号-05,其下还有多个小类,如D90-05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下列有D90-051法律逻辑学,D90-052法律社会学,D90-053法律伦理学等6个小类;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教育学分支下列有G40-051教育统计学,G40-052教育社会学,G40-052.2 教育与社会,G40-052.4教育环境,G40-058教育管理学等多层次的小类15个。

在具体标引涉及这些类目的论文时,我们认为除按分类法要求标引出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类目的类号作为第一分类号外,还应将其相对应的学科类号标引出来,作为第二分类号。例如一篇文艺心理学的论文,可标引为I0-05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和B849应用心理学。对于第三种情况,除同前两种标引两个类号外,还可以将其上位类作为第三类号标引出来。例如,关于社会影响与教育的关系的论文,可标引为G40-052.4教育环境,C919分科社会学和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与关键词标引相比,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号的标引,其科学性、技术性要求更高,所以对初涉者来说往往一时难以掌握。但是,为适应信息时代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化与文献检索服务计算机化的需要,有效提高我国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利用率,我们编辑和作者都应该努力学习掌握分类标引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其内在的规律特点,不断提高分类号标引的准确性。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对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的诸多特殊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收稿日期:1999-03-10

标签:;  ;  ;  ;  ;  ;  ;  ;  

论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分类与索引_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