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丰”田玉米生物肥料综合技术_玉米论文

“伏丰”田玉米生物肥料综合技术_玉米论文

“沃丰”大田玉米生物配肥集成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田论文,玉米论文,生物论文,技术论文,沃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播前整地即机械灭茬、翻地和镇压的工作过程。重点做好机械灭茬,由于玉米粗大而结实的根茬位于耕作层中,旋耕碎土作业时,根茬难以切断,而且易缠绕旋耕机刀轴;播种作业时,开沟器遇根茬易发生堵塞,发生跳种、漏种现象,严重时无法正常作业,因此,必须对玉米根茬进行切碎处理。打破根须与土壤形成的团块,要求90%以上的根茬切碎长度小于5厘米。有效的根茬处理,将有利于“大田玉米生物配肥集成技术”的实施,提高种肥同穴播种机的通过性和播种质量。整地机械的选择以秸秆粉碎还田机、联合整地机为主,偏置重耙和平翻犁为辅。

      首先要把握好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合当地的品种才是好的品种,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所选地块为宜;其次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命力旺盛的玉米品种,这类品种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低,抗逆性也较强;第三要选择受市场欢迎,口碑好的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玉米品种,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第四选择带有防治地下病虫害包衣剂的玉米种子。玉米种子包衣,是将具有药效的种农剂均匀地粘附在经过精选的玉米良种表面,防止各种病菌浸染种子,种衣剂中的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苗期所需的养分,使苗齐苗壮,其中的杀虫剂大大减少了害虫的危害。最后针对种植大户、大型种养企业,应选择矮秆、耐密、早熟、易机收品种。

      玉米施肥的总体原则是:施足基肥、稳施氮肥、控施磷肥、增施钾肥、补充微肥,在单产达500千克以上的高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9~12千克;单产300~500千克的中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7~10千克;单产小于300千克的低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6~8千克。同时,合理调整施用时期和方法,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在高、中、低3种产量的田块中,每亩适宜的磷施用量应分别控制在7千克、6千克和5千克的范围内。在高产田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为每亩8千克左右,中产田为7千克左右,低产田为6千克左右,氮、磷、钾施用比例应为1:0.5:0.6。补施玉米锌肥,可在玉米浸种、包衣等方面配施,也可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普遍施用1~2千克的硫酸锌,还可在玉米专用肥中或玉米苗期叶面喷药,喷肥中添加锌肥。

      要用好种肥。尤其是夏播玉米,在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随种子施入,供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种肥以速效化肥或者生物有机肥为主。氮素化肥应根据肥料性质选择使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要求用量合适,施用方法恰当,能直接为根系吸收,只要用量不过多,施用无害。磷钾肥混合做种肥有明显的效果,播种时集中穴施氮磷钾肥料,还可以造成施肥点局部的较高浓度区,减少土壤固定,有利于根系吸收。施用数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基肥用量而定。在施用基肥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少施或不施种肥;反之可以多施。

      采用沃丰现代高效精准农机(建议使用沃丰生物有机肥和种子混合播种侧施自备的精准的玉米专用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不会烧苗,同时也不会影响包衣剂的效果),每亩只需要10~15公斤生物有机肥。如果无法配备沃丰农机,可以采用根际肽酶生物狗,根际肽酶依据现代分子生态和代谢组学原理,将多种植物根际活性肽、活性酶组装而成的智能化分子集成模块,通过播种,聚集在植物根系表面,能够快速感知根际信息,调整根际功能,移除根际病害,是植物根际运行的组织者和结构健康的保健师。

      播种机选择

      山西大学经多年潜心研究,开发了一系列以生物配肥、种肥同穴、精量播种、精准施肥为特点的新型播种机械,按照山西省地区的不同,分为覆膜种植和不覆膜种植两种模式。

      在地力中等以下,灌溉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采取一穴单株,亩苗数控制在3000~3500株,在地力较高的条件下,宽窄行播种方式,窄行行距60厘米,宽行行距80厘米,亩苗数控制在3500~4000株,以提高通风和光合条件。若水利条件和地理条件良好的条件下,不仅可以采用宽窄行播种,还可以采用一穴双株的播种方式,亩株数达到5000株以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为害玉米的有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因地区而异。传统农作物防治的措施有:田间中耕培土,消灭杂草种子,合理轮作倒茬,冬春深耕埋压等。化学除草是现代新兴技术,具有节省劳力、争取农时、防治彻底等优点。当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土壤处理法

      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表面喷施除草剂。可用72%的2,4-滴丁酯150~200克;或用50%的西玛津可湿性粉剂;50%的阿特拉津粉剂,春玉米每亩喷施400克,夏玉米每亩喷施150~250克;或采用绿麦隆每亩用量200克,25%敌草隆每亩用量200~300克。

      叶面喷雾法

      在玉米进入拔节期后,用72%的2,4-滴丁酯每亩50~70克,或80%的2,4-滴钠盐每亩75~100克喷雾。如采用飞机喷洒,每亩加水3~4千克;采用拖拉机悬挂式喷洒,每亩加水10~20千克;背负喷雾器每亩加水40~50千克。

      4.田间管理

      为使玉米苗期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苗期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特别对于复播玉米在麦收后,要早灭茬、早治虫、早定苗、争主动,促壮苗早发。

      根据玉米后期的长势,掌握好追肥。依据“前重后轻”的原则,即全部追肥按6:3:1分配。玉米苗期生长较缓慢,吸收养分数量较少,拔节后生长迅速,养分吸收量猛增,抽雄到灌浆期达到高峰。中期是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决定玉米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生产上应按叶龄指数追肥法进行追肥,即在播种后25~30天,可见9~10片叶,一般一亩地追施碳酸氢铵50千克,高产田块还可追施10千克硫酸钾。播种后45天,展开叶12~13片,可见17~18片叶,一亩地追施碳酸氢铵30千克。在中期根据土壤墒情重点浇好抽雄水。抽雄时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去雄,节省养分。

      玉米生长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主,是决定籽粒饱满程度的重要时期,要以防止早衰为目的。对出现脱肥的地块,用2%的尿素加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此期应浇好灌浆水,并酌情浇好送老水。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采用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在充分利用抗病虫品种和保健栽培技术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运用植物检疫、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术的措施,控制田间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阻止其危害的综合方法。其中:化学防治是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方法,大斑病的防治,可在拔节期至抽雄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用50%敌菌灵300~500倍液等喷雾,间隔7~10天一次,连续喷药2~3次;玉米粗缩病防治:玉米出苗前后,每亩地用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间隔7~10天1次)。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防治:用瑞毒霉系列药品在喇叭口期喷雾防治;玉米蚜、灰飞虱、黏虫和玉米螟等的防治,可适时用菊酯类农药、白僵菌粉剂进行防治。

      5.机械收获

      目前机械收获绝大部分采取机械收获果穗,果穗剥皮是玉米收获中的重要环节。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在山西省部分地区开始示范推广,该技术要求机械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率很低,基本采用摘穗后脱粒的收获工艺,在谷物联合收割机上换装玉米专用割台,通过调整脱粒滚筒的转速和脱粒间隙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籽粒直收技术对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要求较高,含水量较高容易造成破粒、碎粒,含水量较低容易使果穗在传送过程中掉粒,要求玉米果穗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果穗中部籽粒乳腺消失,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含水量降到25%~28%左右。

      联系电话:0351-4282462

标签:;  ;  ;  ;  ;  ;  

“伏丰”田玉米生物肥料综合技术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