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护理比较论文_胡芳霞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和腹腔镜治疗。并加强对两组的护理干预,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状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相比,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护理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是因腹腔内各组织脏器功能障碍或气血瘀滞引起。该病在40-50岁的妇女中比较多见,在我国发病率较高【1】,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需予以积极有效治疗和护理,本文为探究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选取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确定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其划分标准依据随机分组标准进行。其中观察组年龄最小35岁,最大75岁,(55±2.1)岁为平均年龄,病程最短1年,最长2年,(1.5±0.3)年为平均病程;对照组年龄最小30岁,最大70岁,(50±1.5)岁为平均年龄,病程最短1年,最长3年,(2.0±1.1)年为平均病程。在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两组患者无任何差异(P>0.05),可以实施相关研究。

1.2临床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2】;(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2.2排除标准(1)伴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或癌症患者;(2)不正常的肝功能和肾功能者;(3)对药物易产生过敏反应者。

1.3方法 给予观察组腹腔镜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3.1术前护理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宣教,包括:术中如何与医师更好配合,体位的选择等;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其紧张情绪;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并对其生命体征做相应记录;术前对手术过程中所用到的各个仪器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行。

1.3.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在手术台上躺好,并选择合适体位;对腹腔镜手术所用的器械进行全面检查,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后铺好手术巾,协助医师完成各项基本操作,当进入腹腔后,保持患者气腹压为12-15mmHg。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将室内光源、仪器光源调节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严格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3.3术后护理

1.3.3.1病情监测 术后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避免翻身活动,以免压掉引流管,术后24小时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无腰痛、肉眼血尿等症状发生时,可适当活动;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一旦发现不良情况,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紧急处理。

1.3.3.2饮食护理 术后6~12h禁食,无腹胀、腹痛情况发生时逐渐改为普食。

1.3.3.3留置尿管护理:应妥善固定防止滑脱,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嘱患者多喝水,加强对尿路的冲洗作用,可有效防治血液凝块堵塞尿道口;尿液颜色较浅时,属正常现象,若患者尿液颜色过深,则提示有出血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有效止血处理。定时挤捏导尿管,尿袋位置低于耻骨联合,注意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用0.5% 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防止逆行感染。

对照组患者运用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方法为: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为避免渗血情况的发生,可在切口处用砂袋加压处理。对患者尿液颜色进行严密观察,并定期为患者进行会阴部清洁处理等。

1.4观察项目(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对比。(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系统软件作为本文统计分析资料;【n(%)】是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进行结果检验时采用X2进行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时的表示方法为P<0.05;( 是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进行结果检验时采用t进行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观察组出血、感染、疼痛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0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分别为3例、4例3例,发生率为25%,观察组发生率(5%)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25%)低(P<0.05),两组统计学意义明显。

2.2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统计学意义明显,结果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子宫肌瘤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包快、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尿频、排尿困难及阴道有脓血性白带出现等【3】。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包括:生育因素、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过度肥胖、各类激素药物的滥用、自身对激素影响较为敏感及年龄因素等【4】,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对患者产生的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探头的指引,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手术视野,且观察范围比较广泛,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使得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因腹腔镜手术不需要进入患者腹腔内进行手术,有效避免了对腹腔内各脏器的牵拉,进而使腹腔粘连、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可见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的同时,在诊断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也较明显,尤其在不明急腹症的诊断方面,具有显著诊断价值【5】。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给予患者对症综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疾病快速恢复。

本文通过探究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25%)低,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6】;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方面的得分分别为(86.1±10.2)分、(80.1±9.2)分、(87.3±9.7)分、(88.5±11.3)分,对照组患者各指标得分分别为(63.2±9.7)分、(52.3±12.6)分、(70.8±10.1)分、(73.5±11.4)分,对照组得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相比,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存在显著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静静,任带娇,高佩书等.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5):1040-1041.

[2]王秀娟.妇科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护理的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09,6(7):150-151.

[3]叶丹,赖伟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58-59.

[4]何秀子.不同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50-51.

[5]杨帆,林英,罗秀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8):1266-1267,1279.

[6]王静,王玲玲.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87-188.

论文作者:胡芳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护理比较论文_胡芳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