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策略论文_韩芳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策略论文_韩芳

韩芳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是当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则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促进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230-02

国务院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2005年提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次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来改善办学条件;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国家的政策引领下,近几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成为各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则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

校企合作,其实就是学校与企业联手,共建教学团队,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一种合作模式。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校企合作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动学校的招生与就业,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春天,最终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合作的纽带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是教育质量,而一支过硬的教学团队是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理论上的共赢难抵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合作之路崎岖而艰难。2006年,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与当地的医药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多年的合作使我校在组建教学团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与教训,现将我校在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以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1.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1 教学团队师资力量薄弱

校企合作共建的教学团队,应该是由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教师为主体,以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主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组建的专业教学团队[1]。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来源应该包括:一是来自学校的专职教师;二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实际上,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校企双方组建的教学团队很难发挥出“1+1>2”的作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专职教师方面一般存在的问题有:(1)最近几年学校扩招,随着生源不断增长,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批年轻教师进入学校,使专职教师出现了年龄断层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现象。教师因工作量大,常忙于日常教学工作,参与教研活动及自我充电学习时间较少,教学水平提高较慢;(2)专职教师尽管教学经验丰富,但下企业顶岗锻炼的少,缺乏生动的教学案例,知识更新较慢;(3)有些专职教师脱离实践,会讲不会做,指导实践能力差;(4)由于我校教师较少,工作量大,在保障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到企业顶岗锻炼,时间上没保障,断断续续,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往往流于形式。兼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1)企业的高学历、高职称、技能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本就很少,使兼职教师师资来源有限;(2)多数兼职教师没有经历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掌握不好,尽管会做但不会讲,教学效果不理想;(3)多数兼职教师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工作任务重,几乎没时间参加教育教研活动,教学水平提高很慢。

1.2 政策支持性差

尽管早在2005年,国家就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尚未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多数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承担实训教学任务。从学校方面看,学校的性质是事业单位,办学自主性较差,有校企合作改善办学条件的愿望,但也无法协调好与企业的关系,教学团队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对“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待遇方面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

1.3 制度不完善

校企合作共建的教学团队成员在人事关系上各属自己的原单位,工资和奖金通常由原单位发放,这给教学团队在管理上带来很大难度,既受双方单位的管辖,又游离于两者之间,或成为“两不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说学校对专职教师管理较严格,有校规校纪约束,有系列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等,但这些对兼职教师就起不到什么效果。同样的,企业对自己的员工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对在企业顶岗锻炼的教师也鲜少约束。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办法,教学团队管理松散,团队成员自由散漫,团队的战斗力较差。

1.4 校企双方协作性差

互惠互利、双方共赢是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利益基础的协作都只是肤浅的结合,不会长远的。企业尽管需要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也期望学校能为其订单式培养人才,但更看重自身利益,看重眼前利益,对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好协调,如学校从管理的角度要求兼职教师要参与教学教研活动,接受教育理论培训等,企业通常以耽误生产、影响他们的工作为由不予配合。对关键岗位和部门,企业也以商业机密为由不对顶岗锻炼的教师开放。学校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对企业兼职教师在课程安排上也不够灵活等。双方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各种矛盾不可避免的发生,如果得不到有效沟通协调,有时会不欢而散,最终以一次性协作收场。

2.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2.1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团队质量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说过,大学的声誉不在于它的校园和人数,而在于教师,凡站得住的学校,教师肯定都出色[2]。由此可见优秀的教学团队是由优秀的教师组成的,我校为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成员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选好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团队的负责人,也是团队的带头人,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团队负责人一定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并且是长期从事教学教研、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沿、善于把握本学科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改革趋势的专家。其次,打造过硬的“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会为青年教师聘任专业的带教指导老师,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鼓励专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下企业锻炼,要求专职教师具备双师资格;鼓励专职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技能大赛和员工培训等活动,并将专职教师参与企业活动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再次,重视兼职教师的选聘和培养。选拔责任心强、沟通交流能力强的企业技术骨干加入教学团队。采用老教师-兼职教师“结对”的方法,“手把手”指导兼职教师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参加本课程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其理论教学水平;采用定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教学水平;鼓励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对优秀的兼职教师按高规格聘任,享受学校相关的福利待遇,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3]。

2.2 争取政策支持,促进教学团队发展

首先,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应从服务经济、服务教育的的角度出发,政府出面协调,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实习基地,促进当地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对校企合作项目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校企合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对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企业量化各项指标并依此享受一定的税费减免[4]。其次,争取学校的支持,学校设立教学团队专项经费,支持教学团队进行教研、教改,鼓励教学团队申请国家或省级教科研项目,对优秀教学团队及成员予以奖励,调动团队成员参与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再次,争取企业的支持,企业要求学校为其“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应该在师资配备、岗位开放、时间安排和商业信息等方面为团队建设提供便利,保障教学团队健康发展。

2.3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教学团队的战斗力

校企共建的教学团队正常运行并取得优良成果,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我校通过校企双方协商,重建专门人事机构进行人事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本着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教学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度,教学团队成员选拔及聘任制度,教学团队目标责任制度,教学团队月考核制度,教学团队奖惩制度等。在管理上做到有制度可依,有目标管理,有激励鼓舞,使教学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成员的凝聚力,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

3.加强校企协作,实现深度融合

学校是校企合作中受益较多的一方,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了实训实习基地,保障了毕业生顶岗实习和优先就业,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解决了学校的就业难题,带动了学校招生工作,促进了学校发展。因此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合作,探讨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问题,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组织人员编写教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5]。我校还针对企业的需求,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员工打造量身定做的继续教育和在岗理论培训等服务[6]。我校还鼓励专职教师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做好产品的调研工作,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等。我校还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双方在人员配备、时间安排、教学教研等方面的矛盾,在不影响双方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工作特长,完成彼此间的互补。近年来,我校还资助校内外成员共同参加国内的一些培训,鼓励校企团队成员通过结对学习,营造沟通交流的平台,加深团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学校和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深度融合,从而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春红.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学团队建设[J].黑河学刊,2014(05):117.

[2]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9.

[3]翟斌,汤晓伟.示范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57.

[4]王运宏,徐丽玲.校企合作建设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策略探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5(04):77.

[5]胡柏翠.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成人教育,2013(02):50.

[6]张科丽,张志成,刘世美.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理论基点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03):8.

质量工程项目: 2015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团”(2015jxtd116)

论文作者:韩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策略论文_韩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