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设计在城市交通设施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苏雄

包容性设计在城市交通设施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苏雄

天津市公路养护工程处公路设施养护所 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针对地安门外大街的交通公共设施设计项目,系统运用包容性设计理论,对不同人群的公共交通行为、历史文化遗址、街区建筑景观、现代商业服务模式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运用观察和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对项目区域的交通行为进行采样,界定现有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创新机会点,提出了人性化的公共设施解决方案。结论设计方案兼顾城市公共空间的易用性、无障碍性及文化的差异性,为中国历史文化都市的公共设施创新设计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案例。

关键词:包容性设计;城市交通设施设计;应用

引言

世界各国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催生了设计范式的转变,包容性设计(InclusiveDesign)也因此成为广受社会和产业界关注的一种设计理论方法。经历了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等理论的发展沿革,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包容性设计”理论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帮助设计师、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最广泛的用户需要,不受其年龄和能力的限制”[1]。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包容性设计旨在创造出兼容不同年龄和能力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它涵盖了产品设计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2—3]。面向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需要有效运用包容性设计理论与方法,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安全有效出行需求。针对类似北京的传统文化古城进行交通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兼顾城市公共空间的易用性、无障碍性、及文化的差异性。本文以鼓楼地安门外大街交通公共设施设计研究为例,阐述包容性设计研究对于城市功能和文化脉络的包容性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北京鼓楼地安门外大街历史沿革

北京城自金代营建中都以来,经历了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建设,拥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社会文化。北京城市的中轴线清晰明确,建筑装饰细腻、精致,古代都城建筑中大量使用的琉璃瓦色彩明艳,与门窗城墙的朱砂红相呼应。本项目地处鼓楼地安门外大街,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地安门西大街,全长约800米,形成北京中轴线的北段。作为北京“精华地段”的核心,该区域位于什刹海的东侧、锣鼓巷的西面、钟鼓楼以南、紫禁城以北,建筑景观形态多样,兼容了中式传统四合院和近代折中主义商业建筑,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商业价值显著,是历史和文化积淀与交融之处。

2城市交通设施研究分析

2.1设计研究方法

针对交通公共设施设计的复杂性特征,设计研究团队使用了深度观察、焦点小组、照片日记等质化研究方法,对项目地段的现有设施、景观建筑、人群行为、交通现状、街区形态等要素进行采样分析,希望梳理出该项目的关键编码,聚焦设计的触点,进而构建系统化的产品-设施-服务解决方案。设计研究团队先后十余次深入到项目地段进行采样和考察,获取了大量照片、视频、音频等数据,为设计需求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样本量,也为保障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地安门外大街的不同功能区域存在严重的交通秩序混乱问题,人流和车流交错无序,缺乏合理的设施设计,无法对差异化的交通行为进行规范。因此,该项目的重点是通过对公共空间中人群行为方式的研究,寻求公共设施的设计趋势定位,从用户价值与需求层面界定公共设施的设计目标体系。

2.2设计研究目标与街区景观设计现状

新的鼓楼大街规划设计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鼓楼前段的“鼓楼京韵”段,是传统老字号售卖的鼓楼京韵商业区,该地段原为达官贵人、商贾云集之地,建筑风格尊重该片区历史上的商业地位,恢复鼓楼前大街老字号传统商业建筑风貌,并与现代特色商业业态结合。海子边段的“万宁揽水”区,是历史文化体验交流的万宁揽水结合区,该地段原为漕运源头,文人雅士在此谈诗论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历史上该片区就与水有不解之缘,依托万宁桥、都水监的历史记忆,建筑风格是在漕运的基础上,突出文化交流与士人汇聚的特点。后门外段的“地外怀古”区,是传统与特色餐饮的地外怀古文化区,原为百姓市民交易,买卖区域,建筑风格恢复老字号传统餐饮建筑风貌,并与现代餐厅业态结合,形成北中轴线风貌体验休闲节点。该区段的交通公共设施的设计将围绕新的区域规划思路展开,针对三段分区的不同建筑风格、用户行为、主题典故的差异和共性进行设计创新,设计研究重点关注地域文化传承、多元用户行为梳理、城市设施痛点分析等要素,进而提出系统化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解决方案。

3地安门外大街交通公共设施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3.1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标准

不同人群在使用公共设施过程中的身体和行为尺度成为本项目首要考虑的要素。在公交车站设计中,设计团队考虑到健康成年人、儿童、残障人群、轮椅使用者等基本身体尺度和行为空间维度对站台尺度设计的要求。站台和防雨棚的尺度确定主要取决于大尺寸男性的胸部厚度,前后空间能容纳两人延伸,长度为两个胸厚加心理修正量,再加功能修正量、衣厚等相关数据。成人胸厚的平均值b=261mm,残障人士(轮椅使用者)的占用面积长度c=985mm,儿童的胸厚平均值d=161mm,心理修正量取300mm,功能修正量取8mm。同时容纳三者共同使用候车时,防雨棚和站台计算长度应为261+985+161=1407(mm),顶棚前伸长度a应该大于1407mm。公共交通设施系统设计的关键目标之一是如何帮助不同生理机能的人群,准确高效地获取交通相关的信息。因此,视觉认知方面的分析对于本项目的研究和设计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3.2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分析,本项目明确了该区域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公交车站设计布局要与城市道路网线建设及发展规划相互匹配,在繁华的文化商业街区,需要整合和精简公交站台的数量,增大单个公交站台的候车区域。借助设计思维将材料和结构有机结合,设计牢固可靠的公交车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6]。形态美学特征要与本案特定地域文脉相协调,融入改造后的建筑和街区环境。非机动车存放系统设计需要均匀分布,在办公、金融、文娱、餐饮中心等商业区的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基于互联网服务的自行车租赁存放设施,完善公共建筑与公交换乘站的点对点交通配套建设。有效利用地面空间,在非机动车停放的规划设计中结合周边环境,提高停放区域的容积率,采用双向并置的存放方式。增加停放设施的数量和布点区域面积。设置高识别度的标识牌,提升停放设施的使用率。交通照明设施设计要遵循同一街道灯具风格、高度、照度、角度等指标要素一致的原则,确保道路交通照明的一致性、安全性、有效性。路灯设计间距由路灯的照明功率、路灯高度、马路宽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地安门外大街因电力线杆和无轨电车架空电杆众多,灯具的纵向间距应为40000~50000mm。该地段灯杆在原有照明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支撑指示牌、无轨电车线路等诸多附属功能,设计中需要充分整合这些附加功能,将供电电杆与照明电杆合杆,节约投资,并考虑灯杆与绿化、交通监控、街区路牌、广告等其他设施整合在一起,节约空间资源。

结语

公共设施设计要体现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脉络,遵循设计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域化原则。城市公共空间中交通公共设施是城市风貌的集中展现,是城市街道人文景观的重要元素,需要和街区建筑形态、城市色彩、空间尺度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城市居民的有序化生活方式。地域文化与公共设施的渗透融合,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拓展都市文脉和公共空间的场所感,进而提升都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化形象和生活美学品质。

参考文献

[1]赵超.老龄化设计:包容性立场与批判性态度[J].装饰,2016(9):16—21.

[2]吴晨,郑天.续承皇城,再启闹市—北京传统北中轴线(景山至鼓楼段)解析与展望[J].北京规划建设,2015(2):141—149.

论文作者:苏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包容性设计在城市交通设施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苏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