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探建筑设计师屠雪临的建筑历程论文_于淼

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探建筑设计师屠雪临的建筑历程论文_于淼

1 耕耘建筑梦想

屠雪临,1971年出生于天津,1997年毕业于全国排名前三位的天津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并顺利进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工作。在这所历史悠久、资历深厚的老牌建筑院工作的二十年间,屠雪临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他主持设计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翠亨广场、滨海国际汽车城、易买得秀谷等项目先后获得建设部、天津市、规划局等各级奖项。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屠雪临还多次被评为局级及院级 “十佳青年”、“青年岗位能手”、“年度先进个人”。同时,他还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人居坏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委员会青委会会员,天津市建业材协会技术委员会专家等社会职务。

作为常年实践在一线的建筑设计师,屠雪临拥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待建筑设计事业亦有着自己的追求,那就是坚持方案设计原创。这在当今建筑设计市场外国设计师纷涌而至的背景下,实属难得。

中国建筑的发展终归要回到建筑师的使命上,建筑师应该怎样通过感知自身文化,形成理论系统,将“本土”文化融汇到建筑中?从而使之更具活力,更具精神内涵。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坚持方案原创的艰辛道路上,屠雪临身体力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发展付出贡献。

2 畅谈建筑作品

天津开发区翠亨广场是屠雪临加入天津建筑设计院初期承担设计的项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他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将所有立面和外檐详图深入设计了两轮,重新绘制施工图、效果图共两百多张;此外,引入多适性概念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最终使设计在保证开发商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不同需求的最终使用者。

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是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是天津建院与美国帕莫洛建筑师事务所合作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建筑的平面造型取自一把张开的中国传统锦扇,在实用的基础上,优雅地体现礼仪,以“集锦圣地”的概念成为天津滨海新区的一个贴切比喻。屠雪临作为两名工程主持人之一,表现出了极强的专业技术和组织协调能力,圆满完成设计任务,使得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在承办2008年夏季达沃斯会议时,生动地展现了现代天津的国际化风貌。

屠雪临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建筑设计道路上日渐成熟。为了满足易买得秀谷项目的甲方既要节约造价,又要美观延年的两难要求,屠雪临经过反复考量,决定采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外檐材料。清水混凝土在国外已是成熟的技术,在本市却由于多种原因未作为建筑外饰面被使用。由于建筑造价过高,本工程无法采用进口专用模板,屠雪临与施工单位反复钻研与实验,创造了普通模板背后加筋的办法保证了混凝土的平整度与表观质量。而后,面对混凝土添加剂影响混凝土的色泽均匀度的问题,屠雪临又与混凝土厂家的反复研究,合理使用添加剂,既保证了混凝土的性能,又达到了良好的外观。最终,该项目成为天津市首个大面积采用清水混凝土外檐的建筑,成功在技术上引领行业。

从业生涯至今,屠雪临主持参与完成了近2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荣获建设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项,建设部级优秀设计三等奖3项;荣获天津市优秀设计一等奖3项,天津市优秀设计二等奖1项;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州AIA金奖1项。

3 建筑不仅是工作,更是享受与生活

对于建筑师而言,众多荣誉加身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肯定,但屠雪临则更注重实际使用者对建筑的认可。关注建筑与普通人民生活的联系,让建筑设计回归服务大众本源,这是屠雪临对于建筑设计功能性本质的强调。在此基础上,他积极探寻自然和城市精神与建筑的有机融合,致力用绿色技术和创造性的艺术手法设计建筑,进而呈现城市独特的生活方式。

对建筑师而言,每一座建筑的背后都承载着建筑师通过设计为生活带去快乐的美好祈愿。屠雪临对建筑事业的热爱溢于言表,不难看出,正是他对建筑的一腔热情让他走到今天。我们可以期待,他将会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戴谋富. 建筑师专家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论文作者:于淼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探建筑设计师屠雪临的建筑历程论文_于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