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武冈市 4224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研究及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4.10-2016.10期间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患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药泮托拉唑,对照组给药奥美拉唑,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黑便次数、出血量以及停止出血时间,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黑便次数、出血量以及停止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92.50%,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相当,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相比较,泮托拉唑能减少患者的黑便次数和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所以更值得临床用药的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对比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内科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该疾病主要是由于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造成的。我们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采用原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1],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均为质子泵抑制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有着良好的疗效[2]。本文观察研究2014.10-2016.10期间确诊的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病患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80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为(44.2±3.8),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对照组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为(42±3.5),男性20例,女性20例,其中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排除药物过敏体质者和恶性肿瘤所致出血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对症基础治疗,即禁食、输血、营养支持、维持有效循环以及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给药泮托拉唑,将40mg的泮托拉唑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给药奥美拉唑,将40mg的奥美拉唑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持续治疗5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现象以及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黑便次数、出血量、停止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内科学》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标准[3],对两组患者做出疗效评定。患者无呕血、黑便症状,肠鸣音无亢进、血压和心率平稳、血红蛋白不下降、胃镜检查显示出血停止。显效:给药3d内停止出血;有效:给药5d停止出血;无效:给药5d后未停止出血。总有效=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数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腹痛持续时间为(2.7±0.9)d;对照组为(2.8±0.4)d。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黑便次数、出血量以及停止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92.50%(3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P>0.05),见表2。
表1 两者患者临床各指标比较情况(?x±s)
2.3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为20.00%(8/4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
3讨论
形成消化性溃疡的因素很多,但是研究表明主要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密切相关[4],此外,还与精神刺激、饮食不调、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吸烟酗酒有关。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都是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有着显著的疗效;泮托拉唑系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有着更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泮托拉唑的黑便次数、出血量以及停止出血时间均低于奥美拉唑(P<0.05),并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20.00%,相较而言,泮托拉唑安全性更高。综上所述,泮托拉唑可以较快的停止出血、黑便次数和吐血量也较少,且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涛.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师,2012,15(5):693.
[2]李兴丰,陈亚萍.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1):124.
[3]夏文江,陈桂英,石维维.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疗效对比J].中国药师,2014,17(12),2100.
[4]徐菊.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9):64.
论文作者:马移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奥美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