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183号-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经营非洲鸵鸟_鸵鸟论文

水产养殖183号-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经营非洲鸵鸟_鸵鸟论文

养殖业#183;特种养殖——中肯联手经营非洲鸵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养殖业论文,中肯论文,鸵鸟论文,特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肯尼亚向中国出口的首批104只鸵鸟已从内罗毕运往我国广东汕头,填补了中肯农业合作领域的一项空白。

这批引进的鸵鸟品种是肯尼亚产的“马赛红颈鸵鸟”,年龄3-4岁之间,已进入了产蛋高峰期,平均两天可产蛋一枚,连续产蛋可达7个月。

据了解,非洲鸵鸟有2个品种,即肯产红颈鸵鸟和原产南非的蓝颈鸵鸟。肯尼亚的红颈鸵鸟均为野生驯化的第一代或第二代鸵鸟,具有生长快、体态大、抗病力强等优点。而我国目前鸵鸟饲养场的鸵鸟是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南部非洲国家及美国引进的种鸟,其原产地大部分是南非。南非鸵鸟养殖业已有100多年历史,其所产的蓝颈鸵鸟已完全驯化,品种大大退化,抗病能力已减弱。

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航技)与肯尼亚最大的鸵鸟养殖场“马赛鸵鸟养殖场”签订了合资经营鸵鸟养殖场的协议。现在合资养殖场有大小鸵鸟2000多只,并建立了饲料加工和孵化室,在每年繁殖季节里可孵化小鸟上万只。

中航技驻肯代表王国庆向记者介绍说,这次引进马赛农场的红颈鸵鸟品种大大优于南非、津巴布韦等国的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从孵出到供应市场仅用7个月,可长至100-150公斤,而南非等国品种则需要12-14个月,且体态小;抗病力强,因人工驯化饲养时间短,其野生抗病力仍强,对自然界适应性强,高温寒冷均可生存、繁殖。

他说,从肯引进鸵鸟有利于优化我国现有的品种,促进我国鸵鸟养殖产业的发展。在今后三年内,合资养殖场将向我国出口1万只种鸟。

标签:;  ;  ;  ;  ;  ;  

水产养殖183号-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经营非洲鸵鸟_鸵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