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新星,刘善志,刘红威,段一鸣,张全

浅析混凝土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新星,刘善志,刘红威,段一鸣,张全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材料出现在繁重的工程建设中,尤其是混凝土的应用。在目前众多的建筑工程里,混凝土是其中用量频率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它大范围地应用于各个建筑工地。虽然混凝土在现实建设过程中的用量颇大,但是它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不得不引起大众的重视。混凝土的缺陷不仅在于影响到了所造建筑物的观感,更加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质量形成一种挑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近几年里,伴随着各地的预拌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大力推广和先进的机械化,这一问题则变得尤为突出。因此,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应对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把其中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成为了人们在施工中注重的一项课题。本文将根据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作出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一、引言

混凝土的构成包括砂石骨料、水泥和水及其它材料,它们混合形成了实际应用到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的自身条件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的硬化阶段经常会造成蜂窝、露筋、微孔隙等结果。其中大部分的微裂缝不存在有害的影响,在承重和防渗等其他使用功能上不会有严重的后果,但是在接受到荷载和温差影响的作用后,就会陆续出现微裂缝往外扩展和铺散的现象,最后形成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宏观裂缝。随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的演唱,对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就会形成一定的隐患。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商品的质量都应该要经得住考验,混凝土更不例外。因为它承载着千千万万条生命的存在,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乃至千家万户是否能够长时间的居住下去,和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中每项工作都要防微杜渐,混凝土作为其中构成的一部分,更加应该受到重视,一点小的问题如果不善于管理,则有可能会扩展到更多的部分。只有在事前和事中有效跟踪监督质量问题,继而解决质量问题,才能够提高行业整体的质量水平。

二、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的征兆和原因

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上,出现的主要问题有露筋、裂缝及蜂窝等,其中裂缝的问题是最为普遍出现的。露筋、蜂窝等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建筑工程现场,操作工的操作手法不对或其自身的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没有能够按照国家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或者振捣工作没有做细做全以及所用的模板太过陈旧所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它的自身因素所致,包括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结构性裂缝是因外荷载而起,也被称为荷载裂缝,它是由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和在其作用下结构次应力形成的两种裂缝。非结构性裂缝则是因各种变形变化而起,在多数时候,温差和干缩湿胀等因素会形成该种裂缝。

三、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形成的露筋、蜂窝等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1.每项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必须要认真审查施工图纸,针对框架结构中的梁柱结点钢筋较多的结构部位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实施二次验算以达到精确的效果。为了减少出现钢筋较密的现象,试验减少钢筋的数量的可行性。如果钢筋过密,则会造成混凝土的粗骨料没有办法下落,容易出现露筋、孔洞等现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到达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必须要先明确浇筑的部位里钢筋是不是较密,如若出现这种情况要和该地的供应站进行协调,控制下粗骨料的粒径,使后期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2.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有比较破旧的模板,则要必须马上进行调试,防止出现拼接不严的现象,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光滑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必须要安排操作手法较为熟练,岗位职责较强的工人,因为该工作是比较关键的一部分,不可小觑,整个过程要安排的细致入微,将技术交底工作要做好。

(二)在施工过程中形成蜂窝、孔洞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产生原因:(1)模板的表面较为粗糙而且附有干性的混凝土,在浇灌混凝土之前浇水的湿度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在浇筑的时候和模板紧贴的地方水分太多,造成混凝土在硬化阶段表面出现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过短,在加水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度,混合的干湿程度不达标,形成了蜂窝现象。(3)混凝土的浇灌工作没能真正进行分层,在下料过程中的配比不恰当,或者浇入后振捣工作没有做好,形成了蜂窝麻面。

2.防治措施:(1)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必须仔细检查模板是否安装好,模板的表面是否符合标准。没有积水。(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定要妥当,一般为1-2分钟。(3)混凝土在入模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精确的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为20-30秒。

(三)在施工过程中形成露筋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产生原因(1)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钢筋垫块产生了移位,或者垫块数量不多,导致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断面过于小,在遇到大石子卡住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裹住钢筋,产生露筋现象。(3)混凝土在振捣工程汇总,振捣棒碰击到了钢筋,使得钢筋出现了移位现象。

2.防治措施:(1)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垫足垫块。(2)钢筋混凝土在比较密集的时候,需要选择符合标准的石子,以防卡住。(3)在振捣过程中不能振动钢筋,以防移位。

(四)在施工过程中形成裂缝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产生原因:由于温度和湿度的不恒定,地基没有均匀沉降,或者早期受到振动都能够引起裂缝。

2.防治措施:(1)加强混凝土的早起养护,在浇灌工作完毕后姚进行及时观察,防止冷缩裂缝现象的出现。(2)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浇筑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匹配。(3)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要符合标准要求,并且严格控制质量问题的产生。(4)浇筑完成后(8-12H内)要进行养护。

四、结论

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是在建筑行业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怎样防微杜渐,把好其中的质量关,是每一个建筑人都应该关注的。只有从自己做起,严格做好施工的每一步,才能够真正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才能够在根本上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_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4] 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DGJ32/J16-2014

[5]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李新星,刘善志,刘红威,段一鸣,张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浅析混凝土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新星,刘善志,刘红威,段一鸣,张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