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467000
【摘要】 目的 探析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观察组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平均跌倒人次;比较两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等各项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跌倒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患者的防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作用观察;跌倒风险;心内科患者;分级护理
跌倒是指机体某些部位因意外因素造成失衡,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跌倒患者中约有5%-15%出现脱臼骨折、软组织损伤、脑部损害等[1]。因跌倒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超过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的第一位。增强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风险的分级护理十分重要。临床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对其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26例,女性74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4±1.5)岁;纳入标准:均为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无法配合者、昏迷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3±1.6)岁,对照组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3±1.7)岁。两组的平均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防跌倒常规方法:巡视及时,及时解除危险因素;确保病房通道通畅、保持地面干燥;在进行地面清洁时摆放黄色警示牌。每周两次进行防跌倒宣教健康教育。向新入院家属和患者介绍病区措施及环境。观察组:进行分级跌倒风险护理:低度跌倒风险护理:在病人床头悬挂“跌倒危险”警示标志。值班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病人在沐浴、如厕时不可反锁房门。保持房间充足光线,明亮。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宣教和介绍环境,发放跌倒风险告知书。中级跌倒风险护理方法:在低级跌倒风险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服药指导,指导病人服用镇静药物、利尿、降压、降糖药物。高级跌倒风险护理:在中级跌倒风险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栏,向患者、病友、护工说明患者存在高度跌倒风险,加强监督其行动。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向接班护士交代患者情况。患者服用增强抗跌倒风险药物后休息2小时,尽量减少活动。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平均跌倒人次;比较两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等各项评分情况。
1.3评估标准[2]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分为100分。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每项均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程度评分和跌倒人次的评估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跌倒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如出现心源性晕厥、短暂性脑缺血、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缺氧、帕金森氏病、梅尼埃综合征等相关疾病,从坐位到骤然站起,极易出现视物不清、站立不稳引发跌倒。有研究证实,积极应对患者的睡眠障碍,加强护患交流和健康教育,对解决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出现意外跌倒问题有积极意义[3]。
本研究探析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跌倒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杨秀兰等[4]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根据患者的跌倒风险分级进行针对性护理,充分应用医院的资源,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跌倒意识、防跌倒健康知识水平,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提高了患者的防跌倒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患者的防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红,李红云,杨雅威,等.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1-122.
[2] 杨春娟,董海丽.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256-257.
[3] 马美桂.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321-322.
[4] 杨秀兰,郑淑梅,金淑芹,等.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全程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5-66.
论文作者:李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意义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