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李利霞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巴市医院呼吸科 内蒙古 巴彦淖 0150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抗结核治疗,观察2组患者胸片空洞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双肺阴影的消失状况并计算消失率,同时对比2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胸片空洞缩小21例(44.68%),闭合25例(53.19%),无变化1例(2.13%),且双肺阴影消失率达91.49%,痰涂片转阴的时间为(2.03±0.32)个月,上述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阻肺;肺结核;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21-02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免疫力较弱,常出现肺结核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1],本文为了研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特以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情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94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收治时间是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94例患者均表现出咳嗽、胸闷、气喘及咳痰等临床症状。

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7例/每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9:18;年龄范围(61~84)岁,平均年龄(73.47±5.16)岁;病程在(1~8)年,平均病程(5.31±1.03)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8:19;年龄范围(62~83)岁,平均年龄(73.25±5.08)岁;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5.24±1.14)年。

2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范围、病程时长、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别,可进行科学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解痉、调节患者的免疫力、缓解患者气喘的症状、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抗结核治疗:

(1)初治患者——选择2RHZE/4HR的治疗方案。

(2)复治患者——采取3DLVE/6DLE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中的R代表利福平,H代表异烟肼,Z表示吡嗪酰胺,E为乙胺丁醇,D代表力克肺,L表示利福喷丁,V是左氧氟沙星。在经过短程小剂量的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病原体试验和药敏试验,使用甲硝唑与头孢菌素进行对应的消炎、抗菌治疗,若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则需暂停激素治疗并使用二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胸片空洞的变化情况,分为无变化、缩小和闭合三种情况。

(2)记录患者双肺阴影的消失状况并计算消失率,

(3)对比2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 18.0版处理,用(x-±s)表示2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痰涂片转阴的时间,采用t检验;用%表示所有患者双肺阴影的消失率,胸片空洞缩小、闭合及无变化的患者例数占总患者例数的比例,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别。

2.结果

2.1 2组胸片空洞的变化情况

2组患者经过对应的治疗后,胸片空洞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1。

2.2 2组双肺阴影的消失情况

对照组:双肺阴影消失的患者共34例,消失率为72.34%。

观察组:共有43例患者的双肺阴影消失,消失率达91.49%。

2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双肺阴影消失率对比,P值小于0.05。

2.3 2组痰涂片转阴的时间

对照组的47例患者痰涂片转阴的时间需(4.16±1.31)个月,观察组的患者痰涂片转阴的时间需(2.03±0.32)个月,P值小于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病程较长,该病会对患者的劳动能力造成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慢阻肺的急性期过后,病情会得到一定的好转,然而患者的肺功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恶化。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病情严重时会产生心肺等多方面的并发症[3]。

患者出现上述气喘、胸闷等症状与慢阻肺疾病的症状相似,均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因此,该病的诊断还缺乏客观的依据,故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的情况。

因此,对于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慢阻肺的基础上还应针对肺结核进行治疗,即采取抗结核治疗。其中治疗方案中的利福平药物是一种半合成的抗生素,从利福霉素B中获取得到,利福平能够有效抑制细菌DNA转录合成RNA的过程,是治疗结核病、肠球菌感染等疾病的有效药物。其中利福喷丁药物的性质等同于利福平,具有高效的抗结核杆菌作用,且效果比利福平高2~10倍,该药常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治疗结核病。此外,治疗方案中的异烟肼、吡嗪酰胺、力克肺和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药物均有抗菌的功能,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治疗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疾病在常规治疗慢阻肺的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清艳.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4):66-67.

[2]尧应才.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5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1):51-52

[3]李志伟.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5):47-47.

论文作者:李利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李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