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形式研究论文_田洪滨

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形式研究论文_田洪滨

晋城煤业集团党校 山西 晋城 048006

【摘 要】本文以晋煤集团为例,通过深入剖析企业目前党管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党委核心作用发挥、干部选用、干部培养、后备队伍建设及干部考评五个方面提出了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党管干部;形式;研究

2015年8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晋煤集团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企业党组织如何将党管干部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统一起来,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晋煤为例,对国企党管干部原则实现机制进行探讨。

一、企业在党管干部中存在问题

(一)党管干部原则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脱节

一是母公司层面没有实现“产权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善。在“三会一层”上与改革《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中要求的“四个同步”还有差距。

二是子分公司层面,在部分实现混合制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健全,企业活力强。但在“党管干部”上,一些控股企业党组织作用相对弱化,在企业干部管理、选人用人方面还存在差距。

(二)部分基层单位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责任落实还不够严格、机制还需要完善

1.企业干部选拔任用:一是选拔任用程序不够科学。在部分基层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集团程序进行操作,有时偏重于委任制。有时存在单位领导“相马”和组织人事部门“举荐”的被动状态。二是选拔任用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单位干部选用存在在“少数人中选人”,少数人甚至一把手“拍扳选人”现象。三是干部交流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基层单位科级干部交流的目的性、规划性、合理性上还需提升,仍然存在部分单位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搭配的不合理现象。

2.干部的培养教育上:企业对干部的精准化培训方面还存在差距。另外,部分基层单位干部培训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50%左右单位没有考核评价环节,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培训完全靠自觉,综合素质提升较慢。

3.干部的管理监督上:部分子分公司监督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不够,对单位科级以上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存在“走过场”现象。同时缺乏好的“退出”机制。

(三)后备队伍建设、选拔制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企业通过基层民主推荐,储备了一大批后备干部队伍,但到底符合不符合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完善。如:严格统一笔试、面试工作,专家测评、分层管理、专业培养、实践锻炼、跟踪管理等。

二、晋煤集团创新党管干部原则实现机制探索

(一)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1.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首先要明确国企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完善企业章程,明确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将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制度、工作规范,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使党组织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力争实现“四个同步”。

2.明确党组织的把关定向作用。当前集团包括子分公司的人事管理活动集中表现为企业主要领导甚至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党委任命或者变相任命,这与公司制企业选人用人机制相矛盾。改革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就要把“党管干部”原则同“出资人选择管理者”有机结合起来,保护股东依法享有的管理者选择权。同时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确保各级党组织在董事会选聘经理层成员工作中发挥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荐人选、监督选人用人等作用。针对国企“新三会”与“老三会”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这些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经理层成员与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适度交叉任职;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

3.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完善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企业党组织承担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织班子其他成员承担分管领域的领导责任。强化“一岗双责”,领导干部既要对所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负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干部选用严格把关

1.严格程序,使管理契约化。把“岗位管理、绩效管理、因需设岗、因岗用人、量才录用”的选任原则法制化,使其成为企业章制,为党管干部工作提供法理依据和制度保证。同时坚持“用人开放、岗位开放、机会开放”动态选拔机制。对新任领导干部实行任期管理契约化,明确任期目标,加强过程管理。

2.扩大视野,使配置多样化。在干部考察上,党组织要注意把重视职工公认和鼓励负责、鼓励创新结合起来,把政治素质和工作业绩结合起来,把组织考察与市场配置相结合起来,建立公正、开放的干部配置机制。

3.加强交流,使结构最优化。企业党组织要通过干部交流机制,整合人力资源,使领导班子特别是基层党政班子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对于有些单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不合理的领导班子推行调整性交流;对基本素质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则采取培养性交流;另外,根据干部使用周期性规律,还需实行期限性交流。

(三)干部培训求实求新

1.层面全。企业党组织要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培训的文化和科学的培训制度,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实施精准化培训。

2.方式活。其一,内外结合。内部以党校等培训机构为依托,建立企业培训基地;对外将各级干部送出去,到科研院所、优秀企业进行学习、开拓视野。其二,学习研讨相结合。探索实施学习、调研、讨论“三位一体”的开放培训模式。其三,长短结合。从实际出发,采取少办长班、勤办短班的办法,尽最大可能保证各级干部工作学习两不误。

3.内容精。一是专题化。紧紧围绕企业亟需解决的重点、热点、难点、焦点及盲点问题,精选专题,优化内容。二是专业化。组织、引导开办具有部门和企业板块特点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三是专门化。以“跟上形势发展、跟上事业发展”为要求,及时开展应急、管用、简便、易行的专门化培训。

(四)后备队伍建设富有远见

1.强化推荐选拔工作。要注重抓好源头。将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将各类后备干部分为成熟可用、培养使用和进入视野三个层次。要疏通选拔启用渠道。全方位招纳优秀年轻人才,同时在现职干部中实行最高任职年龄限制。要做到“两个同时”。考察领导班子工作,同时考察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考核现职干部,同时考核后备干部情况。

2.加大培养力度。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年轻干部接受各种培训,拓宽眼界,增长胆识和才干。对缺乏必要岗位经历的干部,加大岗位轮换力度;对基本素质好、潜力大、职工公认的后备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舞台,提高年轻干部微观操作与宏观思考有机结合的能力和自觉性。

3.增强实践锻炼。开辟多种渠道途径,帮助干部丰富经验、提高能力。采取压重担的办法,大胆让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到第一线挑重担,实现事业育人。

4.全方位管理。要提高选拔的透明度,推行民主机制。要推进干部交流措施。在年轻干部中实行各类工作部门的干部交流,以及新老和困难企业的干部交流。要加强监督,跟踪管理。企业党组织要经常分析和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防范在先。及时调整个别表现不好、工作实绩不突出和发展潜力不大的后备干部。

(五)干部考评客观公正

1.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实施绩效考评。对领导班子考核,侧重于思想建设、团结协作、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考核中,能量化的指标全部量化,不能量化的内容用群众满意度来检验。

2.以任期绩效为任用依据,分析和衡量干部绩效及能力。把握干部任期绩效的特点,将考评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环节和一种方法手段,而不是简单地“以考代管”。严格区分整体绩效和个体绩效。注重考核结果的分析和运用,注意提高组工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善于从干部的政治品德、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论中识别干部,真正做到人岗匹配。

3.以诚信示范为标准,检验和突出干部的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建立职业诚信评价标准,以“双优化”为手段,在干部中广泛开展诚信示范活动,坚定干部诚信奉职的思想理念,使干部“内诚于心,外信于民”,达到“自觉、坚定和慎独”。

4.以“退出”机制为保障,形成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用人机制。对某些因健康问题、结构问题、任职表现不宜再担任现职的干部,要通过一定程序卸去或调整其领导职务,形成干部警示和监督工作机制。将退下来的干部归入相应的层级岗位,实行相应的层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2]晋煤集发字〔2015〕20号《关于重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管理的八条规定》

论文作者:田洪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形式研究论文_田洪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