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温宏

长沙市天心区温宏医疗美容诊所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门诊2014年10月到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面部轮廓整形患者中抽取44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进行整形,对比患者整形前后面部轮廓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整形后,本组患者对自身面部轮廓的满意度是90.91%,远高于整形前的6.82%(P<0.01),其并发症发生率是9.09%。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对自身面部轮廓的满意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可作为面部轮廓整形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面部轮廓整形;并发症

人体面部轮廓,主要包括骨性支撑和覆盖骨骼的软组织。人们因生理性、外伤性、病理性原因不满意自己面部轮廓,均可采取调整皮下脂肪容积方式予以改变。自体脂肪颗粒不具有排斥反应,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可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于面部其他部位,从而增加局部的软组织体积,是面部轮廓更为饱满圆润,实现面部轮廓整形的目的。本研究为明确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价值,对44例面部轮廓整形患者进行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治疗,现报道本组患者对整形结果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44例面部轮廓整形患者均为门诊自2014年10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经临床检查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精神疾病、交流障碍患者,且就本次研究已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其中,男3例,女41例,年龄为18~58岁,平均年龄为(36.71±4.15)岁;注射部位:颞部凹陷16例,额部10例,隆颧13例,隆颏5例;34例患者经1~3次注射。本组患者均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手术方法

(1)自体脂肪颗粒的制备过程:选择患者下腹部、大腿外侧等作为颗粒脂肪的供区。坐位观察患者脸型,标记好需移植区域。然后患者仰卧位,于脂肪供区行肿胀麻醉,抽脂管使用内径2.0~2.5mm左右抽脂管,以人工操作法抽取脂肪混悬液,注射器以直立状态静置5min后予以低速离心处理,去除绝大部分肿胀液、油脂等,获取黄色纯脂肪颗粒,保存于注射器内备用。

(2)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过程:面部阻滞麻醉及浸润麻醉后,于患者面部隐蔽部位使用16号针头扎眼。使用脂肪移植针刺入受区(脂肪层、皮下层为主),边退针边注射,采取多隧道、多平面、多点注射方式,尽量少按摩塑形。若注射区域在患者下睑缘、泪沟、上脸等部位附近时,需注意控制好注射量。在移植注射过程中需注意面部凹陷与周边的过渡,密切观察面部轮廓线条的柔和度与流畅度。

1.3观察指标

(1)自拟面部轮廓满意度调查表,叮嘱本组患者在整形前、整形后独立填写,评估其对自身面部轮廓的满意程度,以填充部位手感、质地、塑型结果等为主要评估项目;统计为22分,19~22分为特别满意,15~18分为满意,10~14分为一般,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面部轮廓满意度=(满意+特别满意)/总例数?100%;(2)统计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2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则通过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本组患者整形前后的面部轮廓满意度

整形前,本组患者的面部轮廓满意度是6.82%;整形后,本组患者对自身面部轮廓的满意度是90.91%(P<0.01),详细数据见表1.

2.2评估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44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局部较明显淤青肿胀者3例,保持适当加压包扎、适当温敷后症状逐渐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时填充区域仍扪及稍明显凹凸不平,因不影响美观未作处理,3个月后复诊,扪及凹凸不平较前有明显改善,考虑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消退较慢所致;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有注射针眼遗留明显瘢痕、脂肪明显液化、局部明显血肿、栓塞、色素沉着以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09%(4/44)。

3.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皮肤、皮下软组织逐渐老化,出现面部皮肤变薄、皮下组织萎缩、下垂、移位等现象,表现皮肤丧失容积支撑,出现局部不够饱满、凹陷、凹沟、皱纹等,致使面容轮廓变形、不够流畅、不够柔美、面部老态,严重影响美观[1]。主要解决措施是使用各种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填充材料包括生物材料与人工材料,人工材料主要有高密度聚乙烯、硅橡胶等,易导致充填区域异物感、假体移位等现象,手感较差,临床应用受限[3]。生物材料包括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可被机体吸收,需要反复注射,大范围面部凹陷填充使用上受限、费用昂贵[4]。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作为面部填充治疗的常用术式,是纠正面部轮廓、局部凹陷等的重要方式[2]。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与上述填充材料相比,自体颗粒脂肪应用于人体面部轮廓改善、局部凹陷的填充中具有独特优势:(1)组织相容性良好,安全性高;②外观自然,手感逼真,备用量充足;③手术费用较低,整形效果持久,适合绝大多数患者,易于推广[5];④可促使注射部位皮肤的肤质年轻化[6]。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抽取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脂肪,来源较广,取材便利,没有抗原性,非其它填充材料可比。此外,该手术还可避免面部拉披、除皱等手术对面部造成的较明显创伤、疤痕等。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本组患者对面部轮廓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有3例患者出现局部较明显肿胀淤青现象,予保持适当加压包扎、适当温敷后逐渐消失,1例于术后1个月时填充区域手感不平整,3个月后再次复诊,扪及不平整现象较明显改善,无需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面部轮廓整形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聂云飞,李小林,巫国辉.骨骼重建与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8):5261—5268.

[2]宋起滨,刘晓燕,陶凯,等.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5):287—289.

[3]宋玫,刘毅,汪诤,等.面部恒压恒量微创颗粒脂肪注射移植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5,31(6):432—436.

[4]谭赵云,雷岳崇,冯有支,等.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填充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1(1):11—14.

[5]黄乐彬,马桂娥,顾云鹏,等.自体颗粒脂肪移植联合局部组织瓣在血管瘤治疗后继发上唇畸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12):724—726.

[6]陈强,王淑杰,马继光.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鼻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2):76—79.

论文作者:温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温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